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带来《摄影180分钟从零到入门》第二课:知识曝光(上)。曝光是摄影的核心技能,也包含了非常复杂的内容,所以需要用三个课时向大家介绍。今天带来第一部分:曝光三要素。
先说曝光度。摄影的核心是用光,所谓曝光就是让光在照片中正确出现。数码相机,曝光的原理是传感器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但是如果我们调整参数不正确,就无法得到正确的信息。
曝光三要素:感光度、光圈、快门。暴露的三个要素相互平衡,缺一不可。
曝光三要素相互影响,俗称曝光三角
首先,敏感度通常写成ISO,一般用数字表示,如ISO 100、ISO 200、ISO 12800等。感光度代表相机对光线的敏感度。感光度越高,越适合黑暗环境下的光线拍摄。
增加感光度可以提高捕捉光线的能力,更适合在黑暗环境下拍摄
虽然感光度越高,越适合在暗光环境下拍摄,但是感光度越高,画质损失越大。提高感光度会增加照片的噪点,所以在实际拍摄中,其实应该尽量使用较低的感光度。
在高感光度环境下,画质会明显下降
照片中的颗粒是高感光度的噪点,所以一般我们可以用低感光度,所以我们用低感光度
快门速度与感光度直接相关。我们调整感光度的主要原因是控制快门速度。感光度值每增加一倍,快门速度就会增加一倍。因此,如果我们使用低感光度,如ISO 100,快门速度会减慢,如果我们使用高感光度,我们会获得更快的快门速度。
为了固化水面,让云变成湍急的云,我们需要慢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尽可能低的灵敏度
接下来说说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就是曝光时间,通常用秒来表示。通常拍摄时快门速度很快,所以是1/60秒,1/200秒等等。
快门速度越快,越适合拍摄运动场景。一般射击运动需要1/500s以上,鸟类等高速运动物体需要1/1000s以上,跑车、飞机需要1/2000s以上。日常拍摄中,我们一般控制在1/60-1/200 s。
快门速度很好理解。物体拍摄得越快,快门需要越快
如果我们拍风景,用的是慢快门速度,比如我们常说的慢门长曝光,可以让天空空、车流、行人凝结成丝。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一秒以上的曝光。
拍摄风景需要慢速快门。如果你想长时间曝光,你必须使用三脚架
当然,曝光时间与稳定性直接相关。我们通常说抖动会使照片模糊,是因为快门速度不够快。一般来说,快门速度必须高于焦距的倒数。比如我们用100mm,安全快门不防抖快1/100s。
快门速度也与曝光成正比。当快门速度加倍时,例如从1/100s到1/200s,快门时间减少一半,曝光减少一半。如果快门速度从1/100s变为1/50s,曝光时间增加一倍,亮度也增加一倍。
最后是光圈,这是一个复杂的参数。一般来说,光圈是指镜头通光孔径的大小,可以代表进入镜头的光量(这个说法不太准确,但可以这么理解)。光圈的一半用f表示,一般写F1.4或f/1.4。但光圈的意义是F=光圈/焦距,所以光圈是倒数,比如1/8,1/2.8,或者1: 1.4。
在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相机上的光圈只显示数值,其实就是分母,所以数值越小光圈越大。F/1.4是大光圈,f/14是小光圈。
光圈与感光度和快门相差1.4
光圈不是以倍数递增,而是乘以根号2,大约是1.4。所以光圈的档位是:1,1.4,2,2.8,4,5.6,8,11,16,22。也就是说,比f/2光圈大一倍的不是f/1.0,而是f/1.4。
光圈越大,感光度越低,或者快门速度越快。但是光圈越大,照片的景深越浅,也就意味着背景越模糊。如果我们的感光度不变,光圈大一步,快门速度可以翻倍,比如:ISO 100,快门速度1/100s,光圈f/4,那么光圈翻倍到f/2.8,如果ISO 100不变,快门速度可以提高到100s如果光圈缩小到f/5.6,快门速度减慢到1/50s。
光圈不仅影响曝光,还影响景深,所以是首要调节参数
光圈主要影响景深和曝光,也就是说在曝光三要素中光圈调节的优先级最高。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光圈来控制快门速度和景深,这是许多主体的优先曝光因素。
通常我们选择合适的光圈和曝光速度,然后根据光圈和曝光速度调整感光度,得到合适的曝光参数。其实我们不需要自己判断所有的曝光参数。我们只需要知道每个曝光参数的影响,相机就可以自动确定我们需要的曝光值。下节课,我们将告诉你曝光模式、测光模式和曝光补偿之间的关系。请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