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多少好友上限吗(微信放开五千好友上限,网友:人人都是微商?更需优化朋友圈分享)



制图:谢燕林

1月9日,“微信之父”张小龙首次缺席年度微信公开课PRO,并通过预先录制的视频称自己“故意缺席”。他还在视频中提到,现在有近百万人接近5000个好友。对于取消5000好友上限,他坦言不知道是好是坏。

杜南发起“微信好友限制或超过5000人,你觉得够吗?”截至记者发稿时,超八成受访者表示目前好友数量的功能已经足够。对于开放5000好友上限,部分网友的第一反应是“对微信业务有帮助”。

微信的初衷是和熟人社交。大部分人的微信通讯录都没有达到5000人的上限,不喜欢朋友圈有太多陌生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微信的使用方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很多人用它来带货或者联系客户,但这部分人还是占少数。

调查显示,18.2%的受访者表示打开这个天花板很有帮助。26%的受访者认为没必要开放,目前的好友数量已经足够,甚至不可能达到这个上限;而55.8%的受访者认为开放与否与自己无关。



此外,在“身边是否有5000以上好友”的问题中,32.1%的受访者表示身边仍有好友,微信好友数量已达到5000上限。

“我都删不了,还突破五千?我每天都要看广告吗?”网友@比特币博林说。“我刚刚特意看了一下微信通讯录。有1710个联系人。其实经常联系应该不会超过50个。估计这辈子不到五千人!”网友@老赵也表示,这个功能对自己意义不大。

相反,除了微信业务,有的人为了进入行业圈子,加了5000个好友。“我有5000个好友,但都不是微信业务。他们在业内很有名。我觉得朋友圈里有不一样的东西可以每秒刷新一次,而且都是同行,这样我就能了解到目前业内流行什么。”一位网友对这个功能的开通表示认可。

本次调查中,大部分受访者为90后(53.2%),其次为80后(24.7%)。他们的社交工作也依赖于微信。除此之外,还有少部分00后(10.4%)和70后(9.1%)的人也参与了这场讨论。



微博网友@林采宜说:“正常人的记忆很难给5000+的人留下深刻印象,别说熟悉和深刻的印象,就连模糊的记忆也未必存在。所以几千人的朋友圈基本上就是一个陌生人主导的通讯录。它的功能主要是广告。这不是朋友圈。这是一个把熟人和陌生人都当成流量的网络广告圈。”

知乎网友@战略投资马北仓分享道:“链接更多的人确实是互联网商业规则的一个属性,所以现在很多人真的把朋友圈当成了私有领域,把朋友当成了自己私欲的流量。朋友圈的商业推广更加激烈,确实增加了产品活跃度。”

也有观点认为,这种开放是好事。网友@良心评论认为:“我感觉这就是微信从好友到粉丝的发展,从一个熟人之间的社交应用到一个完全的社交应用,而要完全社交,就必须突破人数限制。”虽然有网友说多达5000个朋友不知道拿它怎么办,但他认为一个产品从来不是为一个人设计的,要在不打扰你需求的情况下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从社会角度来看,互联网是没有边界的。

由此可见,微信放开好友数量限制,带来的是微信会变大,成为混熟人、陌生人、专业人士、性别的交流工具。

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学生、家长、用户都表示自己只有几百个微信好友;有的上班族朋友超过1000个,但是已经觉得太多了,就只是日常和同事朋友聊天。大家都想发展成微信生意吗?

目前,虽然微信牢牢占据了熟人社交的霸主地位,但在其他垂直细分领域仍有不少对手。在专业工具领域,钉钉近年来发展迅速;在陌生人社交领域,陌陌、探索等。也有先发优势,新的互联网公司不断尝试进入这个领域,可见潜力不小。虽然微信也推出了企业微信,但整体来看还有提升空间。

据记者测试,微信号超过5000的微信好友可以继续添加新好友,但添加时会有“仅限聊天”的提示。页面显示更多好友可以看到你的朋友圈等内容,新增好友只能设置为“仅聊天”。这个设置是怎么考虑的?

微信朋友圈的扩大固然可以满足一小部分用户的需求,但也可能导致其他用户的不满。复杂的朋友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同时清理起来也会变得麻烦。

几年前,张小龙反复强调,微信要成为“人用了就能走”的社交工具。现在微信在不断增加功能,包括增加“看一看”等新功能,似乎是想让用户花更多的时间使用微信。

一位拥有5000好友的微信用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开放上限的好处是,我们不用新开一个账户来和客户沟通。”

同时,他也指出微信还有待完善。比如工作图,因为很多版本需要更新,微信无法直接备份最新版本,但是所有的备份都占用了大量的手机内存。对于这一点,很多人都认同:微信在自己手机最大内存用户中排名第一,清理起来也很麻烦。

那么,相比好友的扩展,你更喜欢微信更新哪些功能呢?



调查显示,超六成受访者表示希望微信发送的照片和视频不要压缩。近五成的受访者希望微信也能增加双向删除好友(48.1%),其次是希望开放300个表情包上限的受访者占46.8%,希望群聊人数超过500的受访者占31.2%,希望朋友圈分享长视频的受访者占44.2%。

不仅如此,甚至有44.2%的受访网友表示想放下,希望修改微信号,或许是想改写曾经的“黑历史”。

由于微信多由朋友、亲戚或同事牵头,用户要找到自己想发的合适内容并不容易。想来想去,很多人都成了“患难之交”。

据记者观察,一些年轻人往往更喜欢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毕竟微博平日里能和偶像互动,也是因为认识自己的人不多,有的只是密友,所以他能更真实的表达自己。

此外,微信好友还可能包括各类好友或微信业务,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不小心暴露自己的隐私,从而被不法分子利用。微博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在这里可以快速了解各种信息。社交不局限于一个圈子,也有机会认识一些新朋友。

或许,微信现在应该考虑的是:为什么人们不喜欢发朋友圈分享生活?

如果说微信朋友圈是一个充满关注的“舞台”,那么微博更像是一个“广场”。人们渴望表达自己的行为习惯并没有太大改变,所以有些人会选择微博这种半开放、社会压力较小的“广场”作为表达的出口,不断逃离微信朋友圈的“舞台”。

你更喜欢在哪个网络平台上表达自己?欢迎评论,我们期待你的分享。

采写:南都记者游立川实习生龙瑞

微信多少好友上限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