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汇点新闻客户端
近日,顺丰“签收确认”加一块钱的新闻引发关注。浙江省消保委质疑涉嫌虚假收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顺丰回应称,该增值服务是目前快递行业的通行做法,用户是否选择该服务对快递的正常派送没有影响。
当面接受快递是理所当然的。怎么还能收费?乍一看,这消息真让人担心。但仔细了解后发现,顺丰的“签收确认”有点新意。它在常规的投递签收之外,还为收件人提供6位密码信息进行验证,多用于珠宝、3C电子、奢侈品的签收,避免快件投递错误或正确后的交易纠纷。换句话说,顺丰的“签收确认”服务不明确,事前也没有详细说明,让消费者误以为不交这个钱就不能当面验收,被质疑也不算太尴尬。但也要看到,顺丰的“签收确认”是一种细分服务的尝试,不应该简单否定。顺丰增值服务还包括定时送货、隐私保护和打包服务。比如寄件人需要支付3元,就可以使用预约投递功能,具体时间段可以精确到2小时。这些都是他在细分市场上的努力。不仅是顺丰,中通、大云等其他企业也提供号码保护、代收货款等增值服务。这些差异化、多样化的服务满足了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必然导致价格的分化和梯队。市场通过更加差异化的服务获取利润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只要是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都应该被容忍。这次顺丰“签收确认”服务被误解,甚至被网友戏称为“吃力不讨好”,应该算是对企业的一个提醒。就是精细化服务要多一些消费者视角,不是努力就能做出来的,更不是用脑子做决策。消费者如此反感这“一元”的附加,背后是长期积累的不满。长期以来,快递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有些快件在没有通知收件人的情况下就被送到快递柜,或者扔在小区门卫室,甚至直接放在门口,连门铃都懒得按,快件损毁、丢失现象频发。快递收件确认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是快递企业应该提供的基本服务,但执行和服务往往不到位。相比之下,毕竟是一小部分人有顺丰“签收确认”的服务需求。没有触及到普通消费者的痛点,自然很难得到认可,赢得掌声。如今,快递行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其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快递企业如果不在优化产品结构和产品创新上下功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市场细分和精耕细作上,不能形成差异化、多元化的产品序列,就很难摆脱目前同质化竞争、价格战的泥潭,行业的服务质量和品质也就无从谈起。要做到这一点,企业需要摸清市场需求,消费者也要以适当的宽容来应对。此前,多家快递公司宣布支付转让费,提高快递小哥工资,赢得舆论一片叫好声。这说明消费者愿意为真正有利于行业发展和服务质量提升的涨价买单。
本文来自【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党媒信息国家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