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是一个网红经济时代。
无数的人在直播带货,无数的人在打造个人ip,不管是名星,商人,还是老百姓。
一,直播带货为什么会火?
2016年6月份,网红张大奕首播41万人观看,成交金额2000万。2017年10月,薇娅直播5小时,带货7000万。直播带货进入快车道。
不管是头部主播带货,还是小主播带货。都是采用同样的方式,最低价,最低价,全网最低价。
流量型的头部主播,还会有另外的坑位费,本质上就是广告费用。
头部主播比小主播的优势在于能够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商品,减少了消费者的筛选时间。
减少网上筛选时间,超强的厂家议价能力,这两个重要的条件,让直播带货迅速蓬勃发展。
又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商家为什么同意如此低的价格?商家到底图的是什么?
据内部信息,很多商家选择头部主播,薇娅,罗永浩,李佳琦,是亏本销售的。核心的目的就是打广告,有流量背书。
大部分的商家实质上没有什么利润,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答案是销不动。内卷太厉害,同质化的商品太多,商品本身不具备任何的竞争力。
产能过剩的当下,无数的生活用品只能够将一部分利润拿出来,让主播进行低价销售,如果不让主播销售,销量会更低,最后企业面临着破产倒闭。
从某一方面来说,内卷促进了直播带货的风口。
二,直播带货长期发展带来的危害?还能火多久?
直播带货对拉动内需有没有贡献?从某些方面来说是有一定贡献的。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消费降级的情况之下。
但是直播带货长期发展会对行业带来很大的伤害,完全靠压低价带流量,最终反映到工业就无法得到好的发展。
中小企业的商品在售价相当低廉的情况之下。就只能想着在内部降低成本,而原材料成本是无法掌控的,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压榨员工的工资和劳动时间,一天工作12小时,没有休息日,不缴纳社保,安全得不到保障,这些都是中小企业降低成本的一些举措。
更有甚者,中小企业直接制造劣质商品,通过直播销售来欺骗消费者。
其次是对于实体经济的打击,没有太多的人去逛商场,也就不会去拉动消费。
太多人都在学习直播带货,但是真正能够产生大销量的前提条件是需要有名人效应,或者大众粉丝的支持。
真正能够靠直播带货产生收益的,都是金字塔上面的头部主播,而无数的小主播都是牺牲品。他们没有百万粉丝,也没有商品议价的资源。
当清风过后,大部分人头脑清醒,直播带货也就将成为过去。
厂家需要利润,一直这样内卷下去,靠相互压价,最终是两败俱伤,这是不可取的。失去了厂家的让利,直播带货就将成为过去。
还能火多久?
在全球大宗商品原材料涨价的时间内,再加上国内拉闸限电的政策,未来的商品涨价,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国家对于网络销售也开始征税,利润将会越来越多,转型是很多中小企业不得不走的一条路。
其实从一些头部主播的销量,就可以看出现在的趋势是慢慢走下坡路。时间不会太长,未来可能还会有直播带货,但绝对不是像现在这样火爆,三年时间又有另外一个风口起来。
未来中小企业的转型,一定是生产更多性价比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