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北斗卫星
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如今已经成功面世,那么它到底有多牛呢?是否已经赶超了美国GPS系统?对此有专家表示:北斗系统的出现,成功打破了美国垄断!让中国在卫星导航技术上再也不用看其他国家脸色,这还不算什么,因为有着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北斗系统不仅拥有更高的定位精度,而且功能也更加强大,超越美国GPS并不是玩笑话。
图为大型轮船上的导航雷达和卫星天线
不过,在这之前,或许有很多人会对卫星定位系统这种东西的出现感到疑惑,这东西到底有什么用?不是用来看看地图,定位一下自己的位置么?为什么一个国家要耗费巨资开发一个和他们日常生活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设备,然后还对外宣称这样的东西很重要?实际上,不管是北斗系统,还是GPS,都与现代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倘若现在包括北斗、GPS、欧洲伽利略还有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同时失去其效用,这些国家随后紧急发射的备份卫星也因为不明原因全部罢工,那么,全球绝大多数城市居民的生活将会因此而变得一团糟。
图为GPS
因为不管是北斗还是GPS,它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定位,帮运载大宗货物的船只定位、帮运载快递的车辆定位,甚至它们还需要帮助在天空中飞行的飞机,以及在低轨道上运行的小型卫星确定自己在地球上的相对位置,这意味着一旦包括北斗在内的这4个卫星定位体系一旦失去作用,那世界上绝大部分的物流体系也将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而在短期内,对于普通人而言,这种混乱大体上的表现就是快递的位置和抵达时间再也无法被查到了。但对于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而言,卫星定位系统的失效或被全面干扰,则并非什么“快递”再也找不到了,这么容易被处理的问题:因为不管是北斗、GPS、伽利略还是格洛纳斯,它们在为物流体系提供精确位置信息的同时,还有着为这些设备精确时间的作用,所以,如果像是北斗导航系统或者GPS这样的精确定位设备完全失去作用,那像是大型电网、金融交易体系电脑设备、与实验室分居两地的大型分布式超级计算机,这样的大型设备就必须为彼此进行时间同步,以确保电力供应、大规模交易的进行、以及科研实验的步骤相对准确,倘若两座发电厂的配电系统之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误差,那么在电网控制系统在进行电力调配的时候,将很有可能因为配电系统的错误动作导致电网设备的大面积损坏,所以,像是北斗卫星这样的全球定位和授时系统的重要程度,比起一般人所以为的,单纯只是为自己和快递进行定位可是要高得多。
图为运行中的北斗卫星
而这也就是中国选择自力研发和建造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并确保其技术先进性,为这套系统装备上几百万年才误差一秒的高精密度原子钟,并借助复杂定位系统,将北斗卫星的定位精确度提升到毫米级别,远超美国GPS体系的根本原因:北斗的研发,需要包括航空航天、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芯片生产和信息论等一系列企业的支持,它在建成后同样也给这些投资研发并建造这一体系的企业们提供了充足的正面反馈,促使他们为北斗的升级研发更多的前沿和先进技术,从而促进参与到北斗体系研发的企业队伍技术力量和对外竞争水平的大幅提高。另外,随着5G技术的发展和6G通信技术可能性的提出,人类正在逐渐进入到一个身边万物互联互通的新时代,而在这一整套体系当中,地面设备与卫星之间的天地通联,更是成为了新时代数据传输体系发展的新重点:所以,现在的北斗卫星定位体系,不仅是中国打破美国GPS系统在全球定位市场上保持垄断的工具,它还是中国未来迈入6G体系和对应广阔市场的最重要入场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