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热式即食火锅主要由配料、配料锅、锅盖、外锅和加热袋组成。加热原理是加热袋中的物质与水接触放出热量,使上食物锅内的食物吸热后温度上升。
自热火锅的加热包一般由碳酸钠、煅烧硅藻土、铁粉、铝粉、焦粉、活性炭、盐、生石灰等组成。主要的反应物是生石灰。
加入生石灰生产熟石灰放出大量的热量,可使1L水的温度提高13.78℃。一般自热火锅放入的水量是一瓶矿泉水,接触水后20秒内可加热到90℃以上,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操作不当很可能引起爆炸。
主要反应原理:CaO+H2O = Ca(OH)2+热(主)
原电池电化学:活性炭+金属粉末+电解液->:热
产气反应原理:铝粉+强碱->:偏铝酸钠+氢气
测试人员对外锅外底面中心、外锅外侧面水位以下、外锅外侧面水位以上、外盖中心、外锅内底面中心五个点进行温度测试。按照试验说明的要求,在外锅内注入95-328 ml水,反应50-100分钟内,观察到部分样品初期反应剧烈,温度上升较快。
从各点最高温度来看,外锅内底中心温度普遍较高,均在90℃以上,最高温度为121.9℃。但消费者很容易摸到外锅外侧水面以上的位置和盖外最高温度都在70℃以上,最高温度在90℃以上。同时,试验数据表明,外锅底面中心的温度明显低于外锅侧面和锅盖上部的温度,最大温差可达30℃。
上海化工学院“自热火锅”安全性测试
硅藻土和活性炭是典型的吸附剂,因为它们具有大的表面积。其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利于各种活性成分的附着、充分接触和化学反应。盐,例如无水碳酸钠、氢化钙、硫酸镁等。,主要用于吸收渗入包装的微量水分,防止氧化钙逐渐失效,并在化学反应中起辅助作用。
无水碳酸钠和硫酸镁是常用的吸水干燥剂。氢化钙能与水反应除水:CaH2+2H2O=Ca(OH)2+H2。
测试结果表明,加热包遇水释放氢气的“每分钟最大气体释放速率”最大为2.8l/(kg·min),最大为50.0 L/(kg·min)。加热组件与水反应释放的气体体积与加热组件中铝粉(颗粒)的质量成正比。说明氢气的产生来自铝粉与强碱的反应。
比如在密闭的车内,两箱自热方便火锅使用过程中释放的氢气,一旦遇到火源,比如点燃香烟,打开空开关,启动发动机等。,有潜在的爆燃危险。
自热式即食火锅产品的加热袋遇水有释放可燃气体的危险,该产品在运输中也属于危险品。甚至,吃完扔掉的时候也要小心。加热袋升温时间长,吃完扔掉后可能还会持续升温一段时间,对拾荒者和垃圾分类工来说也是一个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