支付宝相互宝为什么停止运行(相互宝,最终还是关停了)



【/S2/】2021年12月28日,相互宝宣布,为了更长期地保护全体会员的权益,经过慎重考虑和讨论,将于2022年1月28日24: 00停止运行。共同声明表示将尽最大努力做好后续保障工作,并建议成员自主选择合适的保障产品作为全新的保障方案。[/s2/]

宣布互宝已经整整一个月了!今天,蚂蚁集团的线上互助产品“相互宝”将正式停止运行!

事实上,2021年是网络互助平台的封杀年,各种网络互助平台相继被关停。作为网络互助的最大玩家,互助宝被关停,也意味着网络互助的形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其实互宝被关停是意料之中的,能坚持到这个时候也远远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那么,相互宝是好产品吗?答案是肯定的!

相互宝是重疾险,在性价比上相互宝确实优于保险产品。宝互相很便宜,一年只需要一两百元就可以获得30万的保障,满足了很多人对低价低门槛的保障需求,可能是很多人拥有的第一份健康保障。



但是网络互助平台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长效的运营保障机制!捐款数额也在不断上升。许多人实际上经历了从几分钱到几美元的捐款增加。所谓的性价比肯定只是暂时的。

而且互宝的运营模式很容易进入死亡螺旋。简单的理解就是,保费或分摊费用逐年增加后,年轻的健康消费者会大量退出,留下的是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的人群,所以很难互相博弈。因为其余的健康人会不断地薅羊毛。所以很多人其实都是看着互宝的分享成本不断上涨而破口大骂出互宝的。但我觉得没必要纠结。毕竟一年30万的重疾险几乎是同一个价格!



虽然这些网络互助平台转身离去,但它们的存在还是发挥了很多作用。互联网进入保险行业,在客户获取、保险理念教育普及等方面也起到了显著的积极作用。很多人的重疾保障意识是在互保之后才开始存在的。

事实上,目前的商业保险在历史上创立之初,也是一种类似于相互宝的“民间众筹”形式。经过几百年的演变,现在是一份合规完善的合同,条款白纸黑字写着,不会变,必须兑现。



相互宝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业案例。最高峰时,超过1亿人加入!一方面依靠支付宝这个当时口碑极好的“金字招牌”;另一方面有效解决了很多想要保障却被高额保费拒之门外的人。它成立的初衷可能是好的,但却有失去公益的性质。

然而,去年9月,银监会点名互助宝、互助社等互助计划为无证经营,风险较大。因为它不受条款和规定的约束。

所以你看,它(互宝)现在就像一个渣男,突然残忍地离开了我们。

但如果要监管,那么它们需要透明,这可能很容易搞垮整个操作系统。所以互宝的结局可以说是必然的结局。

支付宝相互宝



如果纯粹是猜测,外部原因应该是监管因素。毕竟很多人会打电话给保监会相互投诉。内部原因是蚂蚁上市失败,保险牌照还没拿下来,战略失败,战术上的成功没有意义。

我自己也加入了互宝产品。一开始我以为是买得起的。后来,我想过把它作为公益来支持。很多人也通过相互宝知道了重疾保险的重要性,开始寻求更多的保险,这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保险普及。



也有人会说,互宝不是保险。但是互宝是不是保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参与互助的人需要什么。

需要保险吗?不,他们需要的是安全感,不是保险!具体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低门槛、低成本、可靠的保障。最好的例子,像我们的居民医保,只要本地居民都能加入(低门槛),每年200-300元的支出(低成本)就带来了可靠的保障,虽然只是针对甲、乙类药品,以及报销比例等。

什么质子,重离子药,这些人可能从来没想过。保险正是他们想要的。



但是商业保险的购买门槛高,要么是因为身体门槛高,健康建议很多,除了一些问题,要么是因为资金门槛高,重疾险每年都要几千七。

也许几千块钱对于一部分年收入几十万的人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中国大部分人来说,尤其是1000块钱一个月收入不到6亿的人,对不起,几千块钱真的有点多。



事实上,相互宝的倒闭不应该是保险公司的狂欢。

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这些突然失去保护的人会何去何从。我也给出自己的建议:

对于老年人来说,最基本的就是给他们配备社保,包括新农合。同时,他们要补充当地的公共保险,一般在180元/年,如果可能的话再加一份意外险和防癌险。

对于年纪小一点的,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分高、中、低三个档次规划配置自己的保险,最低三五百元。



我是文哥和龙哥,一个被生活撕成两半的苦逼男人。

a面保险,B面教育。今天的节目。

想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安全,可以在后台私信咨询。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