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结束,商业无处可逃。
“一次交288元才能加入单身贵族团。”记者第一次在相亲人群中见到魏小姐时,被要求进行视频采访。
50岁左右,长相沉稳,手握千万相亲资源。在魏老师的统治下,他有着严格的群规:每个想要进入单身贵族群的年轻人都需要视频来验证自己的真实身份,包括身份证、房产证、驾驶证、工资证等材料。尽管门槛很高,但仍有49名合格会员,为魏老师实现了14000元。
时过境迁,相亲群主都在牵线搭桥“收割”合乎逻辑的草蛇灰线。
“我可能不需要婚姻,但我想要深入的了解和沟通,以及亲密的关系”。正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有了更多精神交流的需求,不再单方面满足于“结婚”的结果,新的需求催生了新的商机。
最近,魏先生开始在有记者参加的相亲小组中组织节日活动,如扑克、狼人杀戮、品尝高档红酒.....除了相亲的氛围,团友还需要交98元押金。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调查发现,相亲群主半年互相受益。最简单的就是交钱进群,通过活动收费,一天能赚几千块。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业主拍照,卖土特产,整合人脉,谈生意,卖房卖车。
如今,金钱包裹的相亲群、朋友圈日益壮大。即使有诚意,年轻人还是需要警惕。
1
入群靠“硬件”
“我需要和你开视频才能看到自己,房产证和驾驶证都准备好了。”一天晚上,贝壳财经记者加了魏的微信,希望加入单身贵族群。之后,魏展示了小组规则。
仅从微信群的数量来看,魏先生管理着至少8个微信群,上千个群友,要么是年轻人,要么是家长。其中6个群命名为单身贵族群,也是魏老师创建的8个微信群中门槛最高的群。
一如既往的突出男性的经济能力和女性的颜值。
国家公务员、军人、研究生以上可直接入群,否则男性需在北京有房有车年薪30万以上,女性需在国内任何城市有房有车年薪20万以上,个人形象气质优秀的女性可直接入群,不考虑经济条件。老师群体中单身贵族的标准简单直接。
每个想进单身贵族群的男青年,都需要和魏老师视频核实身份,提供身份证、房产证、驾驶证、工资证,如果要离婚,还要提供离婚证。满足一系列条件后,需要一次性缴纳288元才能加入单身贵族群。
经过严格筛选,单身贵族只有49人。但是这个团的入会费已经可以给魏老师提供14000元的收入了。
魏老师自称有自己对高标准的坚持,以不符合单身贵族团条件为由拒绝记者入团。随后,记者被拉进了他创办的免费普通相亲群。
做相亲生意,创建付费微信群是最常见的。相比之下,处于经营相亲团初级阶段的杨格,从门槛上来说更贴近百姓。
目前秧歌有两个收费群,实名群100多人,男女比例不超过1:2.5。门槛是两个选择,就是方静京都,本科,年收入20万以上,高颜值等条件需要满足两个。这个群体给他带来了近15000元的收入。
除了实名群,杨格还有一个200多人的匿名相亲群,准入门槛再次降低——京都,国内任何城市房子,本科,年收入12万以上,高颜值等。满足两个条件,即可以被允许加入团体。这个团只收59元。在人数的加持下,收入过万不是难事。
贝壳财经记者交了149元后,加入了杨格的实名相亲群。
“我这里便宜,现在基本上299元399元起。”杨哥一边收钱,一边查看记者身份证。
在相亲群中,成员们努力寻找合适的人。但是,杨格从来没有说过这个收费是不是一次性支付。
2
明确标记离线会议
我可能不需要婚姻,但是我想要深入的了解和沟通,我想要亲密的关系。
30岁时,莱莱加入了相亲小组。此前,她对这种把筹码放在桌上的交友方式极为反感。在网上工作,她习惯了一个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旅游,不迁就别人。独处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生活中的快乐和悲伤都可以和父母、朋友甚至宠物分享。
我目睹的一件小事改变了莱莱的想法。
赖贵米的男朋友因为踢足球扭伤了脚。那段时间,女朋友每天帮男朋友上药,换药,帮他上厕所。轻微的疼痛让两个人的关系更近了。女朋友有一次觉得自己脚扭伤了。虽然父母朋友都很关心,但她很尴尬,也不方便他们照顾自己。生活中,男朋友成了最亲近的人。
“爱情就像一根铅,让两个人的命运无限相遇,一起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从而让关系更加紧密。”赖回忆起和闺蜜聊天的内容,说父母是世界上最爱她的人。但过多的关心让她习惯了报喜不报忧,与父母的代际差异也总是在交流中体现出来。《老友记》的不同节奏也让莱莱希望有一个可以提供另一种情感支持的伴侣。
婚姻不再是莱莱无法回避的事情。她希望她的伴侣能提供另一种情感支持。
抱着类似的想法,阿伟曾经参加过传统的相亲活动,失望而归。
当时阿伟正坐在一个巨大空宽敞的会议室里。一百名男女面对面地拿着号码牌,中间放着一张简单的长桌。相亲的年轻人陌生又疏远。与此同时,每隔几分钟,男人就会向左旋转一个座位,与下一位女士交谈,这甚至让阿伟感到可笑。
活动接近尾声时,主持人还设计了告白环节,男生上台表达自己喜欢的女生,牵手成功可以获得纪念品。但在阿伟看来,男女牵手难掩尴尬。
不再单方面追求“结婚”的结果,新的需求让相亲业主敏锐地嗅到了商机。
传统的相亲掘金方式通常以结果为导向,收费标准是推荐多少对象。现在的相亲主更愿意在认识的过程中创造利益。
短短一个半月,杨格多次邀请果壳财经记者参加线下活动。桌游、狼人杀、烧烤、聚会、爬山、羽毛球越来越接近日常娱乐,但也明码标价,参与是收费的。
其中,周六晚19:00-21:00羽毛球活动共18个名额,男女比例1:1,实名团收费119元/人,非实名团收费129元/人,新人收费109元/人。
贝壳财经记者通过点评网看到,活动中羽毛球场地周末费为120元/小时/场地。假设18个名额全部满员,每6个人轮流打一个场地,一共需要3个场地,也就是2小时费用720元。按照活动收费标准,人均119元,18人还要向葛翔缴纳2142元。
照此算,杨格举办一场羽毛球活动至少能赚1400元。
另外,周三晚19:00-21:00狼人杀活动有12个名额,实名团88元/人,非实名团98元/人,新人78元/人。
在点评网上,店家可以买到狼人杀体验券,48元/人,12个人,一共576元。但按照人均88元计算,群主一个晚上的收入差在400元左右。
果壳财经记者入群后不积极参加群活动,一个半月后被踢出实名群。此后,记者多次投诉未果,钱也退不回来。
阿伟参加了一个杨格组织的剧本杀活动,18个人分了两个剧本。在他看来,这个活动的氛围好玩又轻松,只是房间太小,空空气不流通,环境也不太好。
街头情侣外出的日子,魏老师也会在微信群里组织节日。
2月12日、14日,群成员可以报名参加线下活动。扑克、狼人杀、KTV唱歌、高端品酒一应俱全。每个团友需要交98元押金,多退少赔。
魏老师选择在一家烤羊腿店吃饭。在点评网上,这家店的平均消费是133元。这位前卫老师在这家店举办过很多活动,包括年夜饭包饺子,年夜饭,100元押金。
这个免费进入的相亲团,线下活动几乎不间断:大年初四组织包饺子、吃臭鱼、存88元的活动;大年初六继续包饺子,吃正宗菜,存98元。两次活动,饺子皮和馅料都是主办方按照人数购买的。
相亲群里人来人往,年轻人真诚,也给群主带来了收益。
3
联系人=商机
赖对爱情的追求,虽然看似没有经济要求,但也是有门槛的。周政的外貌和匀称的身材是她相亲清单上的第一项。
其实,正是针对男生的需求,相亲团老板阿音突发奇想,想和摄影工作室合作,从而打开了赚钱的新思路。
“现在很多男生从小就被教育不需要注意形象。照片都是低像素和‘死亡角度’。约女生出去很难。穿得太随便让女生觉得不尊重。”提到自己的灵感,阿音说,其实很多男生都是好看的,即使照片一言难尽,也配不上衣服。
阿音的一个朋友开了一个摄影工作室,专门拍证件和生活影像的照片。价格49元/人。某银行加价20元作为自己的利润,在群里介绍朋友。群里大家纷纷响应,男女成员都通过阿音拍照。不仅可以相亲,以后还可能发简历。
赚了几千块钱后,阿音开始和朋友合作推出个人促销活动,499元/人。这次联系阿音的大多是女生,很多人都想拿这个做个纪念。
在相亲群卖水果和土特产也成了一种选择。
作为一个相亲群主,小美的朋友圈里不仅有男生女生的信息,还有自己家的水果和土特产,包括手工制作的梨膏和含糖量适中的青梨。“这些梨都是我自己摘的,发给大家。”“如果你愿意,我们也有一个食品垄断集团,你也可以加入进来。”
店主一喊,很多家长出于支持下了订单。
小银和小美击中了相亲群体的核心——人脉,这是最重要的。
小霞清华毕业后,还成立了三个微信相亲群,前后近1500人,都是清北复交等名校毕业。
不同的是,很多微信群主为了前期扩大规模,欢迎群友入群,而小霞则要求每个群友都要加自己的微信,自己拉进群。可以说,小霞自己的微信就是一个名校同学会。
在朋友圈里,小霞虽然发布了男孩女孩的信息,但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一方面是出于个人隐私的考虑,另一方面索要联系方式也需要一定的咨询费。一旦有一方付出,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段感情。
这种方法不仅仅是小霞采用的。2月8日,魏老师在群里宣布,考虑到时间成本,同时为了提高相亲质量,即日起每个相亲群友必须一次性缴纳188元的介绍费。
老师没有提到之前交了288元进入单身贵族群的群友是否还需要再交介绍费。
然而,小霞显然想得更长远。
毕业多年,群友在各行各业都站稳了脚跟。一个群友在四川工作,资产过亿。另一位朋友立即表示希望与他的项目对接,两人已经成功联系。
“整合资源为我所用,是这个群体最大的价值。”小霞说。
4
深水炸弹:出售房屋
把人脉转化为收入去卖房卖车,就像是相亲群里的深水炸弹。
无论年轻人追求多少爱与真心,贝壳财经记者相亲团,北京户口,北京房产永远是父母的主旋律。
有一次,群里父母在谈在北京买房的事。其间,郭毅发言,称正打算给在北京工作的女儿买一套学区房。一方面,它是为了保值;另一方面是希望女儿也有婚前财产,对生活更有信心。郭毅热情地打招呼,如果父母对买房有兴趣和需求,就拉一个团一起策划。
父母对子女的付出,不管是孩子还是女人,都为买房奠定了人群基础。郭为入群后,果壳财经记者发现,该群有200人。
在买房群里,郭毅和中介每天都会推荐不同的楼盘信息。
多校划片后的东西城,适合不急着要孩子的女生。昌平和亦庄适合想买三居室预算不够上车的男生。多校划片后,哪里的学区住房和入学政策更稳定,哪里离互联网巨头工厂近或者有班车可以直达,哪里适合三口之家?父母有不同的需求,中介可以一一解答。
郭毅说,她和中介商量过,可以组成家长看房团,来北京看看京郊的新房,或者推荐学区房。如果能把相亲群体的规模放大,有买房需求的父母会在相亲门槛的压力下不断到来。
团里的房子甚至不限于北京。天津、燕郊、廊坊等北京周边的房子也会吸引一些孩子户籍在天津的家长。不仅如此,南方沿海城市的房子也会出现,习惯了团购模式,北方的父母也自发讨论起了南方团购养老房的可能性。
相比买房,买车更简单。已经有10多位家长表示愿意团购同一品牌的车,以此换取团购价,只需要群主作为中间人沟通即可。
相亲团的老板提供巨大的潜在客流,收取佣金,是这种商业模式的终极白日梦。
利益的情感纠葛,让相亲团成为最后的交汇点。
正好赶上节日促销,相亲业主们都在大力宣传活动,家长们也越来越着急,莱莱还在寻找“最亲爱的某某”。
新京报壳牌财经记者林子编辑王金玉校对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