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历史最低价查询(抢到的“双11”优惠,真的划算吗?不妨用网购历史查价系统查一查)

来源:长沙晚报网

长沙晚报11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周)持续了13年的双11购物狂欢节又来了。各种优惠套餐、满减、促销真的划算吗?今天,记者用长沙市市场监管局技术支持处即日起开通的“历史价格查询系统”随机查询,发现不少“优惠”只是看起来很美。



“双11”模式价格“套路”消费者

“双11”诞生于2009年,一夜之间的初始成交额超过5000万元,开启了新消费的大门。去年“双11”销售额飙升至4900多亿元,不断刷新销售奇迹。而吸引消费者在buy buy疯狂购买的最大动力就是优惠的价格。

“我们连续多年监测‘双11’商品的促销价格,发现很多商品并没有降价,也不是宣称的最低价,有的甚至比平时价格还高。”长沙市市场监管局网络监管处处长王祖喜告诉记者,针对电商使用的价格促销战术,今年该局进一步完善了监测平台的性能,对电商平台和商家的产品价格进行监测,并推出了价格查询系统,即时开通网络商品历史价格查询端口,帮助消费者查询淘宝、天猫、JD.COM平台大部分商品近半年的价格波动情况,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历史最低价查询

这个价格检查系统的效果如何?记者通过识别二维码体验了一下。

在淘宝天猫网站上,记者点击海信旗舰店,打开“海信80L9D全彩激光电视4K高清投影机WIFI语音智能大屏家庭影院”页面看到,“售价:21999元;活动价:16999元”。将本页链接复制到“历史价格查询”。手机页面显示,该商品最低价出现在10月23日至11月3日,是旗舰店标注的“活动价:16999元”。

据王祖喜介绍,在各种电商节日的价格促销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先涨后跌”的游戏,尤其是价格偏高或不透明的商品,如家电、装修产品等。“这些商品的价格空比较大,消费者对价格变化不太了解,有利于商家在价格上做文章。”

湖南工商大学电子商务系主任、经济学教授唐认为,商家、平台、消费者的诉求是不一样的。商家的目的是卖货,平台是吸引流量,消费者一心想要买到更实惠的商品,导致“双11”期间各种价格套路的集中出现。往往你买的不如你卖的好。关键是消费者不要盲目冲动,要知道自己需要买什么。



海信电视机的现价。



海信电视机的历史价格。

消费者质疑预估价格的合法性

“太烧脑了。各种卖家产品页面上的各种折叠和满减活动,似乎在暗示我可以用一个非常惊喜的价格拿下这个产品。其实经过各种激烈的操作,我发现各种优惠真的很难享受。这种做法算不算消费欺诈?”为一床被子挣扎了半个晚上的李萍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各平台推出的各种价格,打到了“骨折”的宣传。李萍原本是准备面对佛系的。在清洗不同季节的床上用品时,她发现家里需要加一床被子过冬,她陷入了各种堪比奥运会的价格优惠宣传中。

淘宝平台上一家梦洁家纺店显示,春秋两季一对母子蚕丝被四季加厚,1000折减330元,实付5000元减400元;活动价格减去跨店满减、品类优惠券、商品优惠券等。,估计299元起。但运营后结算结果达不到最优价格。

记者将该网站链接至长沙市市场监管局价格查询系统,显示5月11日至11月7日,该商品最低价格为329元。

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优惠是双11最吸引消费者的地方。然而,在各种购物平台上,商家和主播在价格促销中反复使用“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来吸引消费者。对价格估算和标注的宣传能算欺骗消费者吗?

长沙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去年“双11”前出台的《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本次促销前七日内同一经营者在同一经营场所的最低成交价格应当作为基准。如果前七天内没有成交,折扣和降价以本次促销前最后一次成交价格为准。如果交易结束时的预估价高于平时价格,甚至是全年最高价,商家的行为就涉嫌违反《价格法》的相关规定,涉嫌价格欺诈。消费者可拨打12315投诉平台经营者未尽到主体责任。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党媒信息国家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ID:jrtt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