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视觉中国
文琪海科金融,作者樊东成
用户豆瓣火星偶尔会回忆起用115网盘或者RayFile网盘下载电影的日子。大概是2010年开始的狂欢节吧。他检查了该团体的记录。一个有4万多成员的相关群最早开始发电影链接,是从2010年开始的。
“其实他们不是发热门电影,而是经典的,晦涩的。那时候网上没有观影频道,大部分电影都没有字幕。都是网友自己翻译的。对于老用户来说,还有专业的字幕网配合网盘使用,流量很大,不过后来关闭了。”马尔斯说。
玛氏和海科金融回忆这段时间,正是第一代国产大型网盘兴起的时候。15和RayFile是早期最知名的两个网盘。其中,115于2009年5月发射。一个月后,与之并驾齐驱的RayFile开始使用中文名“feisu . com”——似乎总是对自己的名字不满意,更早些时候,由fs2you改名而来。
百度、华为、360云盘是这些创业公司背后的第二波大型网盘玩家,都成立于2012年。当时海外网盘Dropbox概念如火如荼,当年11月用户突破1亿。
2016年,经过一、二代大战,百度网盘已经成为中国网盘市场唯一的强者。
艾媒咨询2020年7月中国云盘存储APP月度数据显示,百度网盘以3900多万用户排名第一,魏云仅400多万用户排名第二,可以说根本不是对手。
长期以来,网盘不是大生意,盈利困难,在巨头对抗的战略布局中很难占据一席之地。目前,这项业务也被纳入越来越严格的监管。
11月1日,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信息通信服务意识的通知》,明确提到在同等网络条件下,向免费用户提供的最低上传下载速率应确保满足基本下载要求。
通知一出,由于用户数量居行业第一,产品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绝对领先,百度网盘很快成为网民娱乐和嘲讽的对象。在微博上,通知中提到的网盘被直接翻译成了百度网盘,甚至成了梗。年轻用户乐此不疲,一直发这条消息@百度网盘。
和任何互联网业务一样,就网盘而言,尤其是百度网盘,来自监管层的关注一直如影随形,但如果你仔细分辨,会发现现在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01.一群英雄,一地鸡毛。
据火星回忆,当年他和那些网友使用115或RayFile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视频资源共享。“那时候对数据存储的需求其实没那么强烈,手机的摄像头像素低,我们习惯买移动硬盘来存储一些重要的个人数据。”
现在回头看看一些混在一起,今天还存在的电影资源组,火星有点恍惚。他甚至说他不记得那些链接后面的数字代表什么。时间长了,他也忘了当时怎么用这些工具。他只依稀记得115曾经有一个客户叫“U蛋”。之后,相关的分享社区越来越壮大。
“慢慢的,115和RayFile都成了敏感词,分享者只会给出链接,不提这些工具,或者做模糊处理。这对新来者来说是困惑的,但也预示着难以扩大市场规模。”火星回忆和分析。
随着移动用户的不断增加和云存储的巨大需求,国内网盘市场一度迎来moderns。这也与Dropbox在海外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麻省理工学院的两名学生在2007年创立了Dropbox。自2012年和2013年用户数突破1亿和2亿后,2014年急剧加速,6个月新增1亿用户。此后,增长势头不减。到2018年Dropbox上市时,全球注册用户已经超过5亿。
再看看家里。在国内,仅2012年,360、百度、腾讯、网易等几家头部互联网公司相继推出个人网盘服务。经过两年半的低调运作,一直在新浪博客上更新动态的DBank终于在2011年底向外界宣布,自己才是华为网盘的真身。
公司运营网盘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些是为了给自己的用户提供服务,比如腾讯、网易。有一些主要是去云服务市场,比如360。竞争手段单一,主要是具体存储空和上传/下载的速度。比如百度网盘推出一年后,宣布提供2T免费容量和无限量离线下载服务。当然,此时提供这些福利,也与百度当时的移动战略有关——要获得这些福利,你需要下载一个百度网盘APP。
盈利方式有两种:流量和会员。比如RayFile早期主要靠卖流量给广告主赚钱,115上线两年多为会员提供增值服务。2014年,115尝试一次性买断盈利模式,即永久VIP,价格5000元,销售限额5万。如果成功,这将一举为115带来2.5亿元的营收,但你也知道,这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并没有实现。
阿里巴巴也参与了这场网盘大战。2013年,在全军覆没的时候,它收购了拥有1500万用户的酷盘。但和很多草草收场的阿里收购故事一样,酷盘在两年后宣布倒闭。
这场网络战争并没有像团购战争一样自然的结局。2016年3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开展打击利用网盘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专项整治行动。在这种背景下,提供网盘服务的主流公司迅速采取纠正措施。15.网盘取消文件发送功能,资源仅供用户自用;新浪微盘停止用户存储;魏云关闭文件传输功能;华为网盘停止数据共享。
更多的网盘公司选择了直接关停。UC网盘、迅雷快盘、360云盘相继关闭了个人用户的网盘服务。
倒闭潮延续到2017年,主体换成了手机厂商。三星云,努比亚,乐视云盘,OPPO等。纷纷宣布停止网盘服务。
这是一个类似Dropbox的故事的结尾。早期,网盘服务在娱乐精神上填补了中国网民的需求,但随着市场的逐渐扩大,其不太阳光的一面也逐渐暴露出来。
但各大公司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态度关闭了网盘业务,事后也很少复活。其实至少说明了一点:这真的是一个成本很高的问题,包括风险成本,收益低,盈利难。与其说他们迫于压力放弃了,不如说网盘业务从来就不是战略的核心。
然而,百度却不同。百度网盘已经走到了尽头。
02.手机票,盈利能力差
作为PC时代以中文搜索产品称霸国内市场的百度,在移动时代寻找王者产品的难度要大得多。2011年前后,百度走上了一条深度绑定流量和垂直业务的道路,进军旅游、在线视频、音乐、打车、支付等领域。O2O,包括O2O中的外卖业务,曾经是百度的战略核心。
需求迫切,但突破太难。很多人都知道,这主要是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早前对移动战略的重大误判造成的,百度这几年错过了关键的几年和几个关键的机会。不能说不可能逆势反超,但至少和加成期攻击相比,难度系数绝对有所提升。
百度网盘作为一款高效聚集用户的产品,从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了所谓移动时代的门票特征。2013年9月,当百度还在苦思如何进入市场的时候,百度云(曾被称为百度的网盘)已经实现了用户破亿的目标。一年后用户数破2亿,移动端发展迅速。
百度网盘的盈利方式还是会员制,这个要提一下。其限速行为饱受用户诟病。2019年6月,百度网盘以“网盘委屈小哥哥”的名义承认并解释了限速行为的无奈。这是后话。
也就是说,不像国外网盘卖的空,百度网盘最初卖的是速度。
百度与百度用户之间一场关于下载速度的攻防战,可谓是百度网盘多年发展的主题。
2014年下半年,陆续有网友在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等地询问,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用百度云下载而不限速。
答案当然是买百度svip。这项增值服务于2016年3月推出,其核心是svip享有提速特权。半年多后,百度加强了产品体系,升级了旧版本,并要求用户在年底前升级到新版本。这就完全阻断了用户通过旧版本绕过限速的意图。
带宽消耗大,百度网盘提出付费服务,合情合理,但对于网民来说,网盘并不是日常用品,有时候只是在需要下载大文件的时候才使用,仅仅为了提速,买svip总是值得的。
一个秘密发展的第三方平台在缝隙中滋生。飞猪是百度网盘的早期用户之一。2013年开始用百度网盘存储文件和电子书,同时看美剧。“怕网速不稳定,我的习惯是慢慢看剧,但是百度网盘是有限速的,而且是匀速下载。”Flypig告诉海科财经,这明显是人为控制的。“那时候用很多网上第三方软件,晚上下载比百度还快。”
flypig提到的不是哪个产品,而是一个产业链。这些网站靠无限下载获取流量,然后出售广告位。其中最知名的公司之一是PanDownload,于2017年2月推出。据警方称,到2020年4月扬州警方逮捕其创始人时,该软件已有数万用户。
Mars分析说,很多网盘失败而百度网盘是唯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有严格的删除和“净网”机制。火星后来把存储在115的视频放到了百度的网盘上,但据他观察,作品时不时会被删除或换成宣传片。“不得不说,百度在如何处理‘信息’方面非常有经验。有些东西之前还好好的,到了一定时期就删了。”马尔斯告诉海科财经。
Flypig同意火星。Flypig说,自从有了删除内容的经历,到目前为止,所有重要文件都是百度网盘备份一次,硬盘再备份一次。“百度网盘可以删除你的文件。你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面对不想成为会员的用户,百度网盘在2019年10月拿出了新的收费标准,一天无限下载为5.9元,五分钟无限下载为1.9元。不过这种模式除了推出时引来更多吐槽外,并没有太大发展。
纵观百度的各类C端产品,除了从PC时代迁移过来的百度APP,网盘确实是不可多得的用户粘性高、交互感强的差异化移动产品。2018年10月,百度网盘推出内容商城,试图将百度网盘作为一大内容入口,但这一想法并没有得到更好的实践。到目前为止,百度网盘首页众多门户中,只有“小说”一栏达到了向书城引水的效果。
对于更多的用户来说,百度网盘的产品形态这些年来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它总是更像一个网络工具,但功能却在逐年增加。
03,继续长,再抽。
相比早期用户Mars和flypig,00后的Judy显然更精通百度网盘的新玩法。
“百度网盘是我快乐的源泉。”她说去他妈的金融。
如果你是百度网盘新手,可能很难理解Judy的意思。打开网盘,什么都找不到。当你去百度搜索你想要的资源时,你最终会被骗——要么被分流到一些陌生的微信官方账号,要么下载一些Rar文件。打开后,与你要找的东西无关。朱迪指的是一个更秘密的分享世界。
相对于前115和Rayfile时代,资源在社交网络群中流通,匹配百度网盘的游戏方式是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通过关注老号,不断的在它的指引下跳转,你会来到一些搜索页面,在这里你几乎可以找到互联网上最热门的资源。需要指出的是,有明确版权的国产剧很大概率不会存在,或者很快会被删除。网友分享观看的大部分剧都是海外剧或者比较老的电视剧。当然,每个文件都有一个提取代码。
“他们经常换地方,需要密切关注,有时还要耐心等待。”朱迪隐晦的话语暗示,成为圈子里的一员并不容易。问题的关键在于,你需要知道哪个是最早的旧号。朱迪还说,她以为大多数网民只是用网盘看了一些热门内容,比如最近热播的一部韩剧。“奈飞刚出来的时候我们就看了,传播很快,不用下载,就在网上。不然你觉得国内这么多网友是怎么看这部片子的?淘宝t恤都卖完了。”
朱迪介绍的第二个游戏是去电商网站购买入团资格。“花个几块钱,写个好评论,他们就会邀请你去一些视频分享群,在那里禁止你发言,互相加,声称每天都会加点东西,其实没有这回事。商家卖的资源都差不多。”
这不是什么大秘密。事实上,登陆一些主流电商平台,搜索“影视”,不是商家太少,而是太多无法识别。据Judy说,虽然他们声称自己永远不会跑,但实际上一段时间后,这个群体就会面临资源打不开的局面。“都说新群只有联系店家才会更新,但有时候平台上的店家也离店,就算能联系到人也懒得一直联系。每天都有人躺在里面。”
没有其他平台的帮助,只在百度网盘内部可以探索的东西并不多。在百度网盘中,搜索有两个目的,一是搜索你现有的文件,二是搜索用户。这是一个隐藏的秘密。如果你搜索“美剧”和“韩剧”,可以找到很多有才华的人,他们往往有好几个标签。如果申请加好友,流程就比较复杂了。
在最近的财报中,百度希望外界关注的始终是其在高科技、研发支出、智能驾驶、AI方面的探索,这也是其一直强调的。另一方面,百度网盘,因为上面提到的这些微、密、专的需求,成为了千万用户当前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对比,两者缺一不可。百度网盘很清楚自己更大的价值。2021年5月,百度网盘电视版上线。几个月后,企业版上线,开始布局B端。
Judy最后表示,对于上面提到的热门韩剧,店家已经更改了链接,最新的链接来自阿里云盘。给出的解释是“百度网盘最近故障严重”。
这也意味着百度网盘有了新的竞争层次。
2020年10月,阿里开始试水云盘。5个月后,公测正式上线。它的重要卖点是不会限制用户的速度,就像直击百度网盘的痛点。阿里云甚至说,不要把它当成网盘业务,这样太小了。
泛江湖,有人在局有人出局。2021年10月底,三星宣布11月30日前全面关闭三星云中国国内业务,迁移合作伙伴为百度网盘。
可见,网盘江湖的硝烟还未散去,一场更高层次的战争已经开始。不像以前,现在很难找到黑暗的角落,所有的武器都在重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