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和朋友聚餐,如何选择服务好,味道好的餐厅?假期和家人一起玩,如何选择设施好、环境好的酒店?相信很多市民在出去玩吃饭之前,总会习惯打开各种评论网站或者手机app,看一看网友的评论留言和产品销量,作为选择消费哪一个的重要参考。
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消费已经全方位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不仅限于餐厅、酒店,比如在淘宝、JD.COM上买衣服,大部分人都会先打开评价区看买家秀;在去电影院看电影时,许多人也会去Douban.com和Time.com看看电影评论,然后再做决定...可以说,消费前先看看点评,已经成为很多市民的习惯。
但是对于大众来说,网上一些关于店铺的评论和留言确实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需要警示的是,由于很多商品看不到实物,大众往往会根据网友的评论来判断是否购买。然而,很难想象,这些左右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评价,通常隐藏着一个玄机。
消费类app逐渐改变市民消费习惯
上周末,市民祖灵请了一帮朋友在嘉兴经济开发区万达广场吃饭,大家见了面,却没有决定去哪家餐厅吃饭。“很好吃,正宗,我下次再来!”“这家店的装修是我喜欢的风格,比较适合吃饭”...朋友们还在讨论的时候,我看到祖灵拿出手机,打开一个美食点评软件,查看附近的餐厅。她最终根据网友的评论选择了一家东北菜馆。
市民在选择餐厅时突然陷入“选择困难”怎么办?相信很多人和祖灵一样,会用网上的评价来寻找质量好,价格低,环境好的餐厅。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如果网上餐厅的好评和赞多,我会考虑选哪家。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吃完饭,朋友们对这家餐厅也很满意。”祖灵说道。
现在和餐饮、酒店、装修、汽车、家具、休闲、宠物等相关的app不计其数。,而且这些app都是高度互动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让已经在某地消费过的市民留下对这家店的印象。毫无疑问,消费类app正在逐渐改变公民的消费习惯。
以大众点评APP为例。当消费者进入APP的美食类别,在搜索栏输入“烧烤”两个关键词,会得到4144个结果。点击进入下一个界面后,他们会看到各类经营“烧烤”的餐厅、食品店,还有图片和文字评论,其中“口味、环境、服务”等项目都有相应的分值。
原来,很多市民在餐厅吃饭、入住酒店,甚至在按摩店按摩时,往往会在这些app上留下自己的评论。这些评论可能是对美味饭菜的赞美,难忘经历的分享,或者只是他们开心时的一个不经意的笔记,评论会显示应用程序上商家的好与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大众消费的升级,大众点评、小红书、吴德、豆瓣、知乎、汽车之家等各种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现代人吃喝玩乐的风向标。于是,很多老字号小店因为好评如潮,变成了“网上名人餐厅”,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顾客,很多装修豪华的餐厅也因为差评大受影响。
现在的网上评价有这么准吗?
看电影之前要看观众的评价,找餐厅看食客的评分,住酒店看网友有没有被宰...很多市民的网上评价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但记者采访时发现,也有市民对此心存疑虑:“网上的评价真的有那么准吗?”
“实惠,好看,下次再来”“实惠,好看,下次再来”...日前,某平台服装店一条看似正常的好评,引起了正在浏览商品评价的网购达人谢聪的注意。
和很多人一样,谢聪在消费前有看网友评论的习惯。但是他发现这家服装店的评价区十几条评论都是“实惠,好看,下次再来”这几个字。“出于对此事的好奇,我联系了店家。经询问得知,只要收到商品,收到五星好评,评论说‘实惠,好看,下次再来’,就返15元。”谢聪说。
不仅如此,相信大家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作为买家,收到网购商品后不久,卖家店铺的客服会主动给买家发信息,希望买家帮忙填写五星好评,并承诺附赠礼品;或者,你去饭店吃饭,结账的时候,商家会提醒市民,如果你在某个美食点评网站上给它打了高分或者好评,就减免餐费或者赠送水果饮料。
面对上述情况,如果人们对收到的商品不满意,但又容易被赠品所诱惑,也对卖家的店铺给予五星好评,在餐馆吃饭时觉得饭菜不好吃,但为了减少餐费,还是硬着头皮在美食点评网站上写了一长串好评。那么,这些所谓的“好评”就没有参考意义,也会影响消费者的判断。
为了吸引消费者,甚至有些商家从推广到赚信誉和销量都绞尽脑汁。在需求反作用于市场的市场规律影响下,他们甚至动用了“刷客户”的力量,向消费市场投放了一颗大烟雾弹。
此前,大学生小马为了赚外快,加入了“刷客户”的行列。在她和另外四个“刷单客户”按照指示操作后,很快,总代理交的钱就退回到了他们的支付宝里。
“现在刷单也讲究技巧。商家一上来就告诉我们不要买评价的商品。相反,我们应该只是在商店里逛逛,然后收集我们想买的商品,并假装与客服讨价还价。”马骁解释说,这些操作只是为了躲避电商平台越来越严格的审查制度。即使是假的,也要尽可能的把每一道工序都过一遍,达到真品的程度。
收到在销量高、好评如潮的店铺购买的商品后,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好。看了评论和图片,我特意去了一家“推荐”的餐厅吃饭,但是感觉菜的味道其实很一般。某店有很多“畅销品”,只有干话和评论,没有图片...网购要先赞?小心被它蒙蔽。
日常生活中,很多商品只能看,不能摸,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再加上“刷客户”抛出的烟雾弹,往往会导致“乱花渐欲迷人眼”。相关业内人士建议,市民应改变之前只看评价的省心做法,最好货比三家,擦亮眼睛。
同时,业内人士也提醒,做“刷客”虽然能赚到小钱,但也更容易被骗。现在网上有很多打着“招单兼职”旗号的诈骗信息,等你交了会员费就跑了。所以,净化消费市场,人人责无旁贷,拒绝做“刷客”,不要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欺骗他人之上。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党媒信息国家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