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女士的下单界面显示,货物需要一周才能送到。
□大河报大河财经立方记者丁阳涛吐温
“前几天在网上买的秋装,可能要到冬天才能收到。”突如其来的全国性降温,让双11的“最后买单者”们纷纷调侃。除了段子,还指出了电商平台商家在网络促销中预售时间长、延迟发货、消耗买家期望值、延迟满足消费者购物等现状。事实上,除了部分地区极端天气对快递物流造成的不可控延误外,卖家漫长而漫长的预售才是消费者渴望快递的主要原因。
一周后商家会发货,消费者渴望快递
“亲爱的,你买的浴室柜要7天以后才能发货。请耐心等待!”11月3日,郑州市民刘女士在某宝上收到了客服的回应。据了解,她在这个平台下单购买了一款北欧浴室柜。付款后,她发现这家店的货至少要一周才能送到。她在急于装修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
11月9日,刘女士告诉记者:“我的浴室柜还有一天就可以发货了。希望店家能信守承诺,不要让我再等了。”刘女士说,虽然商家在双11期间一再声称这款商品比平时优惠近200元,但等了近一周都没有发货,让她怨声载道。
同样期待快递的,还有郑州的陈女士。“我的快递物流信息显示,11月1日下单后,11月3日才能发货。快递公司当天下午就来收了,已经五天了,但是快递还在运输途中。”陈女士买了护肤品,但是从武汉(发货地)到郑州距离那么近,等了五天也不见快递的影子。
“快递时效不都是3天左右吗?每次这么幸运,总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陈女士气愤地说。
今年双11直播预售记录破纪录,考验商家后续投放能力
10月20日晚,双11预售市场直播结束,从下午持续到凌晨,直播间上架了上千件商品。在这场超长直播中,李佳琪和维娅分别获得了2.49亿和2.39亿的累计观看量,总量比去年多了1.7亿。
随着主播们“3,2,1,上联”的喊声,两位主播都打破了各自的记录。淘宝主播销售榜显示,李佳琪预售市场直播最终销售额达106.53亿元,维雅直播销售额达82.52亿元,第三名悉尼直播销售额达9.3亿元。李佳琪和维娅继续领先直播记录,远远超过其他主播。
预售的记录是破纪录的。商家的发货节奏能跟上吗?许多消费者向记者反映,电子商务的预售模式似乎正在变成商家受益、消费者买单的虚假繁荣。
业内人士认为,商家不承担退换货等任何损失,只享受缓解备货和库存压力的退货,而消费者则要承担收不到急需商品的后果。这种权责不对等的结果就是,“双11”预售制度会逐渐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因此,无论是维护消费者的切身权益,还是促进电子商务行业和预售制度的良性发展,都不能让预售制度变成消费者的“坑”。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盲目预售,盲目延迟发货的商家,不能无休止的纵容下去。业内专家表示:“如果商家长时间不发货,那么电商平台也应该有预警机制,督促商家及时设定更合理的发货日期,消费者不应该无限期等待。”
除了快递延误,极端天气也可能造成快递延误
11月7日,国家邮政局官方微信发布《快递业务旺季服务消费提示》(以下简称《提示》),指出近期受雨雪降温天气影响,部分地区寄递时效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快递延误。广大快递员工作量大,投递压力大,加上天气寒冷,快递员在户外辛苦工作。希望用户能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根据国家邮政局此前介绍,2021年快递业务旺季从11月初至2022年春节前夕(2月1日)持续92天。快递业务旺季是电子商务集中推广、消费者广泛参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关键时期,快递行业压力巨大。
《提示》指出,11月6日以来,我国多地出现降水、降雪或雨夹雪(雨转雪),部分地区出现降雪。同时,受寒潮影响,多地气温下降,并伴有大风,东北等地出现强降雪。国家邮政局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近期受雨雪降温天气影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部分地区寄递时效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快递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