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正式发布2021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和民营物流企业50强名单。该清单涵盖了国际航运、快递物流、贸易物流、供应链物流等领域。中远海运、中外运、顺丰控股、京东物流、ZTO快递等企业均榜上有名。
2020年,物流50强企业物流业务总收入将达到13589亿元,同比增长16.6%。物流企业50强门槛提高到40.6亿元,比上年增加3.5亿元。其中,过千亿的企业只有三家:中远海运、厦门象屿、顺丰控股。中外运作为之前最大的综合物流企业,并没有进入千亿俱乐部。中国物流集团,一家尚未参与全国物流企业50强的新央企,明年有望进入千亿俱乐部。
民营物流50强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合计5770亿元,同比增长21.9%,增速比50强企业高5.3个百分点。民营物流企业50强门槛10.7亿元,比上年增加2亿元。民营物流50强有5家跻身300亿俱乐部,京东物流集团首次入围。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物流企业排名,这份榜单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各方关注。上榜的物流公司哪里强?让掌链边肖带你一探究竟!
(1)千亿俱乐部仍有三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数据显示,近三家企业超千亿。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厦门象屿、顺丰控股分别以2628亿元、2161亿元、1517亿元的物流收入位列前三,3家企业以超过1000亿元的物流收入取得压制性胜利。2021年和2020年一样,只有三千亿俱乐部企业。不同的是,中远海运和厦门象屿两家公司进入了2000亿俱乐部。
接近前三的中国外运和京东物流以超过700亿元的物流业务收入排名第四和第五。中国最大的综合物流企业中外运,2021年的营收增长似乎不大,尚未进入千亿俱乐部。预计2022年新成立的中国物流集团营收将达1000亿元,对中外运形成又一压力。
排名第十的百世物流,2021年出售国内物流资产,业务收入仅300亿元,不到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排名第一)的12%。
(2)整体实力比2020年强。对比2020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数据,四强企业排名没有变化,领先地位依然稳固;剩下的企业都在互相追逐,后六名又有了新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5月28日正式上市的京东物流,2021年排名攀升,位列物流企业50强第五位,实力不容小觑。
一般来说,国内物流行业的龙头企业规模庞大,龙头地位难以撼动。尾部企业规模小,头尾物流业务收入差距明显,尾部企业之间竞争激烈。
2021年和2020年中国物流50强前十名对比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1)国际航运强势——航运运价飙升,航运业绩增长
位列中国物流50强的海运物流相关企业:中远海运、中国外运、日通国际物流、环球捷运物流、中创物流、安通控股等。
总体来看,2021年中国海运物流50强物流企业表现良好,这也得益于2021年疫情因素导致中国出口激增、海运市场“一箱难求”、海运价格持续飙升。
2021年10月29日,中远海运旗下中远空海披露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前三季度营业收入高达2314亿元,同比增长96.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5.9亿元,同比增长1650.97%。
(数据来源:中远空海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
航运业务方面,中远空海前三季度集装箱货运量2045万标箱,同比增长8.03%,航运收入约2151亿元,同比增长101%。码头业务方面,空海中远海运港口总吞吐量9643万标箱,同比增长5.86%。
(2)快递物流强——快递业务已连续八年排名全球第一
位列中国物流50强的快递公司有顺丰控股、京东物流(快递业务)、YTO快递、大云、百世物流(国际快递)、ZTO快递、德邦物流(德邦快递)等等。
12月8日,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000亿件,位居世界第一。得益于快递公司与电商的深度合作,中国快递业务量再创新高。
顺丰控股披露的11月物流业务收入合计258.56亿元,同比增长68.19%。在顺丰积极开拓新业务市场的策略下,业务收入保持高速增长:一是通过基建投资和收购整合布局供应链业务;二是顺丰、同程等新业务板块成为顺丰控股增长的新引擎。
2019年,顺丰完成部分供应链业务对DHL的收购,2021年收购东盟物流巨头嘉里物流,供应链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站在供应链巨头的肩膀上,2020年顺丰供应链业务收入达71.04亿元,同比增长44.45%。
11月,YTO快递快递产品收入45.12亿元,同比增长27.35%。随着童渊快递主营业务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新业务发展顺势而为。12月,童渊增资37.9亿元,用于建设转运中心、优化运输网络和信息系统。它的数字化转型真的很美!
(3)贸易物流强劲——商品贸易物流居高不下
中国物流企业50强中有:翔宇、中国物资储运集团、建发物流、大众物流、湖北角头物流、云南能投物流、包钢物流、云南物流投资、亿利物流等
在全球经济和市场一体化的浪潮下,国际贸易越来越活跃,这也催生了对大宗商品的巨大需求,带动大宗商品贸易物流加强。中国物流企业50强排行榜第2名厦门象屿2020年收入达3602亿元,比2011年(339亿元)增长近10倍。坚持“物流领先+智慧赋能+高协同”的发展布局,在资本的多轮加码下,实现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的共赢。
多年来,建发物流一直深耕于黑色金属、农产品、制浆造纸等领域。,开发了集物流规划、库存管理、供应链金融于一体的“LITF”供应链服务体系新模式。其营收规模连续多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4)供应链物流强——现代供应链创新成为主流
中国供应链物流企业50强包括:京东物流集团、gooday供应链、JIT、越洋全球供应链、利丰供应链、中通服务供应链、苏宁物流。
为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许多物流企业向供应链服务转型升级,现代供应链的创新发展将成为主流。5月28日,京东物流成功上市,成为仅次于顺丰控股的第二大民营物流企业。深究京东物流发布的招股书,掌链边肖发现,供应链出现了572次,这是招股书的核心关键词。
Just-in-time是富士康旗下的供应链服务企业,也是国家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拥有近20年的供应链管理经验。通过JusLink智能供应链应用系统,为全球近千家企业提供集原材料采购、工厂制造、消费为一体的供应链垂直整合解决方案。2020年,准点业务收入达到134亿,较2019年增长43.3%。
gooday脱胎于海尔集团,具有供应链长链管理能力的天然优势,专注于家电行业,逐步向健身、出行、家居等行业开放服务。2018年至2020年,古迪的供应链服务收入从73.7亿元增长至97.4亿元。
2021民营物流50强榜单显示,顺丰控股和京东物流分别以1517亿元和733亿元的物流收入位列榜单第一和第二,而童渊、大云和百世以超过300亿元的业务收入位列第三、第四和第五。排名第十的准时年物流业务收入只有顺丰控股的10%,实力相差甚远。
对比2020年和2021年民营物流企业50强榜单可以发现,民营物流企业的门槛在上升,行业竞争在加剧。就排名前10的民营物流企业而言,其营收门槛从2020年的96亿提升至134亿,同比增长39%。与此同时,供应链企业在10强榜单中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加,这意味着头部物流企业正在不断加强融合发展,逐步向供应链企业转型。
2021年和2020年民营物流50强前10名对比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1)快递物流强——巴平八大民营物流企业
快递概念的上市公司基本进入民营物流公司前50名,基本在前10名的前八名。这包括顺丰、京东物流、童渊、大云、百世汇通、德邦、ZTO快递和申通快递。
顺丰是第一家营收过千亿的快递物流公司,营业收入在民营快递企业中独占鳌头。三通一达市场占有率很高,但由于实行“低价换量”的发展模式,日子似乎没有顺丰那么滋润。如何把握市场份额优势,为三通一达寻求更长远的发展路径,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2)供应链物流强——后疫情时代逆袭
物流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到突发疫情的巨大冲击。业务结构单一的仓储企业和配送企业受疫情制约较大,而综合物流供应链企业因业务多元化受疫情影响较小,正迎来发展的光明时刻。
依托基础物流服务网络,飞利达不断适应全球供应链调整和转移趋势,努力保证公司在疫情期间的海外服务能力。
疫情期间,跨海环球抓住电商销售大幅增长的机遇,依托自身智慧仓网布局和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优势,整合各种渠道和资源,高效完成客户订单,展现了在全球物资采购中的使命。
苏宁物流依然是家电供应链服务的领头羊。2020年,家居企业订单量同比增长139%;物流业务方面,在15个城市有17个在建和扩建的物流基地。依托电商平台优势和智慧供应链体系基础,苏宁物流得以全面运营供应链,逆势取得良好成绩。
(3)优于零担快运——零担快运带来新的春天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增长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零担快运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在本次民营物流50强大赛中,有多家零担快递企业入选:德邦物流、天地汇供应链、泽益供应链、盛丰物流、盛辉物流等
德邦2020年财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5.03亿元,同比增长6.10%。其中,快递板块营业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13.6%,快递板块营业收入100亿元,同比下降6.5%。对于快递板块收入的下降,公司解释为:“由于公司为发展优质快递业务客户而成立,同时受疫情影响,快递业务收入略有下降”。
(数据来源:德邦2020财报)
此外,天地汇供应链和泽益供应链也挤进了中国物流企业50强榜单,分别排名第22位和第45位。其中,天地汇供应链搭建了“物流淘宝”模式的车货匹配交易平台,有效提升了整车和零担业务中的流通效率。但第一供应链在成立初期,主要专注于铁路运输相关业务。考虑长远规划,逐步向公路货运转型,凭借专业化、规模化优势,迅速成长为重要的零担快递企业。
注:
2021年中国物流50强和民营物流50强榜单
(作者:陈墨万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