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报纸
王兴(化名)说,他写的文章又被“洗”了一遍,同领域的自媒体博主把他文章里的句子改了,又发了一遍。他无奈,再次打开投诉页面。王兴在育儿领域自媒体创作多年,自称被“洗”过很多次。他自嘲,重新认识了汉字的博大精深。
王兴的经历并非孤例。2021年1月初,该报(www.thepaper.cn)发现,目前市场上仍然存在“洗稿”的业务链条,“人工+机器”的双轨“洗稿”模式,使得很多原创文章被“拆了带走”。
“擦洗”软件和一些做“伪原创”的网站说,它可以在不改变语义的情况下,对文章进行分段,自动调整段落中的语序,删除替换文字,实现“擦洗”。此外,作家活跃在网络平台,大规模承接“洗稿”业务,按照千字10元到30-40元不等的价格获得报酬。有些“工作室”甚至大量招聘兼职写手,培训“洗稿”的技巧和方法,规避平台原创考验。
这已经成了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虽然自媒体平台和监管部门不断打击,但“洗稿”侵权就像是自媒体领域的顽疾。
2020年11月11日,新修订的著作权法正式颁布,并将于2021年6月1日起实施。
对此,长期关注知识产权保护的北京闻仲律师事务所顾问刘斌向记者分析,新版《著作权法》的亮点在于“提高了法定赔偿金额”,并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对可能出现的侵权行为具有威慑作用,相当于戴了一个“紧箍”。
网上有很多“伪原创”工具
“付费会员的伪原创可以达到‘百分之百’”。名为“乃攀网”的“文章收藏伪原创”网站客服告诉记者。
名为“奈盘网”的网站“文章收藏伪原创”宣称对免费用户降低伪原创度至50%。但与客服沟通后,对方告诉记者,付费会员的伪原创率可以达到“100%”,实现彻底的“洗稿”。
这个看似简单的网站,却有收藏文章、伪原创等功能。“有了伪原创工具,可以瞬间把网上复制的文章变成自己的原创文章。”为了吸引客户,网站在首页写道,该软件使用一定的分析规则和算法对文章进行切分,同义词代替同义词库,可以在不改变文章语义的情况下生成原创文章。
记者随机输入一条4870字的原创新闻,使用“伪原创”功能。文章分析后,系统“删减”3258个字,230个免费用户随机替换,503个升级会员可以替换。伪原创后的文章与原著材料相比,将“叙述”一词改为“叙述”,“中国”改为“中国”,“建立”改为“建立”,“探索”改为“探究”等。,并替换了同义词。
客服告诉记者,他们的客户来自各行各业,大部分都是自媒体从业者。
这只是冰山一角。
近日,记者在百度以“洗稿软件”、“伪原创工具”、“洗稿机”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不少推荐具有相应功能软件的网帖或网站。网上的帖子一般都会打广告,我们需要在底部加微信或者QQ聊天。或者网站直接提供在线服务,或者需要下载推荐软件使用。
在号称文章征集、原创发布一站式平台的“牛一写作”平台上,记者测试发现,输入关键词,可以从头条、知乎、百家号等平台获取文字和图片的写作素材。记者输入“落雪”,在文章库中添加一篇随机检索的672字散文,然后使用“一键原创”功能。一秒钟后,这篇672字的散文变成了718字。
与原文相比,在“智能原创”之后的文章中增加、删除、替换了一些原有的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几乎每一段都做了改动。
比如原文中的“和平宁静的校园就像一个慈善的老人,闭着被蒙住的眼睛,雪花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跳跃,最后化作他的胡须和眉毛,静静地望向远方。”在《智原》之后,这句话变成了“和平宁静的校园,就像一个蒙着眼睛的慈善老人,雪花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跳跃,最后化作他的胡须和眉毛,静静地望向远方。”
“改造后,文章的伪原创度可以达到80%左右,理论上可以达到100%。90%的客户基本都能通过平台原创测试。”当被问及能做到多大程度的伪原创时,一位负责技术的刘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需要担心被平台查出抄袭。
除了上述网站,还有“洗稿”软件。
这款名为“自媒体复制软件AI版”的软件,宣称保证通过自媒体平台原创检测,适用于头条号、企鹅号、搜狐号等自媒体平台,“2秒一键智能复制”。
这款名为“自媒体脚本软件AI版”的软件宣称,通过软件“脚本化”,可以被原创自媒体平台检测到。本文图片均来自纸媒记者赵思伟。
记者随机输入了一条4866字的原新闻。使用“洗稿”功能后,发现改革后的文章几乎每一句都有名词、副词、动词的增删,部分名词被同义词代替。
“它会抓取全网阅读播放量高的内容,对文字进行打散重组,避免平台上机器判断的抄袭审查,从而完美符合平台的‘优质稿件’标准。”另一款“洗稿”软件这样介绍自己。
一些写手被招募来接受订单批量“洗稿”
2020年11月23日,张林(化名)在百度贴吧“写稿”发帖:“十块钱几千字,订单已经收到,原创要保证70%。”很快,下面很多用户留言索要联系方式,张林留下了自己的微信号。
一位用户百度贴吧“写稿”发帖:“十块钱几千字,稿件已收到,原创性要保证70%。”
在闲置物品交易平台“闲鱼”上,自称承接“洗稿”业务的毛奇工作室挂出“写自媒体百家、企鹅、头条、大鱼的文章,6千字,100篇”的广告,广告下方有一张“洗稿”后贴在百家上的背景图片。
一位姓徐的作家加了微信后,发了四篇“洗”文,内容涉及历史、科技、电影等话题,都发表在百家号上。他告诉记者,他们工作室专门做“洗稿”业务,一般接机构的业务单,300篇起,每篇800字加6张图,40元/篇。
这位姓徐的作家说,除了相对难的汽车领域,科技、历史、旅游、三农、星座、职场、娱乐、情感等领域。可以“洗白”,在情感领域也有很多爆款。“给你的话,可以低至一千字4.5元/篇,但不带图。”
据写手介绍,客户指定选题或领域,他们收集素材,人工“洗稿”。“洗稿”后会测试文章的原创度,基本能达到60%左右。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的原创测试,不会被认定为抄袭。个别文章不合格,就返工修改。
记者以“洗稿令”、“洗稿自媒体”、“伪原创洗稿”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百度贴吧、豆瓣、QQ、闲鱼等平台上有大量相关的广告帖和社区。
出现在“豆瓣”的“洗”广告网帖。
在闲置物品交易平台“闲鱼”上,承接“洗稿”业务的毛奇工作室打出广告“写各领域文章自媒体百家、企鹅、头条、大鱼,专业写手,6千字,100篇。”广告下方有一张“洗稿”后在百家号发布的背景图。
名为“写手为你写单、放单”的QQ群有1975个用户,1400多人一直在线。记者加入后的几天内,不断有成员在群里发布代写和“洗稿”的任务,寻找写手,有兴趣的会加QQ私聊。一个叫“庄”的用户发帖说需要一个影评作家,可以“洗稿”,也可以原创;一个名为“肖申克的九叔”的用户也在招募写手,称在体育领域有无限的“开发稿件”需求。
有用户发帖说需要一个影评作家,可以“洗稿”,也可以原创。
招写手叫发布令,发布令后会有人接单。
据记者粗略统计,仅在QQ平台上,通过“洗稿”接单、发布订单的社区就有数百个,“洗稿”的文章涵盖汽车、医疗、娱乐、游戏、影视等领域。
名为“长期医学伪原创稿件编辑群”的134人QQ群,长期招聘兼职写手,负责医学文章的“洗稿”,每篇600字左右,提成3.5元,原创度65%。群主把“洗稿”的过程称为“抄稿工程”。“每天抄几百条不成问题。”群公告介绍。
小组长给记者发了一个题目“腰椎骨折便秘怎么处理”,说只有通过试稿后才能注册任务。在试稿之前,群档里就有关于“伪原创”的流程和技巧的文章和相应的视频资料,新人先学学。
其中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在伪原创编辑平台收集任务,以及收集网上素材、取标题、写文字、注意格式的方法。
另一个伪原创的医学QQ群,号称负责给一些网站提供问答内容,长期在招兼职写手。目前有453人,群主会组织成员在名为“七色彩虹”的平台上“洗稿”。
在群里分享了20多篇如何“洗稿”的文章。其中一篇文章还特别强调了平台原创检测的规则,提醒如何规避检测。
据记者粗略统计,仅在QQ平台上,就有上百个以“洗稿”方式接单、发布订单的社区。“洗稿”的文章涵盖汽车、医疗、娱乐、游戏、影视等领域。“洗稿”后的文章几乎都是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包括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百家号、企鹅号、头条、大鱼号等。客户报价通常在10元到30-40元不等。
记者发现,个别作家只能承接少量订单,批量“洗稿”订单一般都被“工作室”吞掉。“工作室”接到订单后,会招募写手做兼职“洗稿”,系统培训“洗稿”技能。被平台或粉丝知道“洗稿”对于下单的自媒体博主来说是有风险的。个体写手和“工作室”对客户信息保密。一般“工作室”都有长期稳定的客户。
“王剑2018”专门打击了“洗稿”抄袭行为[S2/]
王兴(化名)三年前涉足自媒体领域,专注育儿的他每周更新三篇文章。目前,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头条、百家号的粉丝量已经突破百万。
谈起“洗稿”,王兴感到很无奈。他说,优质文章多次被其他自媒体账号“抢走”。“你写这一段,他会给你一个不同的说法,他会调整你接的几个案子的顺序。”被发现被“洗”后,王兴会私信那些自媒体账号问为什么要“洗”,但对方往往否认。对文章的投诉都是来自媒体平台,但并不都是认定为“洗稿”。王兴自嘲“重新认识了汉字的博大精深”。
根据记者调查和近年来网上曝光的案例,“洗稿”现象在自媒体领域频频发生,并被原创作者诟病。
这一现象也引起了监管机构的关注。近年来,国家版权局、工信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针对网络侵权盗版开展了多次“王剑”专项行动。每次专项行动都会结合这一时期权利人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侵权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治行动。
在“王剑2018”专项行动中,“整治自媒体通过‘洗稿’抄袭、篡改、删除原创作品的侵权行为,着力规范搜索引擎、浏览器、应用商店、微博、微信等涉及的网络转载行为。”被明确列入整改范畴。
除了监管层,自媒体平台是治理“洗稿”的重要一环。平台解决投诉、打击“洗稿”的方式和态度,往往决定了“洗稿”现象是否频繁。
记者注意到,在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投诉页面,抄袭的认定包括“以特殊手段整合他人原创内容,明显对他人原创内容进行‘洗稿’,大量引用他人原创内容,直接搬运他人原创内容”等情形。
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的文章投诉页面,对抄袭的认定包括“以特殊手段整合他人原创内容,明显“洗涤”他人原创内容,大量引用他人原创内容,直接搬运他人原创内容”等情形。
对此,微信方面告诉记者,平台审核后,根据现有法律能明确界定的明显抄袭或“洗”内容,平台会直接删除,并根据综合违规情况对其账号进行相应处理。独创性的争议内容经“洗稿申诉合议庭”合议认定为“洗稿”。
头条平台相关负责人认为,部分创作者通过同义词替换、句式变换等方式,增加了对稿件内容的识别和判断难度。当确认稿件是对他人原创内容进行删除、修改、拼凑而成,且内容的逻辑和核心思想抄袭原文或在很多地方与其相似时,平台认定这种行为是“洗稿”。
至于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的百家号文章“洗稿”,作家批量“洗稿”到百度知道答题,以及贴吧中出现的“洗稿”等。,记者现象多次向百度公关团队反馈,但截至发稿,对方并未回应。
专家:新著作权法给“发展中的手稿”戴上了“紧箍”[S2/]
“擦洗”一般是指通过同义词替换、语序转换、段落转换、增删非关键词等方式生产内容的行为。,导致与他人作品在主题、观点、逻辑、表达等方面“实质相似”。,损害原创者利益,违反平台运营规范。
含义相近,“抄袭”一般是指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复制、抄袭或套用他人作品或作品片段,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
记者注意到,对于“洗稿”与抄袭的性质是否相同,各方看法不一。
关于两者的异同,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的报道中,武汉大学知识产权高级研究中心副主任Yvonne Wang认为,“洗稿”和抄袭本质上没有区别,如果有区别,只能说一个是行业术语,一个是法律术语。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熊琪也认为,如果从著作权法的角度严格分析,“洗稿”行为本质上属于抄袭。
不过,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丛立贤认为,“洗稿”并不等同于抄袭。“洗稿”的行为可能是抄袭、非法演绎、合理使用,也可能是借鉴创作思路的新创作,抄袭只是“洗稿”行为之一。
随着自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模式的兴起,加强“洗稿”侵权控制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司法实践层面,2020年12月底,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利用“洗稿神器”抄袭他人文章成果的案件。
原告腾讯公司诉称,被告快易购公司通过其经营的网站向公众提供后羿收藏家的软件服务。使用后羿收集器可以实现微信文章的收藏、反屏蔽、洗涤、自动导出等功能。后羿藏家洗后的文章与原文相比,只有内容上的同义词。腾讯公司认为该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诉请快易公司停止侵权,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490万元。
法院一审后认为,后羿收藏家的“伪原创”处理只是对现有文章进行了简单的同义词替换和语序调整,文章的段落结构和基本表达内容保持不变,实质上仍属于抄袭。被告决定停止通过“后羿收藏家”提供“伪原创”服务,并赔偿腾讯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10万元。
对此,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余杭法院做出这一判决,从司法角度明确了提供“洗稿”软件服务属于不正当竞争,为“洗稿”现象敲响了警钟。
记者注意到,2020年11月11日,新修订的著作权法正式发布,将于2021年6月1日起实施。作为一部法律关系最为复杂、调整主体众多、社会涉及面最广的特殊知识产权法,著作权法的修改备受社会关注。
法律学者王林在《新京报》发表的文章分析显示,从此次修改的具体内容来看,着眼于司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针对性很强。新著作权法有许多亮点,这些亮点都来源于司法实践中被广泛接受的解释或做法。比如,很多机构媒体和优秀的自媒体人,长期遭受一些无良媒体以“处理”、“洗稿”等形式的侵权。
“‘处理’和‘洗稿’只是众多侵权乱象中的冰山一角。灰色产业之所以能在黑与白之间运作,大部分时候是立法不明确,但执法不严。”王林认为。
长期关注知识产权领域的北京闻仲律师事务所顾问刘斌也向本报分析,新版《著作权法》此次修改的亮点在于“增加了法定赔偿金额”,并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对可能出现的侵权行为具有威慑作用,相当于戴上了“紧箍”。
刘斌表示,在故意侵权、严重侵权的案件中,法院可以判决赔偿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以及权利人权利使用费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倍数。同时,将法定赔偿金额上限由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并设定了法定赔偿金额下限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