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微博截图
近日,话题#苹果要求App具备删除账号功能#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关注,不少网友对此政策表示支持。
苹果此前宣布,自2022年1月31日起,可以创建账户的应用也必须允许用户从应用中删除账户,但最近它推迟了这一规则的生效时间,因为苹果认为提供这一功能很复杂,开发者需要更多时间准备。
据天目新闻记者查询,苹果在App Store审核指南的“5.1.1数据采集与存储”中规定:“如果App不包含基于账号的重要功能,请允许用户无需登录即可使用。如果App支持账号创建,App中还必须提供账号删除功能。”
事实上,早在2020年10月1日生效的新版《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就已经有了对账号注销的相关要求,强调账号注销的方式要“简单易操作”。其中规定:“个人信息控制人通过注册账户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应当向个人信息主体提供注销账户的方法,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受理销户请求后,需要手动办理的,应当在承诺时限内(不超过15个工作日)完成核实和办理。”
天目新闻记者查询了十多个常用app,包括微信、淘宝、微博、小红书等。这些app都提供账号注销功能。以微信为例,微信安全中心有“注销账户”选项,在“账户处于安全状态,微信支付属性已结清,其他app、网站的账户已解除绑定”的情况下,可以申请注销账户。
“微信、微博、讯飞听见”软件截图
此外,记者看到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销户流程,有的需要电话或邮件联系,比如“讯飞听见App”,规定可以电话或邮件联系客服进行线下销户,官方会在15个工作日内进行销户。有些平台提供一段犹豫期。微博平台表示,账号注销后,会有14天的犹豫期,期间可以随时取消注销。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很多平台都提供了销户功能,但是对于销户后的账户和内容的处理规定并不详细。比如微博规定“微博账号注销成功后不能恢复”,但并没有说账号内容是否会永久清零。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微博,在一些平台,用户主动或被动注销账号后,账号发布的内容仍然保留或匿名。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邱剑告诉天目新闻记者,真正的注销需要将用户的历史操作记录全部从服务器上清除,但目前注销的行业标准并不明确,部分App服务商存在“按习俗销售”的情况。
曾邱剑也认为,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如何在经济利益和消费者权益之间平衡技术的进步,需要监管的引导,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但总体来说,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消费者对自己产生的互联网数据的控制权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