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王佳琪·李雨涵
图片:东方IC
1月20日凌晨,拼多多被曝出巨大漏洞,用户可以获得100元无门槛优惠券,大量用户使用无门槛优惠券充值话费和q币。
从微博网友的消息来看,一大早就有大量网友上线“薅羊毛”。有网友甚至一晚上给手机话费充值100多次,每次100元,只收0.4元。也有网友截图,表示自己账户里有50多万q币。
对于拼多多的亏损,之前网上流传的亏损数字是200多亿元,甚至有网友担心“拼多多会一夜之间倒闭”。
一位参与此次“活动”的网友称,拼多多客服曾联系过他,称他晚上订购了几件虚拟商品,都使用了“100元无门槛代金券”,涉嫌违反拼多多服务协议,涉及金额较大,希望全额返还,否则将在14个工作日内提起诉讼。
拼多多私信截图
后来拼多多官方告诉新浪科技“这个(对话)图是PS的”。
今天(1月20日)中午12点,拼多多发布《关于“黑灰产通过平台优惠券漏洞不当获利”的声明》,表示已有数千万平台优惠券被盗。声明的具体内容如下
1月20日上午,一个黑灰产团伙通过一个过期的优惠券漏洞,盗取了上千万的平台优惠券,进行不当得利。针对该行为,平台已第一时间修复漏洞,正在对涉案订单进行溯源。同时,我们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打击涉黑灰产团伙。
根据今年起正式实施的《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用户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合同成立。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从其约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等方式约定消费者支付价款后合同不成立。如果条款中包含此内容,则其内容无效。”
也就是说,消费者付款后,商家不能以“格式条款等”约定付款后合同不成立。
但《品多多服务协议用户守则》第五条禁止行为指出,利用品多多平台的插件或者利用品多多平台的bug获取不正当利益,有损品多多及其他用户的合法权益。
现在的问题可能是,如何定义BUG?
近年来,“羊毛党”的行为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人说“羊毛党”利用规则,赚取平台间不平等的信息差价,合法但不合理。也有人说,“羊毛党”大规模的恶意“薅羊毛”行为直接造成商家和消费者的巨大损失,是违法的。那么,“羊毛党”是躲在电商平台“黑”还是“灰”背后的特殊群体?
此前,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在接受国家商报(微信号:nbdnews)采访时表示,判断“羊毛党”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交易行为是否属于虚假消费;另一方面,看是否有大规模恶意研发,利用相关软件和工具批量注册下单。
但“薅羊毛”的一些行为本身并不违法,而是处于灰色地带,无法合法打击。
类似观点也得到了其他专家的认可。一位律师也认为,“薅羊毛”更多的是一种商业行为,不应该通过刑事手段进行调整。
“要打击羊毛党,除了根据互联网的发展出台新的限制和更新立法,更多的需要互联网平台和商家的共同参与。”赵占领认为,一方面,设置优惠规则,减少羊毛党的机会更合理;另一方面,平台应该提高防止和识别恶意薅羊毛行为的技术。
综合全国商报新浪微博、新浪科技、每经APP(记者:卓立王兴平)等。
国家商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