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周报作者:史恩泽
深圳水贝是什么地方?
深圳还是深交会的时候,这里是深交会最大的村子。目前,水贝生产了全国70%以上的珠宝,年产值超过4000亿元,被誉为“珠宝第一村”。
在水贝的中心,有一个三层的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总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施华洛世奇、恩佐、周生生、周大福等许多品牌都在展出。
在交易中心外墙悬挂的巨幅海报上,一群戴着项链和耳环的女明星恰好在向路人微笑。
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部分外墙上的宣传图时代周报记者石恩泽/摄
这些女明星被水贝珠宝江湖中的六大门派邀梦:福建莆田金派、潮汕揭阳玉派、浙江诸暨珍珠派、江苏东海水晶派、山东昌乐蓝宝石派、河南南阳和田玉派。
在这六所学校中,莆田黄金学校最为兴旺。
据深圳莆田商会统计,中国每年近6000亿元的珠宝零售“盘子”,莆田人占了三分之一。仅水贝一地,就有约3万商户经营着1500多家珠宝店。
舍得花钱
“国风珠宝风吹向哪里,就看深圳水贝卖什么货了。”有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深圳罗湖水贝的黄金饰品可以说是全国的风向标。
在水贝做了8年黄金生意的阿宝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水贝是中国珠宝工厂工艺水平最高的地方。比如5D硬金(比普通金饰更轻、更亮、更纯、更韧、更硬),最早就是从水贝推广的。”
顾客时代周报记者施恩泽谁在林的黄金展厅买的/摄
把黄金工艺从水贝传到全国的,大多是莆田黄金派。
早年,水贝因毗邻香港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批珠宝工匠。莆田的金商也在此时来到深圳。根据深圳莆田商会的记载,1992年,深圳迎来了第一批从事黄金生意的莆商。
深圳莆田商会会长林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商业氛围浓厚,优秀的工匠被吸引过来。
如今,在深圳水贝黄金珠宝街,林拥有一个占地5000平方米的黄金批发展厅。展厅里的买家大多是三四线城市的批发商。据一位采购商介绍,这里每笔交易的货量在500克左右,价格通常在20万元以上。
莆田黄金学校曾经有过竞争对手。据林回忆,他刚来深圳的时候,莆田和潮汕的势力基本是五五开。大家在各自的领域共同发展,实现了既竞争又合作。
但后来,潮汕人渐渐退了。一位黄金行业资深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相比潮汕人,莆田人更愿意花钱做营销。“莆田人愿意花钱租最贵的商铺,最显眼的广告位,最响亮的冠名权,但这些潮汕人不愿意。”
莆田人抱团
时代周报记者翻阅深圳莆田商会的宣传册发现,该商会近四成的管理者姓林。
经理之一的林解释说:“我们都是从身边的人做起。先把自己家里的兄弟姐妹、亲戚朋友都带过来,逐渐把村民叫出来帮忙,盘子越摊越大。”
林本人早年在福建银行业工作。后来,她受不了亲戚林的“挖墙脚”,辞职到深圳做黄金生意。
此前,时代周报记者在福建莆田北高镇走访时,当地黄金商人赵小卓说,在别人听来像天书的莆田话,其实只是黄金行业的财富暗号。在黄金饰品的圈子里,上下游都认可这种地方口音。
他说,在黄金生意中,资金是最重要的,但莆田人一般不会向银行贷款,通过亲戚或老乡合伙,一天内拿到巨款对他们来说并不难。和熟悉的金商打交道,如果说莆田话,有时甚至可以少交几百万定金。
深圳水贝外墙广告时代周报记者石恩泽/摄
“他们做生意比他们想象的要好得多!”水贝当地一位金商感慨道,莆田人一个接一个,很快就拿下了黄金市场。
赵小卓的舅舅几年前还在做上游的黄金拖运生意(指黄金原料从产地长途寄卖);几个表亲接手了家族的黄金零售生意,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金店。如果家里有一手好的金工,在厂里就是工匠师傅。
品牌困境
一位水贝的买家说:“你在国内做黄金批发,尤其是在深圳做,就离不开莆田人。”
不仅批发可以绕过,零售端也被莆田人围捕了。林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无论中国哪个黄金品牌,他们的终端销售都是我们莆田人做的。
虽然在全国黄金市场占主导地位,但莆田人的黄金生意并不好。
从事黄金珠宝生意的阿宝说:“现在珠宝行业最赚钱的阶段已经过去了。早些年开店很容易利润翻倍,现在全行业毛利率已经降到20%以下。”
或许是受莆田鞋的影响,即使占领了市场,莆田金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似乎也并不好。有消费者直言“你告诉我哪个金店是莆田人开的,我要防雷。”在设计上,涉嫌抄袭名牌,黄金不纯等批评一直伴随着莆田黄金派。
郭纯对此毫不避讳:“周大福、六福、中国黄金、老凤祥...唉,都不是莆田人。”
他说,在这些知名品牌的背后,从金矿供应、工厂加工、店铺经营到最后送到消费者手中,都是莆田人在负责。但是,普尚每年都要花60万买一个响亮品牌的代言。“都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品牌不够响亮!”
阿宝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今年春节后,她悄悄离开了水贝,创办了一家自己品牌的珠宝店。
电商也在悄悄靠近。在Tik Tok带来的商品排行榜中,今年9月,主播“董先生珠宝”的直播销售额达到6.67亿,个人战绩环比增长81.7%,成功超越《真归》主播罗永浩。
名为“董先生珠宝直播基地”的大型展厅位于水贝,与林黄金批发展厅遥遥相对。
深圳水贝电商直播基地时代周报记者石恩泽/摄
在水贝,所有黄金珠宝行业人士在采访中都提到,未来整个行业将向个性化、定制化方向发展,对于珠宝商来说转型迫在眉睫。
不过,林也清楚地意识到,谈品牌、谈情怀,不仅仅是喊口号、打广告、花钱。“百年品牌需要几代人拧成一股绳,品牌的核心价值观才能沉淀下来,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林春说。
郭纯甚至觉得自己这一代人很难完成莆田人的品牌转型,但他说:“没关系!我们的商人在努力工作和团结方面是专业的。”
(时代周报记者郭子皓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