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包包均价(LV又一轮涨价,你还跟吗?)

你听说了吗?奢侈品又涨价了。2月16日,路易威登在全球范围内上调了部分商品的价格。涨价前一天,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路易威登线下门店看到了涨价前被“排长队”抢购的消费者,店内热门款基本断货。如今,涨价已经成为各大奢侈品牌普遍采用的销售策略。面对这些一天下来就要上千元的手包,消费者能全部接受吗?

LV涨价前一天,消费者排长队线下抢购



2月15日,在提价前夕,一些网民出现在SKP的路易威登专卖店。图/美团APP截图

2月16日,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在全球范围内上调了部分产品的价格,包括皮具、时尚配饰和香水,涨幅在10%-15%之间。这是该品牌自2022年以来的首次调价。



路易威登Loop手袋调价后售价16500元。图/路易威登官网截图



️Louis威登多芬妮手袋调价后售价为26800元。图/路易威登官网截图

早在官方调价之前,路易威登涨价的消息就在消费者中不胫而走。涨价前一天,《新京报》壳牌财经记者来到位于北京王宓半岛的路易威登。虽然是在工作日的早上,但店外还是排起了长队。大约15分钟后,记者进入店内,受到一名女店员的热情接待。记者观察到,在店内“逛一逛”的消费者并不多。每个人似乎都在货架上搜索自己喜欢的款式,目标明确。当记者要求看一看老式的Loop和Diane手袋时,店员表示很抱歉,它们已经没货了,只能预订。等待时间约为3-5个月。店员还向记者透露,现在预订很划算。“涨价前爆款很难订到”。

看到货架上有一个皇太子,记者又问能不能买。店员回答道:“这一间刚刚被预定了。上午卖了最后几只股票,现在只能预定了。”据店员介绍,当天她至少接待了十几个想要经典款的顾客,但现在基本没有库存了。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几经打听发现,店内大部分经典款和热门款均缺货。离店前,售货小姐主动加了记者的微信。记者注意到,早在2月14日,店员就已经在朋友圈“剧透”了涨价的消息,并称“调价不是噱头,希望大家都能买到自己喜欢的”。



路易威登专卖店店员在朋友圈透露了调价消息。图/微信截图

除了北京,中国其他城市的路易威登专卖店也在涨价前排队。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看到,上海和厦门的路易威登专卖店门前排起了长队。

lv包的价格



涨价前夕,有网友晒出上海港恒隆广场和厦门华润万象城路易威登专卖店外的长龙。图/小红书截图

年初涨价成为“传统”的奢侈品牌,调价理由“如出一辙”[S2/]

奢侈品牌涨价的规律并非无迹可寻,年初涨价几乎成了各大奢侈品牌的共同“默契”。在去年年底涨价的基础上,今年1月部分香奈儿款式再次涨价。其中Coco手柄价格上涨了2000元,商务亲和和乐Boy价格均上涨了8%-12%。在过去的三年里,香奈儿的增长率高达60%。



El Coco手柄手袋调价后的价格为44200元。图/香奈儿官网截图



小Lady Dior手袋价格由3.6万元调整至4.1万元。图/迪奥官网截图

奢侈品爱马仕的涨价时间基本固定在每年的1月份。此轮调价后,爱马仕每款手袋的提价幅度从500元到4300元不等。其中,该品牌的爆款手袋呼唤mini从4.65万元涨到4.87万元;Verrou 21从63550元涨到67850元,涨了4300元。

迪奥也不甘示弱。1月18日,该品牌小淑女迪奥手袋价格从3.6万涨到4.1万,涨幅13.9%。另一个奢侈品牌Celine在过去的三个月里经历了两次价格调整,主要集中在全新的款式和爆款上。其中,Celine mini腋下包的价格进行了两次上调,第一次从6400元上调至6900元,第二次为7400元。此外,Bottega Veneta提价3%-10%;然后将古驰老花眼系列等流行款式的包提价20%左右。据新京报壳牌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2月,至少有十个奢侈品牌调整了价格。

对于新年涨价,各品牌给出的理由也不谋而合。比如路易威登的调价,就是为了适应原材料和生产成本上升、国际物流成本增加、通货膨胀等全球商业环境的变化。三个月前香奈儿报价时,该品牌发言人公开表示,提价是为了应对汇率的波动和生产成本的变化,确保全球手袋成本大致相同。

价格不断上涨,消费者不断喊“赶不上”[/s2/]

面对原材料和成本的上涨以及汇率的波动,“转嫁成本”成为奢侈品牌的自然选择。但面对越来越高的价格,如果不及时购买,那就“晚了”。消费者真的愿意买吗?面对新京报壳牌财经记者提出的疑问,部分消费者认为奢侈品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刘雯雯是一名海归,已经在北京工作了三年。2014年,刚到伦敦留学的刘雯雯,在金融城的CBD周围,看到很多穿着考究的金发白领,拎着大牌手袋。当时看到的一切给她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那时候奢侈品给我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我不仅需要钱的能力,而且我的个人气质也很重要。也展现了一个人的经历,让我很向往。”

现在,刘雯雯已经成为了一名拎着大牌包包的白领,她过去对奢侈品的“过滤”也逐渐被打破。“其实只要资金充足,奢侈品是可以随意购买的。但看到价格越来越高,我觉得自己赶不上了。”

面对频繁的涨价,投资研究机构伯恩斯坦(Bernstein)的咨询分析师指出,如果奢侈品牌继续以这样的速度提价,未来可能会面临非常困难的价格整合。同时,涨价也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很可能会侵蚀品牌价值。香奈儿首席财务官Philippe Blondiaux之前曾公开表示:“奢侈品的象征价值高于使用价值,这赋予了它们富有想象力的溢价空。换句话说,奢侈品的高溢价是建立在稀缺性基础上的。”

然而,在消费者眼中,奢侈品真的像菲利普·布隆迪奥(Philippe Blondiaux)说的那么值钱吗?

消费者车洁毕业后在一家外企工作。进入公司后,车姐惊讶地发现,身边几乎每个人都有名牌包,于是“跟风”买了一个古驰手袋。两年后,她从公司辞职,自己创业。“那时候我才发现,那个只花了我两个月工资的名牌包,在我当时离开社交圈后,基本上就‘没用’了。车杰说,“我觉得很多时候奢侈品的价值不是它的稀缺性,而是它的社会性。"

奢侈品的社交属性也体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对于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当代年轻人来说,频繁的奢侈品贴吧早已是“常态”。00: 00后消费者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她只记得哪个博主、哪个名人背过什么包,对奢侈品的品牌故事和价值并不好奇。一位曾经在奢侈品集团工作过的业内人士认为,奢侈品通过社交媒体的频繁曝光,已经弱化了自己的“稀缺性”。对于那些想要“社交”和购买奢侈品的年轻人来说,离开了之前的社交场合,奢侈品的意义将不复存在。

目前很多消费者选择了“佛系”的态度来面对奢侈品涨价。中行去年发布的宏观报告中,研究指出,年轻人的消费支出仍在增加,但消费内容已从外在的、社会认可的物质消费(如购买奢侈品)逐渐转变为内在的满足、兴趣和体验消费。

有分析指出,涨价已经成为大多数奢侈品牌应对原材料和生产成本上升、国际物流成本增加、通货膨胀等全球商业环境变化的“杀手锏”。这种方式虽然能给品牌带来暂时的利润,但持续频繁的调价也会带来不好的消费体验。即使在短期内,可能会促使部分消费者在涨价前排长队购买,但从长期来看,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也可能适得其反。

新京报壳牌财经记者俞梦儿

编辑郑一佳校对杨。

封面图片IC照片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