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一单快递“黑货”说起
空包裹换成礼物后十分钟神秘签收。
网站公开买卖快递单。
“双11”购物狂欢,相信每个人都有“剁手”的时候。看销量再下单,是大多数人的消费习惯。但你没想到,有些网店的销量可能是“造”出来的。记者发现,虽然相关部门持续打击,但仍有商家刷单。在一个刷单产业链中,商家为了伪装真实交易,往往通过购买订单号,发送“空包裹”来生成物流信息,以逃避审核。随着对“黑产”(黑色产业链)的打击越来越严厉,很多“空包裹网变成了“礼品分销网”,销售和分销“信封”或“礼品”服务。其实它的目的还是为了给刷机提供方便。记者实测发现,买一个礼品件需要2.2元,买一个信封件需要1.15元。过程中没有通知收件人,到网点后自动签收。
快递单号低至2毛或涉及隐私泄露。
在名为“空包裹×××单号网”的网站上,每天都会更新快递单号。网站号称“首个单号平台,一站式服务”,“真实物流,自定义地址,唯一单号”。在网站的“一号大厅”,11月11日更新的快递单超过5万单,覆盖童渊、大云、申通。网站上说,每个单号的普通价格是0.6元一个。如果充值成为会员或代理,价格可以更低,最低0.2元一个。
另一家名为“××单网”的网站也提供购买快递单号,其操作方式与“空包裹×××单网”基本相同。然而,该网站上出售的快递订单类型更多,包括大云、童渊、德邦和极限兔。“每天的发货订单量巨大(120万到130万单)”。每个快递单号0.5元一个。充值100元就可以成为代理。代理购买号低至0.3元一个。
这些奇数有什么用?记者了解到,有些商家需要发货后的物流信息,有些人会购买这些快递单号,以躲避电商平台的检查。这些单号网站并不避讳,比如“空包××单号网”,上面写着“所有单号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和真正的发货是一样的”。另一位“××单网”直言:“让你放心刷,放心用!”
记者浏览后发现,单号网站出售的快递单号的收货地址和发货地址只精确到某个城市的某个区,网站称只要与“刷单客户”账单的收货地址所在的城市匹配就可以。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些电商平台可能不会太仔细看验货。只要区域相互对应,就不是刷榜。正是这个漏洞给了这些单号售卖网站市场。
记者测试购买多个快递单,发现单号网站上销售的单单所属的包裹,其实都是当天送达的,而且都是陆续签收的。查询单号物流信息时,只能看到快递,没有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具体信息。记者了解到,这些网站都知道买卖公民个人信息是违法的,所以只敢卖单号。“××单身网”的客服表示,网站没有提供底单,只是提供了一个QQ联系人,说如果需要可以联系,还说“我们只是合作关系”。
这些已售订单号从何而来?有刷单网站宣称“我们的刷单号都是快递员从快递公司内部系统批量导出的”,也有网站宣称“长期收购快递单号,5000单起”。业内人士表示,这些订单号的来源可能来自与网站有合作关系的快递网点或网点人员。每天网点批量导入套餐的订单号信息,成为网站每日更新的订单号数据。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快递面被转卖至黑产,其中“实时面”成为黑产团伙的“灯塔”。实时面条刚刚交付,每条4元,而历史面条是每张才0.8至1.5元。不排除这些实时面被多次出售,部分用于“刷”。
空包网变成礼品分销网。
用沙子来伪装一个真正的包裹。
除了购买快递单号,寄空包裹也是伪造快递信息的主要手段。“空包裹的收发信息都是我自己填写的,某种程度上和真正的投递没什么区别。”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订单号显示的是别人的物流信息,相比之下,发空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在相关的百度贴吧上,仍然有空包的广告帖。一个卖家说他们是团队合作,空0.2元一个。但他表示空套餐目前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可以使用,但有些不能。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送空包的行为也能找到,于是送“礼物件”或“信封件”逐渐取代空包成为常见的刷单手段。所谓“礼物件”,是指快递包裹中含有一些小礼物,而“信封件”只是一个信封,往往标有“老化测试件”。一般发货后会由网点自动签收。记者在杜南调查发现,一些原创空套餐网站的主营业务已经变成了“一个礼物,一个信封”。
“真实物流代理,单次使用不减权”、“网上查询,真实签到”、“千商家长期使用”,这些礼品代理网站的广告宣传大同小异。上述网站称,代理发货主要是帮助商家刷单,“可以提供快递单”。杜南记者咨询了其中一家平台,对方表示自己是8年平台,可以直接在网站下单。礼品单价可从1.2元到3.1元不等,数量可协商。
在平台上,用户注册充值后可以在网站下单。下单需要选择发货快递仓,填写发货收货信息。这些快递仓库包含了多家快递公司,分布在很多地方。代送礼品分为随机礼品(免签,网点自动签收)和赠品(需要收件人签收)两类,后者价格一般高于前者。发礼物用的都是小物件,小梳子、香囊、口罩、棉签、牙刷、抽纸、垃圾袋,甚至200多克的配重。
在代送的礼品中,还有一种洗衣粉,在网站上直接标注为“仅供压袋,不知者勿拍”。代理平台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这种礼品代理是用来补单发货的。像这样的洗衣粉不能在家里用。“都是可重复使用的,一般都是用沙子填充的”。
记者在发货平台上花了2.2元,实测了一件发货地点为广州市花都区,收货地点为广州市越秀区的礼品件。选中的礼物是一个配重。发货后不久,我们确实可以看到礼品配送的物流信息,但是当快递员到达收货网点时,快递员直接显示“您的快递已经签收,签收时间:00测试”,没有联系记者留下的电话。
记者实测并寄出信封。
网点10分钟后会自动签单。
信封类物品相比礼品类物品,更像是“空包”,一般是普通信封,带一个快递。有业内人士称,信封是物流配送的,业内通常称之为“老化件”或“测试件”。这种快件是快递站点整体签收,不投递。所以信封很有可能被电商平台判定为“虚假交易”。
记者询问多家投递平台时,大多表示信封对收件人免签,由快递网点自动签收。一个平台说信封件每张0.95元,带底纸;还有一个说最低0.99元,需要的时候可以提供。平台代理告诉记者,信封可以物流外送,“稳定性没问题,不同快递价格不一样”。
近日,记者暗访了这家名为“XX礼品网”的网站,实际测量了代表配送的信封。记者看到,信封上标注着“随机赠送”,配图是普通信封的图片。记者下单的信封件1.15元,下单后很快就能查到物流信息。从华东某城市到广州,到达两天后,自动由网点签收。当快递到达广州某网点10分钟左右,显示快递已正常送达并签收。记者留下的收件人手机号正常,但未收到短信或电话通知。
此前媒体报道,快递公司往往会将系统中的空包裹标注为“老化试件”。这些件一般会经过物流流程生成记录,网点扫描标记“妥善放置”,然后直接丢弃。
律师:这种刷法涉嫌违规。
反不正当竞争法
11月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规范双11网络促销经营活动的工作提示》,要求严禁不正当竞争,其中突出强调了虚假交易、单信炒作、虚假评价等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
针对大量快递单被随意买卖的现象,公益律师廖建勋告诉记者,涉事企业和平台的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廖建勋认为,虽然快递单号严格来说不属于个人隐私信息,但毕竟属于用户的个人信息。如果快递公司等平台出于其他盈利目的出售这些单号,则超出了用户使用寄递服务的范围,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定。公民如发现上述违法行为,可向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投诉举报;有关部门应当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十六条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至于用空包、信封、礼物等现象。,廖律师表示,这其实是一种虚假行为,涉嫌违反《电子商务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李欣《南方都市报》)
来源:东南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