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个人空间登录入口首页(线上读书会|未来,人类会被AI控制吗?)

天地无用/收拾



经络科不是有独立的和尚吗?——论《测功系三藏》的构成及其藏经观

时间:3月4日(周五)14:00

地点:腾讯大会

演讲人:李灿(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研究所梵语-巴利语教研室副教授)

许多教派,如上左,(根本)说万物有其部,“说万物有其部”,都保存了相当数量的藏经,被学术界广泛研究。但由于资料的散失,计量部使用的三藏长期消失,鲜为人知。那么经络科有独立的和尚吗?三藏是如何形成的?与其他门派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计量部认为哪些文件可以纳入西藏?背后的理念是什么?本次讲座将报告一些新的发现和观点,以期引起学术界对上述挑战性问题的关注。



“世界帝国”与但丁的“末世”期待

时间:3月4日(周五)19:00-21:00

地点:腾讯大会(ID: 969721832)

登录入口首页

演讲嘉宾:朱震宇(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但丁在《盛宴》、《帝国主义论》、《神曲》等作品中,一直坚持“世界帝国”的概念。隐藏在这一概念中的对奥古斯丁“历史哲学”的修正,与约阿希姆的历史神学有着模糊的一致,也与多米尼加的雷米焦·德·吉罗拉米、托洛梅奥·达·卢卡等先行者关于人类总体性的思想有着相似之处。《现代世界的兴起:文艺复兴哲学系列讲座》第一讲将通过帝国主义理论早期接受史上引起的争议和《神曲》相关的戏剧性细节,分析这一思想在中世纪末期的演变。



文字学的分化与中国“东方语系”的演变

时间:3月4日(周五)19:00-21:00

地点:腾讯大会(ID: 668496127,密码:5461)

演讲嘉宾:郝岚(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为一个制度化的学科概念,中国“东方语言系”的系名体系的变迁是一个比较文学的好课题:既可以考察概念之旅,也可以看到近代中国与国际学术尤其是西方文献学的关系。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北京大学逐渐从原来的东方语言系更名为东方语言系、东方语言文学系、东方语言文化系,并重新划分为东方语言文化系。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这种演变既与近代中国的政治、学术有关,也与19-20世纪国际学术界“文字学”的分化趋势同步:基本上都经历了从综合文字学到独立的语言学、语言文学研究、文化研究和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分化与融合。这也是北大东方学在建国后在文字学、语言、文学、外语、东方学等领域频繁更名的内在理论依据。



文学、信息与政治传播——魏喜德《宋帝国的危机与维护》学术研讨会

时间:3月4日(周五)20:30

地点:缩放会议

演讲人:魏喜德(汉学家,荷兰莱顿大学中国史教授)

比利时学者希尔德·德·维尔德致力于宋朝历史的研究。她的新著《宋帝国的危机与维系》通过文本细读和人际网络的构建,对宋代的政治思想史进行了全新的反思。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我们将一起在线学习魏喜德的这本书。



中国为什么现代化?

时间:3月5日(周六)9:00-11:30。

位置:英里。

嘉宾:徐勇(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小斌(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郭中华(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罗忆楠(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李怀印(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历史学教授)

政治学是探索人类政治生活中重大的、根本性的问题,而中国政治学则是探索人类问题在中国语境中的具体表现。同时,任何问题的政治探索都是基于具体的文本。文本是人类思想火花的最终沉淀,是知识生产的最终呈现,是理论、现实和历史的不同进路在这里交汇。因此,文本阅读是一切探索的基本功和基础环节,文本阅读和问题探索处于政治学研究的关键地位。我们政治学者共同努力,建立我们自己的阅读和探索项目!在第一个活动中,四位尊贵的客人和《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的作者李怀印教授被邀请讨论中国是如何现代化的。



儒家文化的历史反思

时间:3月5日(周六)18:00-20:00。

地点:毕丽毕丽腾讯大会(ID: 76046383347)(直播间ID: 22391891)

演讲人:楼宇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第二场“面向世界的儒学”讲座邀请楼玉烈教授主讲“儒家文化的历史反思”。娄玉烈教授自1960年毕业以来一直在学校教书。他是北京大学宗教文化学院的名誉院长。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化感悟》、《荀子新解》等。他曾校勘整理过王必吉的《校释》、《康有为的《论语》、《春秋东史研究》等。



非虚构圆桌会议:打开折叠的世界

时间:3月6日(周日)14:00-16:00

地点:腾讯大会(ID: 560207523)

嘉宾:陈念西(诗人、非小说类作家)、袁凌(作家)、张(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走进差异巨大的陌生人的生活,书写他们的故事?如何衡量一个选题的公共价值,力求让文字跨越交流障碍?如何从普通人的日常故事中找到跨越国界的力量?文字和其他媒体如何互补,展现真相?以第六音英语非虚构写作大赛为契机,第六音将于3月6日下午举办“非虚构圆桌:打开折叠的世界”中文在线活动,邀请非虚构作家陈念西、袁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研究员,与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比较文学系博士生作为嘉宾主持,共同探讨这些严肃作家所关心的问题。

南海之外:印度洋历史研究

时间:3月6日(周日)15:00-17:00

地点:腾讯大会(ID: 673212313,密码:112358)

演讲嘉宾:陈博一(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边关在哪里:新视野下的明清边疆”系列讲座第二讲,邀请厦门大学陈博一老师主讲印度洋历史研究。陈博一是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医生。他的研究兴趣是东南亚历史、海洋和边疆史以及社会经济史。代表作有《限山海:16-17世纪南海东北角的陆海秩序》、《明代南直隶海防研究》等。

附:线下活动通知



北京|追寻生命的第二条河——单晓海诗歌分享会

时间:3月5日(周六)14:30-17:00。

地点:东城区和平里西街51号B座一楼永和书店

嘉宾:姜念光(诗人)、周尉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周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早(历史学家、《阅邻》联合创始人)、绿茶(书评人)、邱晓时(阅邻》联合创始人)。

看来单晓海应该属于商业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其实这些年来,这位90年代初的著名校园诗人并没有表现出与诗歌有太多的联系。所以《第二条河》的出版真的有点让人意外。山海说:“我是一个三心二意的人。对我来说,诗歌是一条地下河。虽然长时间看不到,但我知道他在。今天是一种滔滔不绝的表面,邀请新老朋友做见证,仅此而已。未来能冲进大海吗?顺其自然吧。其实很多人都在默默追寻人生的第二条河,追寻本身就是意义。”



北京|当代社会打开古典主义的正确方式是什么?

时间:3月7日(周一)18:00-19:30

地点: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401室

演讲嘉宾:张学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思维的这一面:当代哲学热点问题”系列讲座的第三讲由张学松副教授主讲,他与王俊淇先生进行了交谈。



上海|抽烟喝酒才子爱脑

时间:3月4日(周五)19:00-21:00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17号思南书店

嘉宾:田(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邹邹(作家)

茨维塔耶娃和贾米森,两个擅长自我解剖的女人。抽烟喝酒或者谈恋爱,这些让人上瘾的日常事物,从来没有麻痹过他们的神经,反而激发和释放了他们的才华。3月4日晚,俄罗斯文学研究学者田和作家们将来到思南书店,与读者分享如何阅读女性作品,深入探讨女作家的生活和创作。



上海|“关心世界”:青春文学的现在与未来

时间:3月5日(周六)14:00-16:00。

地点:黄浦区复兴中路505号思南文学馆

嘉宾:李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杨兆峰(华师大二附中宝山校区语文老师)、蒋林万(游戏作家)、曹玉洁(复旦大学中文系2021级研究生)

走进复旦大学的“王道”讨论组课堂,看看他们是如何在里面寻找、关注、讨论的:寻找不被文学史经典坐标系锚定的作家和作品;关注在传统视野和精英文学机制中被忽视的文学可能性;以美而不藏恶的姿态涉足文坛。



上海|年轻人的智力之旅从惊喜开始——我们为什么需要哲学教育?

时间:3月5日(周六)14:00

地点:静安区华山路620号尚熙艺术书店

嘉宾:刘清(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蔡文静(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高松(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本次沙龙,我们邀请了《从惊喜开始:青年哲学的第一课》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刘清,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蔡文静,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高松,共同探讨中国的哲学教育,他们在教育实践中的感受和思考,以及哲学对中国学生和当代中国人的意义。



上海|走近老丁——记《艺术四十年回忆录》中的海上艺术花园风景

时间:3月5日(周六)15:00-17:00。

地点:黄浦区淮海中路624号沪港三联书店

嘉宾: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伟(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郑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建华(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古籍研究所教授)、朱春香(上海图书馆参考馆员)、丁霞(媒体人)

丁匡,字,是漫画家丁聪的父亲。他不仅是一位多产的画家,还是一位艺术教育家和艺术活动家。1944年至1945年,丁匡为《东方日报》撰写了题为《艺术圈四十年回忆录》的专栏,记述了清末民国时期海上艺术界的种种奇闻轶事。这组文字从未发表过。在上海图书馆现代文学研究人员的帮助下,丁匡先生的长子孙先生从旧报纸资料中把所有的话都记录下来,经过精心修改,出版了《艺术四十年回忆录》一书,这是一部上海现代文艺史料集,是研究海派文化不可缺少的资料。本周六下午,丁霞、陈子善、张玮、、陈建华、朱春香等嘉宾将莅临沪港三联书店,畅谈丁旷与民国艺术界。



上海|未来人类会被ai控制吗?——《人类的未来,AI的未来》新书分享会

时间:3月5日(周六)19:00-21:00。

地点:虹口区公平路18号8号楼佳宇大厦建投书店4楼

嘉宾:何亮(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丁丁冲(科幻作家、翻译家)

人类的未来,AI的未来是对话记录。对话的双方是日本生物医学领域和普通象棋领域的两位世界级大师:201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所长山中伸弥和日本普通象棋史上第一个实现七连冠、七连冠、被誉为“最强棋手”之一的羽生善治。3月5日,我们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的何亮教授和本书的译者丁丁冲老师,来谈谈关于AI的话题,讨论“未来人类会被AI控制吗?”



上海|女权,让我们从零开始——女权从零开始分享会

时间:3月6日(周日)19:00-21:00。

地点:长宁区延安西路1262号上生新学院7号楼楼屋书店

嘉宾:梁永安(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林子仁(媒体人)

上野千冢是近年来东亚女权主义理论和运动的代表人物。去年底出版的新书《从零开始的女权主义》备受关注,尤其是书中的那句话,“女权主义绝不是弱者试图成为强者的想法。女权主义是弱者可以被尊重的理念”,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共鸣。因《恋爱课堂》而受到很多年轻人喜爱的复旦大学教授梁勇安,多次强调女性在恋爱和婚姻中的独立性,他的观点也感动了很多人。3月6日晚,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勇安、媒体人林子仁将做客宅书屋,分享女性主义从无到有的阅读体验,从女性主义视角谈工作、恋爱、婚姻等话题,从无到有认识世界。



广州|发现诗意:谈如何捕捉日常生活中的诗意——杨可新书《我在一颗石榴里看到了我的祖国》分享会

时间:3月6日(周日)15:00-17:00

地点: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一楼MU35室。

演讲嘉宾:杨可(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3月6日,方广州店邀请诗人讲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捕捉诗意,如何从现代生活的新事物中寻找意象,如何在快节奏、碎片化的都市生活中,从“细微的震颤”中捕捉强大的冲击力。



杭州|下午五点上海指南——上海胶囊新书分享会

时间:3月5日(周六)15:00-17:00。

地点:拱墅区溧水路58号远洋乐迪港B区单向B103室1楼

嘉宾:btr(作家、翻译家、艺术评论家)、丝绒陨石(诗人、摄影师)、郭(艺术家)

周六下午,btr邀请两位好友——诗人天鹅绒流星、艺术家、想象力学实验室主任郭——莅临杭州乐迪港店单向空室,畅谈他的最新小说集《上海胶囊》,探讨展览与小说、现实与虚构的各种话题。



杭州|如何做一个文学读者——徐志强部分诗学与普通读者分享会

演讲嘉宾:徐志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

在《偏诗学》和《普通读者》中,学者徐志强以23条评论带读者窥探广阔的文学世界。“普通读者”的标题来自伍尔夫:“我很高兴能与普通读者产生共鸣,因为在所有那些优雅微妙的迂腐教条之后,所有诗人的荣誉最终都是由没有被文学偏见腐化的读者的常识决定的。”3月5日晚,徐志强将携新书《一些诗学与普通读者》来到单向空室杭州乐迪港店,与“普通读者”对话,用诗学接触你熟悉的作家。

杭州|诗人是警惕的历史观察者和同伴。

时间:3月6日(周日)14:00-16:00

地点:滨江区创辉街18号6号楼杭州网易蜗牛读书馆

嘉宾:恶鸟(走马联盟创始人)、孔(小说家、翻译家)、(诗人、翻译家)

在“世界诗歌日”之际,歌德学院与杭州网易蜗牛读书馆合作,在“文学四重奏”框架下举办“诗歌四重奏”。本次活动的参与者及其所选书目有:《最好的里尔克》,联邦马、恶鸟、里尔克的创始人、作家的诗集;《月亮是夜的伤口》作者是作家兼翻译家孔和罗伯特沃尔瑟;我们交换学者和翻译家张易之和赫尔穆特·伯蒂格的暗语;德国学者和翻译家钦文和海涅论歌唱的翅膀。



南京|仙坛:当诗歌遇上蔬菜与散文——丁凤波与蔬菜江湖分享会

时间:3月6日(周日)15:00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嘉宾:胡仙(诗人、作家)、黄凡(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诗人、作家)、傅元峰(教授、博士生导师、诗人)、余邦(雨花杂志副总编、诗人、作家)

胡仙是中国当代诗坛上一位非常引人注目的诗人。他的创作扎实,内容丰富,冷静而有力,仿佛在向现实讲述一段真挚的独白,从多方面不断探索人生的意义,充满了对历史文化的回望和反思,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意境。3月6日下午,诗人胡仙将携其新作《定风波》和《菜江湖》两部作品来到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与诗人黄帆、南京大学傅元峰教授、诗人余邦、诗人土豆兄弟畅谈诗意人生,带领我们在亲情、趣味、文化底蕴、含蓄诗意中慢慢行走。

郑州|关于行走与成长——作家青青《吴王山居》新书签售会

时间:3月5日(周六)14:30-17:00。

地点:金水区经三路北段鑫源金融广场金座501-502大树空书店

嘉宾:青青(作家)、孟戈(河南省健康宣传教育中心编辑)

《吴王山居书》是作家青青在吴王山居住五年后所写的散文集。她以敏锐而深情的视角观察自然,描述了一种与自然紧密相连的生活方式,简单而又充满时尚趣味。周六下午,作家青青参观了大树空的书店,带领我们思考人与生态的关系。



Xi安|跳动在心尖的爱、家、乡——朱虹新书《我的爱是蓝色的》分享会

时间:3月5日(周六)15:00-16:30

地点: SKP RENDEZ-VOUS,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Xi安SKP购物中心9楼活动区

嘉宾:朱虹(散文作家)、何谷(作家)、张聪(Xi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本次活动旨在分享人民文学出版社刚刚出版的朱虹教授的散文集《我的爱是蓝色的》。朱宏以散文创作著称。发表散文30余种,有的入选语文教材,有的被拍成电视散文,多次获奖。初春二月,草长莺飞,作者将结合这本书,与著名作家、青年学者张聪对话,揭秘他的爱与喜、怒与痛。真诚、亲情、幸福,是艺术和生活的盛宴。

编辑:顾铭

校对:刘伟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