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火星财经官方立场。
边肖:记得要注意
来源:交联脉冲
2019年下半年,央行在数字货币方面的R&D加速,区块链技术也被视为与大数据、LoT、AI等高科技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区块链正在深入经济活动。以前,数字经济是指人们利用大数据实现的一种经济形态。现在,基于各种技术的融合,区块链和数字经济也在相互作用,两者的结合将带来新的经济活力的产生。但组合方式还有待商榷。为此,互联脉脉特别邀请中国政法大学朱晓武教授共同探讨区块链与数字经济的结合之道,以期对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指导。
朱小武
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全球价值链与票据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决策模拟委员会副主任、专家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化商业战略、金融科技创新和沙盒虚拟仿真监管。曾任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资本金融系主任。发表多篇对金融科技研究有较大影响的学术论文(SCI、CSSCI),撰写多篇金融科技教学案例,获得“中国政法大学专业学位优秀教学案例”,其中两次被评为“全国百佳优秀管理案例”。
以下是正文部分:
目前,区块链技术受到高度关注,区块链为企业的IT能力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这也导致了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商业模式的变化。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自治组织交易成本低。与传统企业组织相比,它具有规模扩张的优势,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新的组织模式。
那么,区块链和数字经济是如何结合的呢?
我认为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商业模式创新。基于此,作者提出了区块链技术驱动的商业模式,并构建了其理论框架(图2)。
图2区块链技术驱动的商业模式理论框架
该框架由四个模块组成:企业的战略意图、商业模式设计的驱动因素、IT驱动的商业模式的实现和输出。
企业战略意图从五个方面影响商业模式设计的驱动因素:
提高供应链效率,如降低供应链不确定性,降低库存和交易成本等。,要求商业模式设计应考虑与合作伙伴共享供应链信息、协同生产和供应链交易对象的灵活安排;
增强市场响应能力,要求商业模式设计收集、汇总和共享实时需求和供应信号,共同适应合作伙伴的供应链规划和例外情况,在单边和多边合作中保持灵活性;
设计、开发和/或商业化创新产品,商业模式设计可以结合基于知识的资源和能力,并缩短向客户提供概念产品的周期。因此,需要整合市场集体智慧、客户需求和跨行业知识,对知识密集型合作进行数字化管理。
发展市场与客户的关系,商业模式的设计需要能够共享产品开发、市场和个性化,使其与客户的体验和期望相一致,同时保护客户和供应商的私人信息;
作为补充,商业模式设计可以共享产品界面,支持通用的IT标准,并保护企业和合作伙伴的知识产权。
商业模式设计的驱动因素包括以下六个:
与合作伙伴交易的内容(或产品和信息);
对信息、资源或产品的监管,包括交易的合规形式和参与交易的动机;
交易各方及其产品或流程的关联结构;
行业类型,交易各方所属的行业;
地区,指参与交易各方所在的地区;
技术水平,交易各方的技术水平。
在实现IT驱动的商业模式中,区块链技术和现有IT能力共同驱动商业模式的实现。传统的IT能力是网络IT标准化,保证一些标准化的数据交换和大规模的伙伴关系建立,通过不同类型的伙伴获取、调动和利用资源,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获得规模经济。
区块链技术对应的是双边IT定制,是一种双重机制。通过在企业之间建立智能契约,在企业之间发行代币,双方可以共享信息,深度参与合作。双方可以通过区块链实现非货币化的“轻结算”。
根据商业模式关注的主题不同,可以分为价值创造机制和价值获取机制两大类。新颖性、高效性、互补性属于价值创造机制,绑定、锁定、模仿壁垒是价值获取机制。
新鲜感是建立各方新的连接和新的交易机制所产生的价值。效率是通过技术优化交易流程,提高合作所产生的价值。互补性企业整合多个合作伙伴的资源,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网络效应。
捆绑销售是一种将两种产品捆绑销售的销售和定价方式。捆绑销售的两种产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达到“1+1 >: 2”的效果。锁定是为了防止客户和合作伙伴输给竞争对手。模仿壁垒是指企业可以通过更强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避免被竞争对手模仿。
双边IT定制和网络IT标准化是互补的能力,共同影响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和获取。
产量主要看市场表现。市场绩效是市场对企业商业模式效果的评价,具有反馈作用。通过反馈,企业可以在两个层面进行调整:实现匹配,实现IT驱动的商业模式;战略意图匹配,企业进一步审视战略意图,调整商业模式的驱动因素。通过反馈,商业模式不断优化升级。
上述商业模式的理论模型是解构整个数字经济的基础。“内容”是指与合作伙伴交易的内容(或产品和信息);产业类别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行业特点,考察区块链科技能否实现价值创造机制(新颖性、高效性、互补性)和价值获取机制(如锁定、绑定、模仿壁垒),通过匹配市场绩效评估的战略意图和商业模式的实现,实现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
具体分析,目前,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并不多。基于相关案例数据的可得性,作者从“内容”和“行业类别”两个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参考作者近期著作《区块链与实体产业:重新定义数字经济》,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年11月)。在接下来的案例研究中,将考虑监管、交易结构、区域环境和科技水平,然后深入分析具体的企业案例。
区块链技术受到高度关注,与其自身的技术特性密切相关。区块链为企业的IT能力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也导致了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商业模式的改变。
区块链在应用场景落地方面的讨论是近年来学术界和从业者关注的焦点。区块链技术支持的智能合约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向利益相关者传递价值,创造分布式自治组织的新机制。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自治组织交易成本低,与传统企业组织相比,具有规模扩张的优势,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组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