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怎么样了(高福本可以成为“吹哨人”,可惜最终变成被申讨者)

当国家和社会危难,需要英雄的时候,英雄自然会脱颖而出,赢得无数人的尊重,而无需国家刻意去设立英雄。

这是时代的结果。

同样的道理,也会有负面形象的人物,承受世人的排斥。很多时候,这个小人不是刻意选择的,他自然就在那里。

在这场抗疫运动中,钟南山属于前者,高夫属于后者。



图片来自互联网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一直在前线。

先是接受新闻采访,作为官员说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是“可防可控”的,“不是人传人”。

也许他是想给人们吃一颗定心丸,或者是对疾控中心的工作高度自信,但最终他没有想到,病毒与他所说的完全相反,导致无数放松警惕的人被感染。

然后又爆出他在海外权威医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提到了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存在。国内一套,国外一套,让人怀疑他的专业性。

在他36年的工作中发表了540多篇SCI论文,平均每年发表15篇,每月发表1篇以上SCI论文。

这是一篇硕士论文。




图片来自互联网


作为疾控中心主任,他的精力好像都花在写论文上了。

这些都让人对他极度失望,成为被批评和批判的对象。

近日有消息透露,12月30日高福从同行的朋友圈得知肺炎的消息,立即发布预警,开始研究。

但是这个新闻并不能改变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他在疫情中的表现已经被自己和广大网友放到了对立面。




图片来自网络


高福在这次疫情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吃瓜的人懒得去调查,也不在乎结果。但他被批评,至少暴露了他和疾控中心的一些失职。

当社会出现问题时,人们积累的所有不满、愤怒甚至怨恨都需要一个出口,高夫就是这样一个绝佳的出口。

高福是被人的口水淹死的,甚至不是人故意选的,不是用锅砸他的。

就是这样,他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里。

在其位,谋其事。作为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本应一直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当好“举报人”,用专业知识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屏障。




图片来自互联网


但从披露的消息来看,高福并没有这么做,所以只是在浪费时间。

他可能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但就他的工作而言,他显然没有做好。

更何况还有钟南山、李兰娟这样的抗疫英雄上前线,这就进一步放大了他的缺点。

有人说高福是个替罪羊,一个背黑锅的人。没有高福,就有李福。人们把口水都吐在他身上是不公平的。

也许有道理。

但疾控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我觉得疾控工作真的是“万无一失”,因为“一失”就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图片来自互联网


高福本来可以成为这次疫情的“举报者”,可惜最后还是被声讨了。

高夫怎么样

而且随着感染和死亡人数的不断增加,疫情的不良影响越来越严重,人们对他的质疑和声讨会越来越多。

高福以不光彩的形象进入中国疫情防控史。

今后只要我们谈起新冠肺炎,除了与世隔绝的日子、生病或去世的亲友,我们肯定会想到高福。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