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央行静态码限额500元新规正式生效。根据新规,消费者每天通过扫描静态码支付,同一客户银行或支付机构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得超过500元,以保障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的资金安全。
然而,许多消费者想知道扫码支付是否会受到限制。“我早上花了500块静态扫码。晚上我不带钱吃碗拉面怎么办?”
微信静态代码付费。付款超过500元,消费跳转到中间页面。
连日来,纸媒记者在线体验测试发现,如果某天消费者用500元静态扫码支付,微信支付会为超过500元的消费提供动态码,以保证用户能够继续支付。支付宝目前还是可以继续支付的,只是还没有更新多缴流程。公司表示,由于交大的介入,正在稳步推进。
所谓静态码,通常是商家打印出来放在柜台上的支付码,或者是我们向别人收款时出示的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即可支付。超市、餐厅等POS机提供的收款码一般都是动态码,不受新规影响。
微信:超额跳转到中间页面,确认后继续支付
4月4日,本报从微信支付团队获悉,微信已根据央行新规完成合规改革,划定支付500元的分界线,同时并未完全封堵用户支付500元以上的通道。
打开微信,扫描静态码。超过500元就不能直接支付成功,而是会弹出一个中间页面,需要用户确认。在这个页面上,待支付对象的信息被放在非常显眼的位置,微信支付会自动显示一个中间的动态码。付款人确认无误后,即可点击继续付款。
苹果iOS端,前两天推出的微信最新版本(版本号:6.6.6)升级了静态码支付流程。但旧版微信仍可直接扫静态码支付500以上额度,建议用户尽快升级,确保资金安全。
在安卓端,更方便。微信已经直接更新了支付流程。这是由于Android的开发机制。
支付宝:暂时不受影响,正在推进转型计划
但记者发现,即使消费静态码超过500元,支付宝仍然可以直接支付。
支付宝回复论文称,对于本规范的相关内容,我们已根据文件精神积极落实升级方案。由于线下商户范围广、数量多,系统升级改造也需要保证稳定运行。目前,支付宝正在稳步推进。
至于升级后的具体计划,支付宝表示需要等待进一步的消息。
如何兼顾安全性和实用性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条码支付服务规范(试行)》4月1日起生效。根据新规,央行此举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保护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的资金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损失,限制各类移动支付诈骗。
条码支付在国内发展很快,但静态条码存在很大风险。此前,共享单车上的条形码被不法分子更换后,用户扫码支付的钱并没有进入共享单车公司的账户,而是进入了一些不法分子的账户。
专家认为,微信支付超额部分通过中间页面机制确认的形式,用户可以主动识别商家的相关信息。如果静态代码被替换,消费者可以很容易地从动态代码显示的页面中检测出来,兼顾了安全性和便利性。
业内人士表示,条码支付业务的代码目前处于试行阶段,很多细节还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