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版正式实施以来,北京市海淀区梳理思路,找准方向,把握重点,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多次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宣传活动,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
可回收宣传进高校
5月恰逢大学毕业的浪潮。为了解决毕业生的二手物品问题,北京市海淀区城管委抓住时机,在辖区内多所高校开展可回收宣传活动。
在高校,海淀区向毕业生发放“一袋”,鼓励他们将可回收物品放入可回收袋中,然后通过计量、交换等方式,运送到可回收卡车上集中收集。作为一系列活动,以“告别象牙塔,寻找旧物家园”为主题,将可回收宣传引入校园,在当地开展近一个月,陪伴大学毕业生直至离校。
宣传厨余肥料制作进社区
除了可回收材料,如废纸箱和衣服,厨房垃圾也可以回收。海淀区以9月开学和3月妇女节为契机,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支持,让餐厨垃圾自制肥料进入家庭。
在西三旗街道冯丹丽舍社区和冯丹实验小学、八里庄街道北京印象社区、定慧东里、定慧西里,海淀区城管委邀请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现场讲解和演示餐厨垃圾自制肥料的步骤,连续开展了21天的4次餐厨垃圾自制肥料打卡作业,并全程指导。借助“小手拉大手”,厨余垃圾可回收进入社区和家庭,并可通过成果展示影响身边人,共同帮助减少厨余垃圾来源。
借助多样化的宣传活动,海淀区居民自主分类回收意识明显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小而有效。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李涛
编辑/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