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吴更民先生的《果树栽培》一书记载,公元1850年左右(清朝年间),有一位美国传教士从美国加州引进了一批树苗,种在山东烟台新亭东侧的山坡上。中国人逐渐熟悉了这种水果,也就是现在的苹果。到20世纪90年代,烟台生产的苹果实际上占了全国的五分之一。吴先生在书中非常肯定地说:“这是中国培育洋苹果的开始”。至今,山东仍是全国苹果种植生产大省,烟台苹果享誉全国。
可能有人不同意,说汉字有两个字,一个苹果,一个苹果。他们不是指苹果吗?“苹果”这个词和亚当夏娃在伊甸园吃的禁果没有任何关系。
苹果,今天的名字叫“曹”,有四片绿叶,堪称“端庄”之美。春秋时期采集,用于祭祀鬼神,娱乐贵族。苹果在中国也是一种古老的植物。《诗经·潇雅·鹿鸣》中有这样一句话“尤优·鹿鸣,野苹果”。据说这里的“苹果”是指一种后来被称为“辽小”或“赖蒿”的野菜,叶子无邪,茎如白杨筷子。
两种看似毫不相干的植物,叫做“苹果”,无论是声音还是阅读,都是那么的美好,诗意,甚至美味。这是怎么回事?是谁,出于什么原因,给“苹果”起了这样的名字?
含苞待放的苹果花
有人考证过《红楼梦》里的果酒。说到第九十三回,贾芹水月庵去胡闹,买的酒可能是苹果酒。考证还说,大约在公元1世纪,中国就已经有了苹果栽培。汉代称为“白”,“钱”中也有“李国桢白”,进而有“福临”、“海棠”、“西府海棠”等称谓。西府一般指陕西凤翔,现在指陕西宝鸡及其周边地区。由此我们可以猜测,苹果在古代确实存在,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然后流传到各地进行大规模种植。
问题来了。从左思的《蜀都赋》中,所谓“朱颖春熟,苏雅夏成功”,似乎“雅雅”是大热天结果的水果。李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特别指出,凉州,仍在我国西北,有“冬芽,冬熟,籽蓝”之说,正好反映了一般的芽确实是夏果。“果”和“林”的形状像球或鸡蛋,它们的头比苹果小得多。“玲玲”发音为“金霖”,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孩子们小时候经常吃的食物。宋代孟老院《东京梦中国——四月初八》中的著名笔记记载了当天市场上的水果:“时令水果有桃、李、金杏、凌琳之类。”可以证明“林一”的上市已经是晚春了,所以不会是苹果。
对了,今年四五月份有个农民跟我说要种一片林。当时我还没想好。后来经过他的描述,才知道是小时候经常吃的一种水果。我的印象是小,酸酸甜甜的,很好吃,很好吃。
苹果花
“平奶奶”这个名字怎么样?明代谢的《五杂居-五部三》描述了当时最美的三种水果,即“上元的苹果老奶奶,西凉的蒲苇(葡萄),巫峡的杨梅。”“平婆”这个名字只能让人联想到一个鸡皮白鹤的老太太。怎么会是又脆又多汁又浓郁的苹果呢?“平坡”这个词还有另一个来源——它是梵文“bimba”的音译,原意是金合欢树。由于其鲜艳的红色果实颜色,这个印度巴利语单词经常被借用来比喻“赤红”。
从这种考证和推理来看,吴更民先生所说的是最有说服力的,也是最无可辩驳的证据。
我的家乡陕西渭北平原,大规模种植苹果应该是我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印象深刻的,现在还记得刚种下的果树苗。人们害怕被偷。每天晚上,人们巡视他们的果园。春天苹果即将开花的时候,人们害怕新开放的苹果花在春末被冻死。每天傍晚,人们站在迎风处,点燃一堆柴火,不是为了生火,而是为了让烟随风飘进果园,带来一点温度,保护花或花。
陕西的苹果闻名全国,曾经作为国礼,中国国家地理的标志性产品。渭北黄土高原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的独特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陕西苹果色泽鲜艳、角质层厚、果肉脆、酸甜适中、耐贮运的品质。中国是世界上苹果种植和消费最多的国家,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一半以上。其中,西北干旱区苹果种植面积占全国的三分之二。陕西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省份之一。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苹果最佳优生区,是全球最大的苹果集中连续种植区。
我的家乡位于陕西中部、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海拔600-800米,日照长,温差大,是典型的苹果优生区。它的苹果个头大、颜色鲜艳、质脆、皮薄、汁多。含糖量13%,“红富士”品种占90%。2005年前后年产量已达25万吨。2001年,我的家乡被农业部列为苹果优势产业带。
苹果是一种低热量食物,每100克只产生60千卡热量。苹果中的营养物质是可溶性的,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被称为“活水”,有利于溶解硫磺,使皮肤光滑细嫩。苹果含有铜、碘、锰、锌、钾等元素。如果人体缺乏这些元素,皮肤就会干燥,容易皲裂,发痒。苹果中的维生素C是心血管系统的守护者,也是心脏病患者的健康元素。
多吃苹果的人比不吃或少吃苹果的人患感冒的几率要小得多。因此,一些科学家和医生称苹果为“全能健康水果”或“全科医生”。空空气污染严重。多吃苹果可以改善呼吸系统和肺功能,保护肺部免受空空气中的灰尘和烟雾的侵害。
苹果性质温和,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包括糖、有机酸、果胶、蛋白质、钙、磷、钾、铁、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以及苹果酸、酒石酸和胡萝卜素,是营养价值最接近的果蔬之一。
家乡的苹果树从我上小学就开始种了,快二十年了。用的肥料是羊粪和各种有机肥。我的家乡是“奶山羊之乡”。羊粪获取方便,为苹果树提供大量有机肥,井水灌溉,装袋,最大程度隔离果实生长的不利因素。此外,加上特有的深厚黄土土壤,苹果口感脆嫩多汁,丰满艳丽,脆甜,皮薄大,耐贮运。得到买家的一致好评。
北方深秋,秋高气爽,天空蓝白,阳光明媚,果香阵阵。田野里的苹果园里,被撕掉袋子的苹果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变得更加灿烂美丽。北方中秋季节的温差不断给苹果糖分转化和积累,越来越甜。咬一口,酸甜可口,像舌尖上的舞蹈。有些人喜欢吃甜食,一想到苹果是酸的就不满意,失望。记住,你应该注意没有酸味的苹果。所有的水果,永远是酸的,没有酸的,纯甜的苹果,一定是加了甜蜜素的结果。树枝自然成熟的苹果没有纯粹的甜味。酸味,就像人类的基因一样,是区别于世界上其他事物的生存密码。
陕西的苹果是种出来卖的。欢迎大家尝试!
“一个简单的词,如果说得恰当,就像把金苹果放进银网中,”圣经-谚语说。家里有十亩好果子。请尽早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