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社交网络,但是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商业社区是哪一个吗?这是一个大众并不熟悉的社区——牛倩,一个拥有800万日活跃用户的社区,当然,它也是阿里生态商家的工作台。
都说阿里没有社交基因,社交不好。事实上,阿里至少有两个半非常成功的社交产品——钉钉是一个,牛倩是一个,另一半是阿里的内网“阿里风味”,钉钉是工作交流的工具,牛倩是商务工作台。
首先,牛倩为蚂蚁金服的网商银行做了一次非常成功的路演。
8月30日-10月17日,在新金融助力双11的活动中,网商银行为96万家小微商家提供了总计343亿元的贷款。8月30日、9月30日、10月17日,网商银行通过牛倩三次贷款助力双11,累计贷款超过30亿元,是普通网商银行贷款的两倍,创造了真正的“双11贷款日”。其中,10月17日,网商银行行长俞胜法个人在阿里牛倩平台向商户贷款超10亿,一天内超过100万人观看直播。
互联网金融的魅力在于“82定律”——传统金融是“82定律”,聚焦大客户、大企业,而新型互联网金融是“82定律”,聚焦小微客户,聚沙成塔。信融接触传统金融接触不到的小微企业的核心在于互联网,但除了互联网,更重要的是精准。“牛倩”对网商银行放贷的支持是非常强大的——事实上,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银行行长是一天能见几百万客户的,网银行长俞胜法就是借助阿里的“牛倩”业务平台做到的,这个平台与客户的交互成本接近于零。
这才是真正覆盖中小企业的普惠金融。
网商的直播借贷只能说是“千牛”。试想国内几乎所有卖家,包括海外淘宝、天猫、淘宝达人等。,都活跃在“千牛”中,这个平台的价值是空,可想而知。
“牛倩”一词来源于《庄子养生》(我的妻子)中对千头牛的解释,“牛倩”这个名字寓意着希望牛倩成为卖家随身携带的管理工具,让卖家做生意更方便。
前不久,马云在云起大会上提出了“五通一平”的新概念,其中新零售已经由阿里巴巴事业部和牛倩打造并落地——未来的商业将是电子化的,而牛倩需要做的就是提供一个工具和平台,帮助商家通过电子化的手段提高效率。在这个社区里,商家可以解决包括供应链、营销、广告、客服、资金等一系列问题。
“牛倩”的定位很阿里,就是“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目前,牛倩拥有800万日活用户,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商业app。这个平台一步步从原来的基础工作台变成了开放的操作系统,成为了媒体的入口。现在提供直播、资讯等各种综合服务。和微信一样,从简单的即时通讯一步步扩张到活跃的社区,但“牛倩”的基因是商业效率。
可以说,“千牛”的成功也是对“阿里没有社交基因”这一质疑的回应。但“千牛”的出现绝非偶然——归根结底,阿里的B2B业务其实是B2B2B,而淘宝、天猫、聚划算是B2B2C。既然是平台,就意味着阿里不仅要服务好消费者,还要服务好商家。
对于蚂蚁金服来说,“牛倩”的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网商银行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对于阿里来说,也是中国零售事业群的根基。还是那句话,天猫、淘宝、聚划算的成功需要商家的支持。
前阿里CEO卫哲最近讲的一个故事,或许可以帮助你进一步理解“千牛”的重要性:
“进入阿里后,马云曾问我:B2B英语怎么说?,我说这不是公事公办吗?但是马云说不是,B2B其实是商务人士对商务人士。B2B不是企业对企业,而是企业对企业。
为什么一开始我会这么说,因为这个问题会贯穿我今天所说的一切。我非常赞同马云的观点,因为我们做B2B,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首先要想到满足企业的需求,而企业的需求,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还是商人的需求。
在阿里的几年里,阿里的股价从40多港币跌到了几港币。马云没有给我打电话,但是有一次,为了一件事,马云半夜给我打电话。
当时阿里的网站上有一个叫商人社区的专栏,主要是针对商人的观点和信息的交流和碰撞。一开始我觉得没什么价值。但是因为这个栏目放在阿里网站首页,而且位置非常醒目,我们一些年轻的同事就说,哎呀,为什么放这个位置?卖广告不是更好吗,一天200-300万人民币,几乎不用成本,每年不用成本就能有上亿的利润。于是我听从了这些同事的意见,把这个地方给了广告,把商家社区放在了首页不显眼的位置,取而代之。
没想到,因为这件事,马云晚上给我打电话。在电话里,他大声说:“卫哲,你已经把这个位置变成了广告区,你不想活了!”!公司不想活了!上市的压力快把你逼疯了!一开始我不太明白这个。商人群体有那么重要吗?没必要放在这么突出的位置。但马云说,B2B的交易行为是低频的,不可能每天都有商人做生意,但可以每天都来这里逛逛,互相交流,所以商人社区有必要放在这么显眼的位置”。
曾经的商人群体,也是“千牛”的雏形和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