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上一次和人工客服沟通,是在什么时候吗?
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给我们打电话的推销员、咨询业务的接线员都换成了智能客服的呢?这是如何发生的呢?
从人工换成智能的之后,你的体验感受好吗?有发过飙吗?有被机器人假装自己是人的某一刻给逗笑了吗?
我懂,你肯定也一肚子苦水,不如今天的节目里,咱们就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童子。我们又见面了。
今天咱们要聊的这个话题是智能客服。
包括不限于那些给咱们打电话推销保险、房产的销售机器人,你打电话时候接待你的客服机器人,还有那些在各类APP里的所谓智能文字客服。
至于为什么想到这个话题,大家都知道,我最近搬家,北京的房子里要办宽带和座机拆机业务,不得不和某运营商的机器人打交道;还有搬家后缺少一些东西,最近在某APP买东西遇到了质量问题,和官方客服的沟通。
1
说起来,体验可是真的糟糕。你给运营商打电话,接待你的头一棒就是智能客服。不仅答非所问,还废话连篇,你着急办业务,机器人却总是不紧不慢地给你念广告。搞得人发疯。
你试图打断它,让它转人工,这机器人还不乐意,仿佛听不懂人话似的,“哦,你没听懂是吧,我再给你读一遍”,于是乎好了,机械的再来一遍广告;
买东西遇到质量问题,你去和平台运营客服投诉,它就推送一堆常见问题列表给你,你在里面转啊转,总算找到了相近的问题,点进去,哎,又把问题列表重新推给你,在里面车轱辘转,死循环。
不知道像我这种遇到智障客服的多不多。
但这些智能客服有一个优点是,好像能识别音量和情绪,当你受不了了突然爆发怒吼,我要人工客服,电话那头静默两三秒:好的,正在给你转接人工客服。
你看,到底是智能还是智障,哭笑不得啊。
这种还不算啥,有些广告推销机器人做得更有意思,给你拨过来电话,还抖机灵,总是要模仿正常人的语言风格,仿佛你是个傻子,分辨不出来它是机器人似的。
也不知道到底是你傻还是它傻。
2
有句诗放在这里最恰当不过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说起来大概是在17年底18年初那会儿,我还在一家公司参与做智慧城市,偶然接触到智能客服行业。
巴拉下指头算算,两三年过去了,现在回头看,在那个当下,随着机器学习概念被热炒,人工智能,AI开始大热,这个智能客服也是在那个时期跟其他人工智能概念一起,呱呱坠地,被一些嗅到商机的企业开发出来,推向了市场。
在当时确实解决了一些问题,什么问题,我们放在后边再说。
市场讲的是供求关系,正因为有求,所以供的就多,从慢慢几家独领风骚赚大钱,几年过去了,竞争日趋激烈,在各行各业里成为了企业们服务客户的标配。
搞得好像但凡是个成规模的生意,没配个智能客服就是没面子的事。
而实际上,这个技术从诞生的那一天起,直到现在,技术上一没难度,二没壁垒。
大家都是招聘几个程序员,下载个国外的开源组件,然后用几个电脑做个集群,用语料训练机器人,背后所谓的核心技术,比拼的无非也就是那个最后生成的知识库。
服务的好坏优劣,最后都和这玩意儿有直接关系。
前台做的花哨点,营销策略搞得好一点,市场关系硬一点,就能卖出去。
至于核心科技?对不起,没啥核心科技。
所以为啥你用起来感觉像智障,很难用,其实说到底,这玩意儿内部就是个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可是就奇怪了,明知道是摆设,明知道不好用,为啥这么多大公司还要采购,硬上马,部署完了让客户们骂,让客户喷呢?这就奇怪了吧。
3
其实一点不奇怪,你用百度搜一下这个关键词“智能机器人”“智能客服”,然后打开这些卖服务的公司官网,看一下产品的卖点就清楚了。
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我随便搜了一个公司,隐去公司名称,把卖点拿出来解读。咱们先来看第一张图,官网首页置顶,这是对产品的总括概述。里面是这样介绍的,买了它的产品,能做到98%的问题解答率,让你企业成本降低85%,极速响应客户的问题,还能做到7*24小时服务。
这四句话该如何仔细理解呢?往下看,卖点展开了。
首先是金牌服务全天候在线。
什么意思?
你雇人工客服,他要生病吧,干得不爽要离职吧,要请假吧,上厕所吧,买了我这个智能客服,就能让你7*24小时不眠不休随时在线,随时服务。
其次,用了它能帮你节省开支。
咱们举个例子,联通移动电信这些运营商公司,稍微大点的地区,怎么也得弄个三百坐席吧,只要你买了它,300人立马可以裁掉85%,也就是246个人,留50个人够了。
来电话先让机器人接,服务不明白了老百姓要求转人工了,再转过去,所以,雇300人和雇50个人,哪个更划算?这样是不是很省钱?至于老百姓会不会被绕晕在智能客服的服务里,体验糟糕,反正你也没地儿投诉,省钱就是硬道理。
第三,说这个能辅助人工坐席提效。
什么意思呢?说的就是话术都准备好了,这用户要咨询啥,机器比人工快,这边用户刚问,那边机器就立刻有答案出来,推送到客服的显示器上,客服照着念就好了。
广告做得确实好,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你们打过电话,服务效果怎么样你们肯定自己有直接感受。
第四,说这个东西不仅能自己学习进化,还能帮买家给打过电话的人做用户画像。
听到用户画像,到底能收集到哪些信息?紧张不?
我们看他这里面的推广图。它能收集到你所在地域、你的关注喜好、成单意向,还能给你这个客户打标签等等,通过大数据手段把这些信息结合在一起,可能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吧。
基于以上这些卖点,现在对智能机器人为什么能上市,为什么能像智障一样给你我提供垃圾服务,即使面临可能的大量投诉,还能一直存在不死终于明白了吧。
4
“屁股决定脑袋”。
决策者和被服务者的位置不同,就决定了,决策者为了省人工成本,为了数据统计分析,愿意去用一个比较糟糕的智能客服去取代人工客服;
而被服务者因为没掏钱,没有决定权,就只能被动地去“享受”这个糟糕的垃圾服务。
除非有一天有官媒站出来批驳这件事。
不过幸好,人民日报的评语来了。就在前天,8月30日,人民日报第七版,百姓关注栏目发表文章《投诉咨询,人工客服不能缺位》,对智能客服的服务质量和长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报道,对客观存在的现象进行了批评。
至于后面将如何整改,如何落实到实处,我们一起静观其变。
希望这些智障客服能尽快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表达你的态度。
记得关注我,我是童子@烈焰童子,朋友们,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