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服务市场入口(多多视频成为一级入口,拼多多的下一步已确认)

“百亿补贴”、“一刀砍”之后,拼多多接下来的重点项目会是什么?


前几天打开拼多多APP,发现在个人中心并不那么显眼的“拼多多视频”已经成为首页底部的一级入口,取代了之前的“推荐”。



并且进入“多视频”的页面后,会出现一个熟悉的弹窗显示“多看视频,获取现金”,而通过我们在三益生活的实际体验发现,和拼多多之前拉新视频的方法几乎一样,同样是通过“微信秒到账”来吸引用户不断“向上滑动短视频”。用户在浏览的过程中,会被引导到观看视频的任务页面,但相比以往提现数百元的高额奖励,这个页面显示每个任务最高可以获得2.8元。


短视频服务成为拼多多的下一步


虽然拼多多视频其实早在2020年就上线了,这条业务线也比较低调,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有一些迹象表明拼多多正在更加重视旗下的短视频业务。首先,2021年8月,有消息称“很多视频20元就能提现,每天签到就能拿到现金”。



拼多多服务市场

根据剁椒TMT的相关报道,近日,Tik Tok、快手的部分视频在创作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搬运”到了很多视频中,而今年以来,知乎上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很多视频月入过万小费”的相关内容。显然,只有当它能够盈利的时候,才会有人把其他平台的内容搬到拼多多上,而从这篇报道中也不难发现,拼多多目前的补贴力度还是相当大的。


其实,拼多多在很多视频正式成为一级入口之前就开始规范创作者了。据悉,其创作者服务平台此前对个人账号和MCN机构账号可发布的内容类型进行了严格定义。后者可以通过电脑发布带货内容,而前者已经暂停了这一服务,一些已经认证的原创作者也被降级,但只有被认证为原创作者后才能申请带货支持。



此外,不久前,拼多多还发布了多种草人才计划和优质MCN合作体系。因此,不难发现,招募人才、规范内容创作、扶持MCN机构,都显示出加速视频内容补充的迫切性。



但目前在内容端,现阶段很多视频并不都是有产品链接的草视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剧情、搞笑、综艺等娱乐化的内容。而且在呈现形式上,多多视频并没有像淘宝的短视频内容页和京东那样采用双栏图文信息流。COM的,而是采用了像Tik Tok这样的单栏视频信息流,在用户沉浸感上似乎要优于前者。


目前,拼多多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让更多的用户使用到丰富的短视频内容。


在拥有8亿活跃买家的拼多多,光靠低价是不够的


根据拼多多此前发布的2021年前三季度财报,其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营收分别为221.7亿元、230.5亿元和215亿元,均低于市场预期。年活跃买家数稳定在8亿左右,但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活跃买家月增长率从31%下降到15.3%,分别为7.246亿、7.39亿和7.4亿,显示用户增长继续放缓。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第三季度,拼多多商品销售收入为8210万元,比去年同期的3.93亿元下滑79%。这也被外界认为,或者是其“砍一刀”“抽现金”等新手段的效果不如以前,且有传言称今年年初“砍一刀”项目内部绩效评分被评为最低等级。


截至目前,拼多多股价已从最高时的212.597美元跌至54.4美元,市值蒸发近1950亿美元。2021年,其股价下跌67.19%。尽管受大盘影响,JD.COM和阿里同期分别下跌20.28%和48.96%。因此,不难推测,流量红利的峰值和越来越大的推新难度给拼多多带来了诸多挑战,同时也可能降低了市场的预期。



另外,拼多多原来商品“低价”的优势现在已经不那么明显了。近年来,无论是阿里巴巴的“淘”和“1688”,还是京东。COM的“京西”,他们也在加速下沉市场的布局。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一淘的年活跃用户已经超过1.9亿。此前,JD.COM也曾表示“80%的新增用户来自下沉市场,在现有的活跃用户中,活跃用户购买的产品70%以上发往三六线城市。”



而在去年“双十一”前后,无论是淘宝“货比三家”的内容社区和推出“种草机”,还是京东。COM在首页的短视频一级入口,很明显阿里和JD.COM也在试图通过内容补充来提高用户的留存时间。



统计显示,网购一年后,其月活用户已达2.5亿,日活用户突破5000万。去年双11期间,随着购物推出的“双11种草机”促销,淘宝三分之一的订单来自种草内容。然而,2021年第三季度,拼多多1740万的新增用户数明显低于阿里的3500万和JD.COM的2330万。



对于拼多多来说,除了内容不佳,自成立以来设置的“低价”标签以及虚假宣传、假货等质疑也让其暂时难以突破阿里、JD.COM在电商赛道上的封杀。毕竟淘宝/天猫和JD.COM在觊觎之前优势下沉市场的同时,已经牢牢抓住了高消费人群。



因此,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认为,面对JD.COM和阿里的强大攻势,拼多多仅仅依靠低价和“病毒式”营销可能是不够的。


[/s2/]电商平台,逐步走向“内容电商”和“社交电商”[S2/]


无论是已经开始在短视频服务上发力的拼多多,还是忙于加大种草投入的淘宝和JD.COM,都明显表现出了内容对于电商平台的重要性。此外,近年来“内容电商”、“社交电商”等赛道不断涌现,同样聚焦于“用户”和“内容”。其中,在内容方面,专家或用户分享的图片、视频等种草内容无疑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消费者的决策。在用户端,依靠好友间信任的功能,如“团战”、“好友同行”、“朋友圈”,会有效增加用户的使用时间。



不难发现,原本强调卖货的电商平台,早已从“等客户来”转变为“喊着卖货”,但无论是加码内容,还是布局社交领域,终点依然是为了“卖货”。



事实上,几天前,Aauto quicks也宣布,由于第三方电商平台与Aauto quicks的合作协议变更,2022年3月1日零时起,淘宝和JD.COM联盟商品链接将不再在Aauto quicks的直播间发布。这无疑明确了,在这场用户使用时间的争夺战中,电商平台要警惕的不仅仅是同类平台。


[此图来自网络]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