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收到风声。最近淘宝正在新的内容中心测试人才招募活动,这是商家的私域流量运营入口:微淘。
手淘下端的导航栏将由原来的“微淘”版块升级为“逛逛”版块,以图文(或视频)的形式展示,功能类似小红书等种草平台。
据介绍,内测期间,“淘宝购物”仅发布纯内容,无商品。从内测的反馈来看,“逛”集中了一起种草的内容,会更纯粹,更容易逛。
现在修改后的内测主要针对人才群体,后期可能会对商家开放。毕竟这是商家至关重要的免费流量入口。应该如何应对?
从微淘到购物具体有哪些变化?
以前微淘的主要定位是类似淘宝的微信朋友圈,供商家发布一些动态内容,包括发帖、贴宝贝、贴新、贴图片、短视频、互动、买家秀,然后在店里买了的用户就可以看到这些信息。所以更像是商家维护老客户,提高店铺复购率的粉丝运营阵地。
作为一淘唯一基于粉丝关系的内容营销阵地,作用不小。数据显示,在微淘版块中,更新种草内容的点击率已经超过了平均点击的30%,说明通过该功能更新种草有着极佳的内容效率,还有一些粉丝活动,可以很好的促进老客户的生活。
那么新版“微淘”有什么变化呢?
“逛逛”模块的功能是结合小红书+Tik Tok+淘宝的收藏版,通过图文短视频为用户种草并最终引导交易。
但与之前的微淘相比,“购物”的商品属性并没有那么明显,而是更加强调消费者无聊时打开手机淘宝“购物”的功能。
这符合淘宝今年的改版思路,即继续强化社交和内容属性。
而且,根据目前的定位和灰度测试的使用,“流浪”具有更加多样的功能。
像之前的改版,猜你喜欢,更多的是通过垂直推荐,也就是通过客户搜索或者购买,来推荐相关产品。比如现在气温下降了,你需要买一件厚外套,然后打开手机淘宝搜索关键词,点击任意一件外套,你会发现系统接下来会推荐类似的商品。
相比之下,“购物”最大的不同是通过大数据的横向推荐逻辑,将感兴趣的内容推荐给消费者,内容种草后再引流产品。比如你下单买防晒霜,系统会推荐可能的卸妆油、洗面奶等接下来会用到的东西,代入你的个人使用场景。
所以,不同于“猜你喜欢”的同质商品推荐,“货比三家”的大数据会推荐更多的互补商品,提升相关销量,也就是长尾商品,这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
随着Tik Tok、Aauto Quicker等短视频平台的流量侵蚀越来越大,淘宝也开始挖掘空,希望通过更丰富的内容来吸引消费者。此次改版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沉浸式的购物体验,从而提高用户在淘宝的停留时长。那么,对于商家来说,对现有流量影响大吗?
电子商务继续以内容为导向。企业如何改变?
从商品的信息流“猜你喜欢”到种草属性更强的“逛逛”,淘宝变得全面和内容化。后电商时代,精细化内容变得必不可少,商家被迫做更多不同形式的内容,为用户种草拔草。
不过这次改版并没有强调短视频,而是图文内容制作对大多数中小商家比较友好。
对于商家来说,这次改版最大的影响就是猜测自己喜欢的一些流量会被“逛来逛去”。“购物”入口的优先级更高,同时利用大数据向感兴趣的用户推荐草地图片或短视频更集中,更精准,更容易货比三家。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货比三家,客流量会比以前增加
当然,目前消费者进入微淘看店铺动态的量并不是很大。如果你的店铺粉丝不多,基本上微淘发个图文内容获得的流量不会太多。而且,另一方面,消费者只是抱着一种流浪的心态来的,自然不能对转化率有太大的期待。
然而,“再小的蚂蚁,也是肉”。商家要把这部分内容的布局当成一个长期的运营。需要更长的曝光和展示才能达到去芜存菁的效果,对商家的内容输出能力要求更高,需要更加精细化。
时代变了,商家不再只是推销商品。为了满足平台或整体电商环境的内容升级需求,接下来,各商家可能不得不考虑组建一支高质量的内容制作团队,否则很难抢占更多的流量。当然,前提是商家有足够的成本去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