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隔间里敲键盘的生活,就一定比工人在风雨中奔跑的生活更体面吗?
文/小荠看数据
前几天采访了一个兼职做外卖骑手的朋友。那是一个90后男生,爱看红楼梦,说话慢条斯理。他在兼职骑手App上的ID是“西湖彭于晏雨燕”,我一般都叫他木本樱。
木本樱不是杭州人,家境小康,在老家有房。他做的是大众眼中的体面工作(办公室工作,朝九晚五,周末休息),与舆论场上对骑手“素质低”“学历低”的刻板印象大相径庭。
公开数据显示,约有1300万外卖骑手,占全国人口的1%。它们就像动画《工作细胞》中的“红细胞”。它们借助互联网+的经济“毛细血管”,在名为城市的人体内流动,为作为“细胞”的城市居民提供生活服务。
如今,它们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0年,仅美团一家的年交易用户就达到5.1亿,餐饮外卖业务年营业额超过101亿。这个巨大的市场是由无数穿梭于城市的车友支撑的。
这些骑手极大地改变了这座城市的生活。疫情期间,他们还被冠以“城市摆渡人”的称号。但不可否认的是,外来车友与城市居民之间仍然存在着疏离和隔阂,这些城市“新移民”在社会认同和融入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们的生活和职业状态也反映了从农村到城市打工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状态。从宏观数据分析到个人深度访谈,试图解读“骑手”这个始于2013年的“新职业”。
除了家乡、年龄、收入、学历这些标签,什么样的人是“骑手”?他们如何看待“骑手”这个职业和自己的关系?他们在这个职业中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城市化率一直以年均1%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60%。
相比之下,疫情发生后,农民工规模比上年减少了1.8%。2020年,我国将有2.856亿农民工,其中农民工16959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59%。流动和迁移仍然是这个群体的关键词。
当中国的城镇化率攀升到“十四五”规划提出的65%甚至70%时,大量的农村人口将流向城镇,他们可能不再是统计上的“农民工”。但只要收入差距还存在,流动就不会停止。
服务业平稳较快发展,对保持就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测算显示,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每增长1%,将比第二产业多带动20%左右的就业。
将全国劳动力在各行业的就业数据与农民工的就业分布进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第三产业的比重在逐渐增加,而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服务业的吸纳能力成为就业增长的重要来源。
这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缩影,也是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而这个群体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成分——外卖骑手。
按照1300万的从业人数计算,外卖骑手规模约为城市农民工规模的10%。其中近七成年龄小于35岁,其中26-30岁占比超过25%。相比之下,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从2018年的40.2岁增加到2020年的41.4岁。
“80后、90后”、“来自农村”、“中专、职校、高中学历”、“男性”……外卖骑手和新生代农民工有着相同的“主要人口特征”。他们根植于“大城市”与“小家”的夹缝中,为财富和人生价值的增值而奋斗。
2020年,超过470万骑手在美团注册账户。截至2020年底,超过950万骑手通过美团增加了就业,其中包括230万来自贫困地区的骑手。
“新生代农民工”为什么选择做外卖骑手?
在美团研究院发布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68.2%的人从事骑手工作是因为时间灵活,21.4%的人是因为收入较高。
工作时间越长越注重“弹性时间”,工作时间越短越注重收入。看重弹性时间的车友:90后更看重“自主决定休息还是工作”,80后更看重“有时间照顾家庭”。
我的第二个采访对象,外卖骑手小王,坦言自己做骑手的目的就是快速赚钱。为此,他特意为自己的电瓶车准备了两套电池,早跑晚跑。目前他每天的收入大概在200-500元左右。
这个大三的“贵子”告诉我,他爸爸因为车祸暂时丧失了劳动能力。幸运的是,他没有受重伤,但他可以在好好休息后恢复。做外卖骑手比做家教赚得多,至少够他下学期的学费。
收入稳定,兼职做外卖骑手的KINOMOTO SAKURA相对轻松很多。他每天跑步3-4个小时,收入在100-200元之间。木本樱告诉我,他做兼职主要是不想向父母要钱,想攒点钱买车。
“除了钱,你还收获了什么?”当我问他们这个问题时,他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小王觉得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强了,胆子变大了,也敢和别人交流了。因为之前说话带着家乡口音,不太喜欢和同学说话,说话会脸红。
木本樱沉默了一下,说外卖赚的是血汗钱。这段经历让他看到了很多不同的人,也让他更有同理心。“我以后会对这个外卖骑手好一点,也会劝同事理解他们。”
一个人是由他自己的富足来定义的,但也是由他自己的匮乏来定义的。这种丰富和匮乏并不局限于物质,它们相互流动,赋予一个人新的面貌。
美团研究院的调查显示,45%的骑手认为骑手的工作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扩大了人脉,对了解配送行业,融入城市社会有积极意义。
骑手从哪里来?你又要去哪里?
数据显示,2020年,广东已成为骑手第一大省。河南的车友主要流向长三角和广东;四川的车友主要流向广东、重庆、浙江。老家在河北、山西的车友成了北漂。
几乎所有来自广西的车友都在广东;安徽车友83.5%在长三角;近八成河北车友出京津。超过一半的江苏车友去了上海。
骑手可以自由选择是回家还是出门。灵活的就业形式编织了一张灵活的“就业安全网”,为骑手自由流动提供了更多可能。
骑手入职前“在工厂工作”的比例为24.8%,主营业务相关工作为“在餐厅、酒店工作”,占比15.8%。近20%的骑手入职前没有工作经验,骑手的工作是他们在城市的第一站。
离职后,很多人会选择在生活服务相关行业工作或创业。2020年,80%以上担任站长的人有过骑行经历,11.2%的受访者选择离职后自主创业。
我的朋友KINOMOTO SAKURA在采访中告诉我,做完兼职后,他现在已经搞清楚了什么产品好卖,适合做外卖,也知道了平台的运营规则。下半年,他想筹点钱开店。
“到时候,记得照顾我的生意。你可以放心我卖的东西的质量。毕竟你能找到我真正的PK。”电话那头的声音里带着微笑,我几乎可以想象他眯着眼睛的样子。
在美团研究院的调查中,近四成离职骑手认为目前的工作与骑手的工作有关。他们认为,骑手的工作经历增加了对服务行业的了解,磨炼了性格,积累了专业技能。
但光下,有阴影。
外卖企业的用工具有弹性、灵活性、普惠性、碎片化的特点,使得外卖骑手的职业呈现出多元化、柔性化的用工特点。
随着我国灵活就业规模的扩大,非标准劳动关系将成为就业常态。在短期、临时性的平台经济趋势下,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将变得更加碎片化、个性化。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冬天可能躺在春天的土地上,以骑手为代表的灵活用工格局有待进一步完善。
生活是湍急的河流,而职业是河上的小船。“骑手”船上的人会航行到哪一岸?
在满足温饱和一定程度的稳定后,外卖骑手也有了新的追求。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模型解释,就是他们的需求正在从“缺失的需求”迭代到“增长的需求”。
59.8%的骑手希望专注于职业本身,学习更多的配送技能;48.2%的骑手仍有一颗创业的心,希望工作后学习“创业开店技巧”;41.4%的骑手希望“有机构鉴定骑手的专业性”;32.9%的车友期望进一步“明确成为站长的方式和要求”。
企业应该如何满足这种需求?
美团外卖一直重视培养专业能力和管理者潜质优秀的骑手。2020年,已有2000多名骑手晋升到站长等管理岗位。
陈永林,安徽阜阳人,曾经是河南郑州的一名普通骑手。因为业绩突出,管理能力强,三年多时间从骑手晋升为站长、城市经理、美团合伙人公司VP。现在负责近千名骑手的日常管理和调度。
近日,美团外卖公布了“同舟计划”的新进展,持续关注骑手的职业发展、体验优化及相关生态建设。为了拓宽骑手的职业发展空,美团外卖持续建立完善骑手晋升和转岗机制,进一步开放配送站站长、合伙人管理岗、客服、培训师等岗位。
为了更好地帮助晋升和转岗的骑手快速成长,美团外卖在实践指导的基础上,推出了包括数据整理与分析、表达与沟通、团队建设、管理能力等在内的培训微课。累计微课超过200节,总时长超过950分钟。
“对于骑手来说,这份工作不仅是稳定的收入来源,也是他们融入城市、开启职业道路的渠道。”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案例研究中心研究员孟泉博士表示,探索完善骑手晋升转岗机制,为骑手提供更多职业发展机会,美团发挥了“就业加油站”和“职业稳定器”的作用。
“人是目的,不是工具。”这种良性互动让更多人相信出路不止一条,也更有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1.中国统计年鉴2020,中国国家统计局
2.中国国家统计局,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3-2020)
3.美团研究院2020年上半年骑手就业报告
4.美团研究院“骑手就业迁移图”
5.蜂鸟发布《2018外卖骑手群体洞察报告》
6.中商产业研究院《中国就业数据分析》
7.国家信息中心,2018年就业形势分析及2019年展望
8.骑手的电话采访9。点击2019众包骑手生存真相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