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显示,目前微信用户总数已突破10亿,诞生了中国最大的社交流量池之一。
伴随着微信支付、微信官方账号、小程序的成熟,
如何才能更熟练、更高效地将手中的社交流量转化为电商流量?
很多人都在摩拳擦掌,先行者已经尝到了甜头。
2015年,一个下载App的用户成本高达500元。
高价新用户的痛苦拖垮了无数创业者。
借助微信等社交渠道,拉新不再是件头疼的事:
不需要花很多钱买流量做转化,
而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当你赢得了一个用户,你就有了撬动他背后整个社交网络的可能。
今天我就举一个微信社群营销成功的例子。
2014年上线的达令,原本是一家B2C模式的跨境电商。
在海淘市场最忙的时期,本来是个好时机,短短一年融资7亿。
而当资本和政策环境不再那么友好的时候,
企业的流量成本已经越来越难以承受。
去年9月,达令家创始人齐燕首次宣布“升级”自有品牌。
从“达令”到“达令家”,一字之差,就是成功完成了从“传统电商”到“新电商”的进化。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他们做了两件事:找人,拉盟友。
说到找对象,达令要抓的群体一直没变。
“我们一直在玩的是女装市场,尤其是二三四线的女装市场。”
这样一波人不仅活跃在各种app。
团队下沉到三四线城市,为女性用户找到了7万多家实体店。
这些小店经营2年以上,有自己的线下达成信任关系的老客户,
这些店主都有自己的微信群,不是朋友圈,维护老客户。
他们可以在微信群里向客户推销新产品。
齐燕把这些实体店主改造成了达令家的网店店主。
通过店主的社交关系,与店主覆盖的微信会员取得联系。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实际互动进行交易。
齐燕的团队下线圈了700多名女店主,发展成第一批群成员。
然后通过邀请制:普通用户只有收到老会员的推荐和邀请才能加入,
同时,新会员会在达令的平台上购买产品,亲自体验并分享给其他用户。
为了鼓励老会员在平台保持活跃,平台会定期对做出贡献的老会员进行奖励。
有了这个规则,会员更愿意分享自己的购物体验。
达令搬到“家”后,主阵地从app转移到微信,准确的说,
微信群数不胜数,除了推广新方式,其他都换了。
游戏的操作规则也需要相应调整。
从原来的重AI轻运营的模式到基于微信、微信群的重运营轻AI的模式,
总是和用户打交道。
从达令家的例子不难看出,精准的用户群体定位,
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推荐我们的产品。第二,
利用前端微信群,我们有可能与用户进行深度沟通,增加了与客户的粘性。
再者,通过制定合适的机制,可以充分调动用户的积极性。
这也使得尝试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定制”一些产品成为可能。
你从达林家的成功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有没有其他的微信引流方式?记得转发消息。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