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王默初本报记者卢新文
近日,汕头的郑先生联系澎湃质量报告(https://tousu.thepaper.cn)投诉平台称,今年10月初,他发现汕头移动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为自己开通了多项付费业务,共扣费544元。
从10月3日开始,郑先生不断向汕头移动反映此事,但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对此,汕头移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已与用户达成共识解决方案,但不便透露更多细节。联系郑先生后,他表示双方在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的调解下已经和解,汕头移动将为他退还80元,并将赔偿金打入1000元的充值卡。
郑先生主张的擅自扣款业务明细
消费者投诉:
据郑先生介绍,10月初,他感觉自己在中国移动号码的预存话费有异,便登录账户查看明细,随后发现自己名下开通了多项扣费业务,而自己并不知情。
郑先生称,截至10月份,汕头移动已对其未授权业务进行了544元扣款,其中“宽带电视svip”464元已扣16个月,“主宽带电视套餐”20元已扣2个月,“CQSF_300M移动宽带”60元已扣2个月。
他说,从10月3日开始,他多次联系中国移动多个部门,要求对方彻查擅自扣费的原因,并将调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回复给自己,以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行为,并要求汕头移动对他随意扣的544元现金“退一赔三”。
郑先生称,到11月24日,移动客服多次联系自己,但表示只能向上级申请退还未授权的费用,并给一张充值卡作为补偿。
“我已经明确告诉他们,我对这个处理结果不满意。”郑先生表示,在与移动工作人员的多次沟通中,对于“未经用户同意签约、冒名顶替、擅自扣费”的情况,中国移动一直未能提供郑先生自签合同的证据。对擅自开通扣费业务的流程含糊其辞,避而不谈今后如何改正。
由于与汕头移动未达成一致,郑先生表示已于11月3日向广东省消保委反映此事。
郑先生向广东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处理记录
处理结果:
11月27日至29日,本报就此事多次联系中国移动汕头分公司,汕头移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已与用户协商达成解决方案,用户对解决方案满意,但出于用户隐私保护考虑,不能透露更多信息。
当日下午,郑先生向本报反映,在广东省消保委的主持下,已与汕头移动达成协议,“汕头移动已停止本次投诉的错误收费项目,并承诺不扣费;他们会给我退80块钱,把赔偿金打到1000块钱的充值卡里。”
郑先生表示,这544元不能全额退还,因为汕头移动只承诺退还被任意扣除的“移动宽带”和“主宽带电视套餐”业务费,共计80元;对于“宽带电视svip”业务已被扣16个月共计464元,尽管郑先生一再强调自己从未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但汕头移动仍表示“系统显示宽带电视svip是用户自己通过App开通的”。郑先生称汕头移动无法提供证据,但承诺停止扣费并取消项目,愿意“给1000元充值卡”。
郑先生表示,他还在等待汕头移动履行承诺,也向联系他的中国移动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对此事的处理持保留态度,期待改进,希望以后杜绝擅自扣费等错误行为。
编辑:唐图片编辑: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