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创客周。首先感谢您的阅读。快一周没更新了,主要是很多话题写不出来,因为涉及到很多品牌,会被平台判定为营销。这几天私信问的最多的就是JD.COM,淘宝还是拼多多,谁会赢,电商平台哪个好。所以今天,我给大家发一份分析。经过种种分析,我们最后做个预测,看看谁会是中国电商的最大赢家!Ps:本文是深度分析,篇幅较长。建议收藏关注一下!
来自三家公司的最新财报数据。
阿里巴巴年销售额7万亿,年收入5097亿(同比增长35%)。受疫情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销售额1143亿元(同比增长22%),调整后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11%)。
拼多多年销售额11572亿元,年收入301亿元(亏损31亿元),2020年一季度销售额65.4亿元(同比增长44%),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69.68亿元(同比增长109%)。
JD.COM年销售额20854亿元,年收入5769亿元(归属于普通股的净利润122亿元),2020年一季度销售额1462亿元(同比增长20.7%),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0.73亿元(同比下降85%)。
财务上,毫无疑问阿里的商业帝国是最赚钱的。JD.COM发展多年,拼多多在增加的“药”上花了不少钱,但都是三分药,有利有弊。阿里无疑是赚钱能力暂时第一。
看三个用户的数量。
阿里巴巴截至第一季度,年活跃用户为7.26亿,同比增长1500万。
拼多多活跃用户6.28亿,同比增长4290万。
在JD.COM,有3.87亿活跃用户,增加了2500万。
单纯从业绩和用户数量来看,阿里巴巴凭借其商业帝国的“多元化业务”表现最为亮眼。相比阿里,京东。COM的利润最高,而拼多多还处于成长期,由于平台的各种补贴和R&D费用,还在亏损。
但是拼多多的真金白银并没有浪费,拼多多在用户增长方面是最快的。对比同期数据,拼多多的用户数翻了一倍,超过了JD.COM,仅1亿用户排在阿里之后。可以说,拼多多的目标就是淘宝,疯狂地抢淘宝的墙角。但JD.COM的用户质量高于拼多多和淘宝,购买力也高于前两者,所以即使用户数量不占优势,JD.COM仍能保持强劲的销售增长。
就用户数而言,很明显铁大的阿里还是暂时第一,毫无疑问!
正如马云所说,1700万用户每天晚上在淘宝上“购物”却什么都不买。即便如此,总会有一款产品在一夜之间让他们印象深刻。
阿里活跃用户年均消费金额9714元。
JD.COM活跃用户年均消费金额5388元。
拼多多活跃用户年均消费金额1835元。
从以上数据来看,阿里用户的年人均年消费能力仍然是最强的,但阿里用户的购买具有“偶然”消费的特点,大部分消费者访问淘宝是出于习惯,由于商品种类丰富,可能会引发客户偶然下单。
JD.COM的用户数量最少,产品种类最少,但JD.COM用户的购买力其实很高。如果有更多的人访问淘宝,那么JD.COM用户的目的性最强。JD.COM用户几乎都是有目的的购物,偶然购物的概率没有淘宝高。也就是说,在你打开JD.COM应用之前,你可能已经想好要买什么了。买完就走,逛的人很少。
与品多多前两位前辈的用户不同,品多多的用户其实很有趣。很多人莫名其妙的被拉去砍价,然后就掉进坑里了。还有一些人看过拼多多的广告,几块钱就能买到价值100多的东西,然后也掉进坑里不能自拔。换句话说,拼多多的用户其实大部分都是被动消费者,大部分都是为了优惠而去的。可能他们自己不想买东西,只是因为觉得便宜才下单,所以缺乏主动购买的意愿,导致拼多多的用户购买力不如前辈。
从用户购买力和用户质量来看,JD.COM阿里的购买力仍然是第一,京东。COM的用户质量更高。毕竟拼多多的钱诱惑的用户,甚至是路过的财神。
使用习惯:互联网行业的一个通俗说法就是用户的使用习惯。我觉得对于电商app来说,用户受使用习惯的影响并不大。拼多多虽然是团模式,但是下单流程、付款、收货流程基本一致。所以用户可能会习惯性的先点开某个平台,然后去其他平台搜索同一款产品再对比,看谁的性价比更高。
用户粘性:其实在电商领域,用户的粘性就是“双面胶”一面粘着平台,一面粘着商家。单靠优秀的平台不足以黏住用户,商家的服务质量也能为用户的忠诚度增加粘性。
平台本身
阿里凭借多年的品牌建设,天猫和淘宝的品牌影响力已经深入人心。大部分人网购前还是看天猫和淘宝的价格。也就是说,阿里是风向标。
JD.COM依靠自身优势,在产品质量上更能吸引顾客。再加上JD.COM的物流,大大解决了困扰电商最后一公里和时效的问题。
拼多多仅仅靠花钱,在品牌口碑、产品质量、物流方面都不如前两位前辈,或者说缺乏核心竞争力!
卖方服务质量
淘宝这几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引导卖家发展优质服务,加强卖家对用户的吸引力。阿里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淘宝天猫可以在后台做自己的粉丝群,每个店铺都有自己的微淘宝(类似微博),店铺还可以开放会员等级,为用户设定会员价格,等等。阿里是最用户化的营销工具,明显是在强化店铺运营粉丝的能力。
JD.COM自营商品很多,除了是招商局旗舰店,天猫的目标是JD.COM。但是JD.COM在粉丝运营方面没有太多花样,事实上JD.COM的用户也不需要。因为大多数人没有太多理由在JD.COM买东西,主要原因是他们对JD.COM平台的信任。所以,信任就是JD。COM对用户最大的“粘贴”。
拼多多商家的服务质量最差,很多商家没有服务意识。甚至很多卖家对国家出台的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定视而不见。拼多多后台对商家的客服响应速度和承诺发货时间有规定,迟到发货会被罚款。反应慢会影响店重。但这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卖家的服务意识。
所以综上所述,阿里依然是用户管理第一,淘宝和天猫的商家服务意识最高。这无疑增加了平台对用户的整体影响力!
阿里同时拥有阿里巴巴、天猫和淘宝。同时,阿里生态系统中还有支付宝、菜鸟网络、阿里云等产品作为矩阵。毫无疑问,阿里的优势最大。根据阿里近几年对淘宝的规则,阿里有意引导有实力的中小淘宝卖家转移到天猫。毕竟天猫对阿里的贡献更大,阿里在天猫上赚的钱也更多。阿里像个资本家。在资本家眼里,只有利润才是核心。虽然淘宝的中小卖家成就了阿里的商业帝国,但商场无父子,引导卖家走向高端电商是所有电商平台必经之路。天猫一家不如JD.COM,淘宝一家现在和拼多多不相上下。但阿里的生态链是他的商业城堡,完全摧毁它几乎是不可能的!未来阿里的核心业务将不再是电子商务,阿里在科技领域应该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
JD.COM的核心竞争力是自营和物流,三大平台中价格最高,门槛最高。JD。COM的高科技应用也最广泛。相对而言,JD.COM没有如此强大的生态系统,但JD.COM的一切都围绕着他的核心电子商务业务。智能分拣、无人配送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都是为了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所以在电商领域,JD.COM暂时不会被取代,JD.COM未来在AI研发方面会有所建树。
品多多其实做了很多事情。之所以连年亏损,是因为他在拼多多挖自己的“鱼塘”来“养鱼”,不惜重金补贴用户和商家,让商家低价促销,买家低价购物。这几年,拼多多也扶持了不少果农。现在品多多的水果等农产品都挺有特色的,但是品多多走的太快了,服务远远跟不上自己的发展。平台刷单严重,售后难,物流,产品质量等等这些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不难理解。拼多多这么多钱,资本运作的阴影真的很重。但是淘宝和JD.COM用了十多年才走完这条路。拼多多几年后能赶上吗?完全不可能。从之前的数据来看,证实了拼多多的用户与阿里相比,超过了JD.COM,但销量远低于两者。没有品多多的支持,商人会留在品多多吗?顾客会去各方面都不如淘宝的拼多多购物吗?
我曾经想过,但是从电子商务的角度来说,JD.COM未来会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因为JD.COM已经铺平了前进的道路,我们只能前进。但刘的离开也让JD离开了。COM的未来不确定。刘创造了它。只有他才是JD.COM的真正灵魂。虽然JD.COM目前的经营比以前好了一点,但我认为未来并不明朗。
目前,JD.COM可以选择拼多多、淘宝和天猫中的任何一个。因为JD.COM是最纯粹的电商,没什么好说的!
拼多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有补贴和扶持政策,拼多多并不具备太强的用户粘性。未来不看好这种模式的电商。当拼多多完善自身,构建物流体系的时候,至少需要五年时间。当时还不知道各种高科技会给电商行业带来什么影响,拼多多的前景也不明朗。我们只能把他当成资本运作的产物。
光靠阿里巴巴的淘宝不足以对抗任何一家,光靠天猫也不如JD.COM,所以阿里就是阿里。综合来看,强大的商业帝国是有可能支撑起永恒的电商事业的。而且现在阿里的矩阵已经形成,一个不缺钱,一个不缺人。阿里投资了四通一达,拼多多卖的越火,阿里越高兴,因为没有四通一达你没法发货。
所以,未来阿里会是电商界的老大。时代进步很快,电商老大的位置在三五年内还很难说稳。
最后,我想对拼多多说,淘宝和JD.COM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治理假货,提升了用户体验,也为自己的卖家培养了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你们用了五年时间把电商打回原形,纵容假货,纵容商家的违法行为。你这种视而不见的态度真的要改了。不然你挖了这么多年的池塘都是在给别人养鱼!
最后,欢迎您的评论,欢迎您的关注,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创业的辛酸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