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惯了手机出货量报告之后,知名研究机构Counterpoint近日发布了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营收报告。2021年全球手机销售额达到448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苹果以1960亿美元排名第一,占全球销售额的44%,几乎占据了手机行业的半壁江山,三星、OPPO、小米、vivo紧随其后。
很大程度上,手机收入比手机出货量重要得多。毕竟卖一万块的高端手机和卖一百块的入门级手机肯定是不一样的。高端手机无论是营收、利润、市场影响力,还是厂商未来的发展,都和厂商有很大的不同。
登顶赢天下不是口号。
当然高端是指品牌下的平均售价。因为Counterpoint还没有发布2021年全年所有品牌的出货量,所以我们引用了IDC的全年出货量数据。因为IDC和Counterpoint的数据是可以相互验证的,所以这个数据也是可信的。
诸多因素汇聚,均价全面上涨
从表中可以看出,与2020年相比,2021年手机均价全面上涨,其中三星价格涨幅最低,为6.1%,OPPO和vivo价格涨幅最高,为23.3%。这种增长的主导因素是芯片短缺,疫情的影响导致手机成本上升。但是,隐藏的原因要复杂得多。在现有芯片短缺的环境下,厂商倾向于生产高端机型,降低低端机型的销量,使得市面上的机型档次普遍提高,均价也水涨船高。还有美元走势偏弱,以美元计价的产品普遍上涨;有消费自然升级、手机大内存、大闪存成为标配等一系列原因。
但是这些涨价因素传导到中国就被弱化了很多。可以说,虽然国内三大厂商在平均价格涨幅上位居前列,但我们的感知并不明显。这当然有国内市场高端车型增多,入门级车型减少的影响。同时,2021年的国内市场也比较特殊。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厂商都在努力抢占华为缺席带来的巨大市场,他们的新品很“厚道”,基本属于增加数量不增加价格。另一方面是因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了10%左右,这也抵消了美元估值带来的物价上涨。但国内市场不能与全球市场隔绝。或许,中国手机市场也有一定的上升势头。
苹果:骑iPhone 13势不可挡
虽然在出货量榜上排名第二,但从营收来看,苹果以1960亿美元的营收将其他厂商远远甩在身后,不仅是第二名三星的2.5倍,甚至高于TOP5中其他四家厂商的总和。苹果的恐怖不仅于此,而是其强劲的增长势头。销售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35.8%上升到2020年的38.3%,2021年直接上升到43.8%。平均价格上,苹果以831美元开了一批厂商,几乎是第二名OPPO的3倍。虽然华为的缺席让苹果抢占了不少高端市场,但不得不说,iPhone 13产品的性能真的很强,国内市场大增。更重要的是,在不提高iPhone13价格的情况下,苹果2021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5.6%,这意味着购买高端大内存或Pro和Pro Max的用户也在增加。高端苹果的崛起力量与其他厂商不同。它的崛起与外部环境关系不大,更多的是因为它的内在动力。只有这样,苹果生态才能可怕。如果说苹果有问题,那就是一年一年的做法,这就不确定了。一旦产品出现问题,其销量可能会大打折扣。
三星:涨幅最低,市场增长最低
三星2021年的表现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凭借全面的芯片产品,三星在芯片供应上比其他厂商更加稳定,而三星则专注于低端市场。这使得三星2021年的增长率明显低于其他厂商,仅为6.1%。其均价排名也从2020年的第二位跌至第三位。然而,“老实”的三星已经成为2021年TOP5厂商中垫底的。当其他厂商的出货量增长都在两位数的时候,三星的出货量增长却只有6%。分析三星的低迷,原因很多,从中国市场的缺失,到大企业的病,到越南基地的冲击,甚至三星的一系列官司。说明三星有很多问题。不过,对于国内用户来说,无所谓。毕竟三星在中国的市场增长率已经接近于零。
国内厂商:涨幅最高,高端之争愈演愈烈
如果考虑平均价格涨幅,那么国产OPPO、vivo、小米都在前三。巧合的是,vivo和OPPO的涨幅完全一样,都是23.3%。除了基本的涨价因素,这也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国内厂商对高端市场的追求和渴望。
实事求是地说,在华为高端供给严重不足的2021年,将是众多厂商进军高端市场的最佳时机。所以2021年我们看到小米的广告越来越多,主打线上市场,力推小米12。但过去依靠线下市场的OPPO和vivo的线上宣传和融洽度也在不断提高。在高端竞争上,也有多元化的趋势,副旗舰处理器带来各厂商副旗舰的发布;多品牌分割、合作、分割、分离、组合各种厂商;为了争夺高端市场,在发布会和宣传中,以苹果为目标和对比对象等等。
当然,在国内三大厂商的对比中,无论是均价还是涨价幅度,小米都是最低的,再加上小米宣传中的“已经做到高端”。这不禁让人质疑。其实回顾2021年的手机市场,我们会发现小米几乎是一个坚持千元低端手机市场的老牌厂商,红米数码和红米NOTE收获了大量的入门级市场。这样做的好处是,小米成为TOP5厂商中出货量增长最快的,但也拉低了小米手机的均价。
OPPO的均价已经上升到第二位。除了在高端市场有所斩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2021年Q3开始,Counterpoint将为OPPO增加一加。虽然一加的体积不大,但是定位高端还是有助于提升OPPO的均价。当然,如果OPPO与未来地位更低的Realme结合,其均价可能会大幅下降。而定位策略与OPPO非常相似的vivo,均价却有一定差距,相信是由于iQOO与定位更低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