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是公民自主生产经营的一种形式,是我国经济组织的基本形式之一。法律的基本职责之一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这当然也包括维护公平有序的交易秩序。法律需要明确规定各种经济组织的组成、权利、义务、职能地位等等,使它们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发挥作用,促进经济发展。个体工商户作为我国的基本经济组织之一,一直是法律关注的焦点。
一、个体工商户的法律界定
个体工商户是指依法登记注册,以个人财产或者家庭财产进行经营的民事主体。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户)其实是一回事,不同的是自然人(户)的经营属性只需要许可。经过许可,自然人(户)有资格从事特定行业的经营,成为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取得经营资格后,需要招聘人员、安排经营场所、开展对外营销活动等等来满足经营需要。这一系列行为都产生相应的法律关系。
个体工商户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很多大企业都是从个体工商户起家的。个体工商户组织形式简单,有利于更多民事主体的参与和经济繁荣。
二、个体工商户的法律地位
个体工商户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民事主体之一。它有权命名和从事对外经营活动。个体工商户以注册业主为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当登记的经营者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时,两者为共同诉讼人。如果有字号,需要列出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