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品香港代购(“香港直邮”却是内地假货,物流造假何时休?)









业内人士分析,快递点通过欺诈手段参与售假属于欺诈行为,而物流企业如果知情,还帮助伪造产品物流记录,数额较大将构成犯罪。

综合|高欢欢

头部来源|视觉中国


据梨视频3月18日消息,部分高仿化妆品成本仅在40元,却在物流中被包装成1450元的正品“香港直邮”商品。摄影师在随机走访时发现,从广州寄出的化妆品和物流信息,不仅可以显示起运地是香港,而且“甚至可以寄到韩国、日本、美国、泰国”。

香港代购过海关技巧

大云、申通和童渊都参与其中。仅大云快递的“柯子岭包裹代收点”每天发出的“港直邮”假货就多达2万件。

3月18日晚,《中国企业家》联系到大云,其回应了视频媒体播放的关于柯子岭代收点违规代收寄假货的问题:已知该代收点为广州市民润物流有限公司,在代收过程中违规收寄货物。现已责令停业整顿,更换负责人。同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特别关注违法收发货情况,维护消费者利益。




来源:由受访者提供

物流专家赵晓敏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作为上市公司,即使单个网点重组,也属于上市公司的品牌。他表示,交易所相关部门应该制定一定的措施,对上市公司的具体行为进行监管。这不是一个地方的事情,关系到涉案公司的主体,会影响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投资者的相关利益。

截至记者发稿时,申通、童渊等相关公司尚未回应。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07亿件,同比增长26.6%;累计实现业务收入6038亿元,同比增长22%。

根据国家邮政局今年2月初发布的“2018年快递服务客户满意度及时效率调查”结果,在时效方面,大云股份排在顺丰、EMS之后,位列第三,是通达系最快成员。同时,从快递企业的整体满意度来看,大云股份排名第五,排在顺丰、EMS、京东物流和ZTO快递之后,但也领先于通达系其他成员。




物流企业又集体造假了?


视频中,拍摄者随机走访了广州白云区兴发广场附近的几个快递点,询问是否可以在香港寄送,其中中通、顺丰均表示不能在香港寄送,而大云、申通、童渊均提供大云在香港的服务。视频中,一家生产销售高仿化妆品的商家称,去年和大云合作,地址显示货物在香港发货,实际上是在广州发货,通关信息全是假的。




来源:视频截图

据大云快递白云区市场部一位经理介绍,770开头的运单是国际的,380开头的运单是国内的,上面会显示香港信息,假物流和真的香港发货显示信息一模一样。香港用的热敏单(快递单)上面有空白,只有一个韵脚达标。可以用自己的打印机在上面打印,也可以冒充韩国物流。价格是每张8元。







来源:视频截图

然后摄影师来了一个“申通快递”,分公司经理说一般虚假信息至少有7条要显示。假物流只能用大云,可以用香港批次式快递扫描枪依次从通关、入境、出境扫描,最后显示香港件。







来源:视频截图




为什么物流欺诈屡禁不止?


物流欺诈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曝光了。早在2017年,一段曝光顺丰、童渊快递、大云快递公司集体造假,“海淘买到国内假货”的视频就炸开了网络,瞬间播放量突破3000万。

5月26日,央视新闻《新闻1+1》栏目曝光。获悉,福建、广东等城市发出的快递单,全部由快递公司与商家合作伪造成美国、香港等国外的快递信息,每单收取35元。只要商家提出要求,在美国、香港、澳洲或者南极都可以。为了进一步说服买家,他们甚至建立了国外的快递查询网站,只要输入快递单号,就可以显示物流进度信息。

卖家声称假货可以通过快递公司“洗白”,福建莆田的假货公司负责制造假货,物流公司暗中操作编造海外发货信息。具体来说,物流公司提供UPS、FEDEX等海外物流的运单。,然后用美国和香港的网点代码登录扫描设备。只要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物流信息就会显示货物是来自美国或香港的站点。甚至伪造国外物流公司的官网,让客户查询国外物流公司的单号,查看流通信息,达到欺骗消费者的目的。

对此,多家快递公司回应称,视频拍摄地并非快递营业网点,视频中提到的境外网站均为黄牛自建,快递公司内部并无协助。

据新京报报道,一般有经验的消费者会根据卖家提供的物流信息、收据、购物视频来确认商品是否为正品。但记者调查过程中发现,各大海外代购平台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并没有涉足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根本没有监管。不检查商品的真实性和价值等细节。如此宽松的环境,给了很多物流公司制造麻烦的可能。

此外,据《新京报》报道,大部分假代购已经将海外代购诈骗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月入10万元。它号称从海外专卖店进货,实际是从国内高仿包作坊拿货,然后通过海外代购网站销售。

新京报还提到,“只要有第三方个人买家海外购买的平台,都或多或少存在虚假交易。”但是有证据可以鉴别,因为很多假货的价格是不合逻辑的。“不是假货蒙蔽了人的眼睛,而是贪婪”。





奢侈品是海外代购的主要产品类型。摄影:石

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泰国、韩国、意大利是跨境电商行业“假货风险高的国家”。而在美国、德国、日本和英国,当地的法律体系和信用保障体系都非常健全,当地买家违法的可能性很小。对于高风险国家,如意大利,应适当提高卖家入驻门槛,对卖家的银行账户和所有交易数据进行核查。入驻后还有三个月的观察期。

公开资料显示,国内一直没有完善的海外代购监管体系。所以一些无良商家钻了空,快递公司知道自己成了“帮凶”。规范快递公司行为,完善海外代购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势在必行。对于消费者来说,与其被骗后花很多成本去证明,不如选择一个值得信赖的大型网购平台。

物流专家赵晓敏在采访中也表示,整个海外代购行业需要监管部门的联合执法行动。他认为,市场监管总局、邮政系统、工信部的联合行动,通过一定的信息比对,确实可以解决问题。

同时,要制定相关法律,从源头上监管厂家等制造行业,在流通之前根除这些欺诈操作。

业内人士分析,快递点通过欺诈手段参与售假属于欺诈行为,而物流企业如果知情,还帮助伪造产品物流记录,数额较大将构成犯罪。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大庆认为,利益驱动是根本原因,现实的监管漏洞给了不法商家和快递员可乘之机。互联网经济环境下,传统工商部门对流通主体的监管是以互联网经济下的销售服务体系空为框架的。这也是互联网经济模式下新的监管问题。买卖交易、商品、物流、资金等信息越来越成为虚拟世界中的数字流,监管部门不能再用传统的监管模式。面向B端商家的快递服务不再是传统的快递跑腿服务,而是链接供需双方的供应链服务企业。快递企业掌握的运单等信息也是产品质量和产品安全的重要载体,也被纳入工商质检部门的监控范围。

数字经济下的监管需要基于数字供应链线上线下联动的新监管。虽然市场监督管理、商务、交通等部门需要各自的岗位,但需要共享监管数据,对产品供应链全过程进行监管,对供应链中企业的不良行为进行惩罚。

参考资料:

“假新姿势!快递巨头变“神助攻”:假货秒变洋货,新浪财经。

网上价格几千块,成本几块钱……很多女士都在用!“,早间新闻

“央视曝光海淘假货无任何正品,暗访视频揭露惊人海外购内幕”,央视新闻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