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闪电新闻,2008年2月14日。安全用药和共享健康。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作并推出了卢晓科普课程系列科普视频,包含科普知识和用药知识,为您答疑解惑。孩子发烧是很多家长担心和焦虑的事情。很多家长在处理孩子发烧的问题上存在误区。
误区一:通过“捂热”发汗退烧。孩子发烧时,末梢循环变差,会影响身体散热。长期高热环境下的孩子处于缺氧状态,会导致身体多个器官、系统受到牵连。
误区二:发高烧的孩子要等医生来看。有些家长担心给孩子吃退烧药会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准确判断,所以不主动给孩子降温,由于等待时间长,耽误了病情。
误区三:一发烧就用退烧药。有的家长一看到孩子发烧就给孩子吃各种退烧药。当他们不立即服药时,他们立即换另一种退烧药。
误区四:发烧不能洗澡,发烧不能用冷水洗澡。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发烧了,不能洗澡。如果他们洗澡,他们很容易感冒。还有人认为,如果孩子发烧了,帮孩子用冷水洗澡可以帮助孩子降温。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专家说,孩子发烧家长光着急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体温低于38℃时,首选物理降温进行干预。一般来说,发烧的治疗可分为“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来说,当儿童体温低于38℃时,可以选择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比如贴退热贴、多喝水、洗温水澡等。所有这些都有助于降低体温。体温38.5℃以上需要用药。
如果发现孩子体温已经超过38.5℃,就需要给药了。中药可以选择柴胡或羚羊角,西药可以选择百福宁、泰诺或美林。体温39℃以上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当孩子体温已经超过39℃,属于高烧时,一般会选择西药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布洛芬退烧药和扑热息痛退烧药,相对安全。
闪电记者段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