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的“元旦”到年底的“12·12”,优秀的农产品一直是拼多多全年补贴的重点。
12月6日,拼多多宣布12月12日“国香节”正式开幕。平台将发放总额30亿元的购物红包,与国内外100多家品牌旗舰店合作,对关注度高的“向真”商品进行定向补贴。同时,“向真”农产品将成为活动的核心和亮点。
品多多12.12项目负责人表示,11.11和12.12都不是用户真正的需求,但“真香”才是本质。所谓“真”,就是农产品直发,国货正品保障。而“香”则要求农产品好吃、健康,对国货则意味着简单、可得。也就是说单纯的推广游戏并没有什么套路和真正的好处;可用就是降低消费门槛,让更多人享受到消费升级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其实这已经不是品多多第一次推出“真香节”了。网络流行语“向真”最初是用来形容短时间内从拒绝到接受新事物的转变过程。去年夏天,在消费旺季,拼多多首次推出“真香节”,评选出平台产品评价中“真香”出现频率最高的最佳品牌产品进行补贴。今年的“国香节”重点关注了消费者普遍认为品多多真香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农产品足够优秀。
“国香节”期间,时令水果如柑橘类的橙子、丹东草莓、智利樱桃、海南贵妃芒、广西酥柿子等。,已进入富裕期,是拼多多重点推广的对象,最高补贴超过40%。同时,平台还将通过“百亿补贴”、“限时秒杀”、“万人团”等亿级流量入口,加大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生产的初级农产品和含金量高的精深加工农产品的资源倾斜,促进农产品品质升级。
目前,活动已在“百亿补贴”频道上线首批3000余种精选农产品及农副产品,涉及全国400多个农业产区,既有寿光蔬菜、恩施土豆、云南豌豆、潍坊萝卜等初级农产品,也有以大健康为核心理念的海参制品、枸杞原浆、阿胶糕、茉莉花茶等高附加值农产品。
“向真”农产品升级:从初级到精细,从多到强
在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冉冉,谁正在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销售新星?
杰森在努力。他在品多多的店铺“黄春旗舰店”主要销售干海即食海参,由山东地理标志产品威海刺参精加工而成。在刚刚过去的11.11,销售记录相当“亮眼”,目前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0%。
这种强劲的表现让Jason确信,专注于“如何买得起”的拼多多正在增长消费升级的强烈需求。为了这次“国香节”,他和他的团队准备了足够是日常价值两倍的库存。他希望利用拼多多推广节点提供的流量和资源优势,在12月12日的推广中继续盈利,将“小爆款”推向行业的“大爆款”。
枸杞产品作为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也成为拼多多平台近期的消费热点。“目前我们车间三班倒,进入24小时生产期。为了优化用户体验,我们还提前对核心产品进行预包装,这样用户一下单,我们就能第一时间发货。”宁夏枸杞头部企业百瑞源相关负责人表示。
▲宁夏枸杞一年能收获6-8茬,每年6-7月是收获季节。百瑞源在宁夏的三个种植基地在收获季节可以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安顺|摄
“谁说只能用保温杯泡枸杞了?”百瑞源专注于宁夏枸杞这一标志性产品,面向一二线城市的80后、90后一代,研发、种植、加工、销售枸杞产品。11.11今年百瑞源枸杞原浆系列产品在拼多多创造了去年同期3倍的销售增长。另一家宁夏枸杞电商头部企业七里香相关负责人表示,得益于拼多多用户强大的“购买”力,枸杞原浆、山药煎饼、黑芝麻丸子、百合干等创新农产品在11月11日期间直接售罄库存,他们决定在11月11日的基础上增加3倍库存。
今年以来,拼多多逐步将扶持重点转向优质农产品,包括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等。在加快推广“向真”农产品的过程中,采用“联合采购+原产地直配”的模式。“国香节”期间,平台筛选出一批消费人气高的农产品进行定向补贴,在百亿补贴等优势入口坚持农产品零佣金原则,旨在把农产品做优做强,为平台上超过8亿消费者提供真正能让人直呼“真香”的好农产品。
▲潍坊萝卜,因产于潍坊而得名,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肉绿色,味微甜,可以像水果一样生吃。依托拼多多这个平台,当地很多农民开始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的道路。李云峰|照片
来自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的张光鹏虽然是做初级农产品生意的,但今年却感受到了优质农产品的“魅力”。去年3月,他在拼多多开了一家店铺“傲农卡”,严选新鲜品质,专营精品蔬菜。为了强化品质,他不仅自己规模化种植,还发动合作基地一起种植,从苗期就开始狠抓品质。包括潍坊萝卜,北碚南瓜,普罗旺斯番茄等。目前,张广鹏的店里已有十余种蔬菜入选“百亿补贴”渠道,月销量突破200万,11月11日期间销量增长是平时的两倍。这一次,12.12,他要推胜利。
▲图为张广鹏在拼多多的“奥农卡官方旗舰店”,这里有多款优质蔬菜入选“百亿补贴”频道。
“百亿补贴”是农产品的“爆款制造机”
这些爆款农产品的出现,与拼多多“百亿补贴”的“严准入、严管理”政策密切相关。
“我们店目前的销售额主要来自‘百亿补贴’渠道。”Jason说,自从去年11月店铺的第一款产品被选为“百补”后,现在很多产品都是“百补”,店铺的流量和营业额出现了巨大的差异。
在地理标志产品丹东草莓的产地东港市,新农徐这样描述“巨大的不同”——每年11月起,成熟的“红岩”草莓进入销售旺季。“过去两年,依靠拼多多,我们的线上订单量保持了年均近40%的增长。今年新制作季,线上销售额有望突破1亿元。”
许认为,销售规模的迅速扩大源于他们注重在种植基地育苗,提高苗木质量,提高质量和产量。另一方面,2019年以来,该店推出的几款产品都获得了“百亿补贴”的加持。在帮助消费者实现“草莓自由”的同时,“坑产量和品牌效应也得到了不断提升”。
▲丹东东港是中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农民组成合作社,提高了种植标准化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品多多的入驻使他们能够直接向消费者销售草莓,并创建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小卓|照片
“在拼多多销售产品,没有复杂的费用,成本低,尤其是100亿补贴的农产品减免佣金政策,让我们把节省下来的费用直接让利给消费者,让产品更有竞争力。”杰森说。
张广鹏认为,大部分初级农产品都面临着附加值和毛利低的问题。“百亿补贴”降低优质农产品佣金,大型促销活动期间对爆款农产品进行定向补贴。这些政策有助于引导新农人深挖农产品附加值,提升整个线上农产品的品质。
拼多多最新发布的《2021新农人成长报告》显示,近两年来,95年后出生的“新农人”通过电商效应,有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打响农区产地品牌,呈现“一县一星”、“一品一星”现象。
作为原产地品牌的代表之一,七里香目前已有47款优质产品进入拼多多“百亿补贴”渠道,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足够的销量让它在银川市西夏区成立了枸杞分拣就业帮扶车间。自今年1月车间投入使用以来,已雇用了60多名当地人。
作为国内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从前身的奋斗时期开始,就致力于为消费者寻找好的农产品。秉承这一初衷,“百亿补贴”频道自2019年上线以来,已持续覆盖超过10000家优质农产品商家,累计上线超过30000个农产品,覆盖大部分地理标志产品。
“让消费者拥有持续良好的‘真香’体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调整补贴的方向和力度,充分发挥补贴的引导作用,最终让消费者每天都买得起、吃得健康、吃得‘真香’。”拼多多12.12项目负责人说。
红星新闻记者郭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