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度是什么意思(白天看不清夜里亮瞎眼 厂商是怎么用峰值nit"忽悠"用户的)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晚上洗漱完毕躺在床上,打开手机的一瞬间,屏幕的光线直射眼球,仿佛被扔了一颗闪光弹;

曝光是什么意思

或者中午出去工作,打开手机,屏幕就黑了。我甚至会想,手机关机的时候,我会长按电源试图开机,听到关机声才后悔。......



原因是手机亮度影响用户体验的方方面面,nit值是描述亮度的参数。

但是很多用户看到厂家标注的峰值nit后就没有概念了。nit值和屏幕亮度有什么关系?是不是简单粗暴,越高越好?往下看你就明白了。

01 nit值是多少?

简单来说,nit是亮度的单位。数字越大,越亮。 End

你说得对,就这么简单。很多液晶电视和显示屏都是用nit值来表示亮度,这是业内常用的表示设备亮度的方式。



那么有些用户就要问了,“我看这个手机屏幕是1700nit,你的是600nit。两部手机满亮度看起来一样吗?厂家是不是在虚张声势?”

嗯,说“虚张声势”其实没有错,因为峰值亮度这个东西,真的不是一般人用的。

一般来说,厂商会在屏幕参数界面提到以下亮度规格:

全局典型亮度、全局激发亮度和局部峰值亮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应用场景也完全不同。



OPPO的亮度数据非常清晰详细

很多手机厂商都喜欢宣传手机的“局部峰值亮度”。数字越大,越好看。至于这三个参数分别代表什么,哪一个用的最多,接下来笔者会为大家详细讲一下。

02「白天看不清」——我的亮度超过1000 nit,为什么还是黑的?

全球典型亮度”其实是一个最符合用户习惯的参数。

代表日常使用环境下用户手部动能调节的最大亮度,一般设置在4~500nit左右。



这个值是三个参数中最低的,因为这是行业间的共识。如果厂商觉得500nit够你日常使用,那就给你卡在这里。

接下来是“全局激发亮度”,代表整个屏幕在“激发”时所能达到的最高亮度。

看到这里,有朋友会问,这个“ inspire ”是什么意思?

其实“激发”是指在一些“特殊场景”下,屏幕需要显示更高的亮度,所有像素都“干涸”自己的亮度,当然不能长时间显示,也无法控制。



手机在阳光下看不清屏幕

比如当你走进阳光下,手机亮度有时会有所提升,即手机通过光线亮度传感器感应到强光,开启“阳光激发模式”。

同样的场景下,用户在浏览HDR视频时,屏幕需要更高的亮度来呈现接近本体的色彩,也会有“启发”。

但“全局激发模式”无法长期支撑,发热非常明显。手机一感觉过热就会采取降温措施,比如苹果用户喜闻乐见的降频。



最后是“局部峰值亮度”,这是经常出现在厂商宣传页上的。每次1500和1600的nit值看起来很棒,但实际在日常使用中至少用到了

以前厂商老老实实把“本地”两个字放在峰值前面,现在干脆删掉,太离谱了。



某手机JD.COM参数页面

类似于全局激发亮度,局部峰值亮度只是激发到那么高水平的一小块nit。

由于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的每个像素都是单独发光的,所以当HDR画面需要增加亮度时,可以调暗一部分像素,然后再充分“激发”一部分像素区域。

现在手机都在推广HDR10+。除了颜色更亮,nit值的上限也决定了对比度。



4K-HDR交换机比较



HDR照片用手机拍出来明显比屏幕亮,但如果显示屏不支持就不会显得那么亮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你不可能接触到那么多HDR的视频,也没有那么多HDR的照片让你欣赏。

当你拿着手机走在外面时,阳光不能长时间“刺激”亮度,否则可能会对屏幕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比如“烧屏”。



不可逆的“烧屏”现象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

总之,1,000 nit以上的局部峰值与用户在阳光下的显示内容无关,但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可以发挥作用。光看它买手机就有些“偏”。

03《夜盲症》——为什么厂家不再宣传最低亮度?

说完了一些厂商的“峰值亮度”,再来说说“夜亮眼瞎”的情况。

其实炫目的问题不仅仅是因为手机的亮度,还有蓝光和频闪。

米粉应该都有印象。小米曾经大力宣传自己的手机配备了“阳光屏”和“夜光屏”。除了狭义的为画面动态调整像素曝光,广义上来说,还是突出了其“nit值范围广”的说辞。

比如当时推广“超暗护眼屏”的小米6,亮度最低可以降到1nit。



小米6的“1nit”模式在日常环境下看起来和兴趣屏没什么区别

但目前理论上大多数有机发光二极管屏手机的最低亮度都可以设置为10nit甚至1nit,只是厂商把最低亮度的门槛固定在了“足够暗”的水平。

如果厂商真的让用户一口气降到1nit,那么在稍微明亮的环境下看屏幕就是“死黑”,容易出现文章开头的那种事故。

如果调至最低亮度仍感刺眼,可以开启防色模式和护眼模式,减少刺眼的蓝光。(也许可以省电)



下拉菜单可以设置一般手机,作者全天开机

最后,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是用户最诟病的问题:PWM调光伤眼。

由于PWM调光和DC调光的区别,DC调光屏幕看起来更舒适。

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的制造商也针对用户的需求推出了类似DC的调光模式,这将使眼睛承受更少的负担。



real me GT neo 2等AMOLED手机基本都配备了类似DC的调光

综上所述,如果你在调低亮度开启护眼模式后仍然觉得刺眼,我有两个建议给你:

1.换另一家厂商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屏手机,因为厂商设定的最低亮度阈值可能不一样;

2,直接换液晶屏,比如iPad mini 6,大屏幕更好看。

但是晚上不看手机才是最伤眼的事情。我不建议任何用户在黑暗的环境下长时间使用手机。

作者摘要:[/s2/]

总的来说,手机亮度的nit值其实很好理解。用户在购买手机之前,不要被大量的局部峰值亮度所迷惑。他们应该详细询问相关参数,了解自己的需求,然后对购买模式做出判断。

如果你经常需要在阳光下查看手机,我还是推荐iPhone 13系列,它的全局激发亮度可以达到1000以上,智能HDR也可以显示清晰明亮、色彩丰富的画面。如果你喜欢晚上玩手机(不建议),那么买个液晶屏面板是最好的选择。

(7811155)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