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勋章攻略飞机打不过去(因F-35C坠海而备受关注,一组照片认识一下,美国海军第147中队)

军武次位面

1月25日,据多家媒体报道,美海军一架F-35C战斗机24日于南海地区执行任务期间,在降落卡尔文森号航母的过程中发生事故。此次事故造成7名航母水兵受伤,飞行员被安全弹射,但飞机状态未知。这是美国海军装备的F-35C在海上执行任务时首次出现降落事故,事故飞机隶属于美国海军屡获殊荣的第147中队,下面我们就来通过一组照片来认识一下这支飞行中队。

▲中队徽章

1967年2月1日,147中队作为美国海军第一个配备A-7E Corsair II的飞行中队在加州莱莫尔海军航空站投入服役。147中队也是首支在东南亚冲突地区中使用A-7攻击机的美海军航空兵飞行中队,搭乘福莱斯特级航母游骑兵号(CVA-61),共执行过5次针对越南的作战部署行动。1977年147中队成为了太平洋舰队最优秀的A-7E攻击机中队,并获得了三次CNO安全奖,并凭借出色的对地打击表现获得了荣誉单位嘉奖。随着1989年2月,A-7E宣告退役,1989年7月20日,147攻击中队(VA-147)也正式改名为第147战斗机打击中队(VFA 147)。

▲1989年12月,停放于莱莫尔海军航空站的147中队接收的首架FA-18C

▲1992年,一架正在尼米兹号航母上降落的147中队的大黄蜂战斗机

荣誉勋章攻略

1989年12月6日,147中队获得了首架FA-18C,标志着该中队的战力进一步得到了升级,同时该中队也是首个装备夜战型大黄蜂战机的中队,并在1991年3月首次部署到西太平洋的波斯湾后便迅速投入战斗。在伊拉克科威特上空执行战斗巡逻任务,以协助“沙漠风暴”军事行动。

▲1993年,在伊拉克上空同F-14战斗机一起进行空中加油的147中队战机

▲1993年,在科威特上空的147中队大黄蜂三机编队

▲1993年8月停放在安德鲁斯空军基地的147中队大黄蜂战机

随后,147中队再次成为美海军第首个配备前视红外吊舱和夜视系统的夜间攻击中队。同时,147中队的飞行员凭借熟练的着舰技术赢得了第九舰载机联队(CVW-9)设立的14个“超级钩子”奖中的12个,并因在空对地打击中的卓越表现获得1994年的斯科特-柯比奖。1995年6月,147中队陆续接收了新一批的FA-18C,随后,为配合“南方观察”行动,该中队搭乘尼米兹号(CVN-68)航母相继进行了三次海湾地区战斗巡航。在此期间,147中队重点在伊拉克南部禁飞区执行任务。

▲1996年9月准备着舰的一架大黄蜂战机

▲1997年11月一架携带小牛空对地导弹起飞的大黄蜂战机

▲1997年11月一架正在弹射起飞的大黄蜂战机,机翼下挂载了AIM-9空空导弹,MK-20集束炸弹,AIM-7空空导弹以及AGM-88反辐射导弹

▲2002年3月,停放在斯坦尼斯号航母上的147中队大黄蜂战斗机

1998年5月,147中队将他们的大黄蜂战机交接给了驻扎在日本横须贺的VFA-195中队,并得到了作为交换收到了12架11批次的大黄蜂战机,同时被派驻至美国海军斯坦尼斯号(CVN-74)航母。911事件后,147中队参与了“雄鹰行动”,并在在洛杉矶上空进行战备巡航。随后在针对阿富汗的“持久自由行动”和“蟒蛇行动”行动 "中,147中队多次从斯坦尼斯号(CVN-74)航母上起飞,对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武装进行打击。

执行任务期间,147中队还协助改进了JDAM(联合制导攻击武器)的使用方式,并为了检验空战性能先后同法国海军阵风和德国空军的米格29进行了对抗,为了表彰其在911事件后的表现,147中队飞行员和维修组先后获得了2000年和2001年的空对空导弹能力奖(Boola-Boola Award),2002年的卓越战机维护奖(LTJG Bruce Carrier Award)以及2002年的作战效能奖(Battle E)。

▲2005年3月,在伊拉克执行任务的147中队大黄蜂战机

▲2005年6月,一架隶属于147中队的正在加油的F/A-18C战斗机

2007年3月,在阿富汗上空执行任务的大黄蜂战斗机

2002年末,随着伊拉克的紧张局势不断加剧之时,147中队于2003年1月17日随美国海军卡尔-文森号(CVN-70)航母,在西太平洋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部署。在 "伊拉克自由 "行动中,147中队和同第九舰载机联队频繁出现于我国南海地区。在此期间,147中队进行数次战术训练,共投掷120多枚Mk-80炸弹,1300枚Mk-76训练弹,40枚激光制导训练弹LGTR,6枚空对空导弹,以及12000发20mm航弹。并随航母停靠11个大城市的港口,其中包括新加坡、香港、关岛横须贺、珀斯和釜山。作为第九舰载机联队的4个大黄蜂战斗机中队之一,VFA-147在飞行任务完成率、飞行架次、飞行时间、弹药投放量以及着舰等级等考核标准上均名列前茅。2003年在西太平洋部署的10位杰出飞行员中,有4位来自147中队。

▲2011年5月,在里根号航母上进行检修的147中队超级大黄蜂战机

▲2013年8月,一架成功在尼米兹号航母甲板上着舰的超级大黄蜂战机

2005年1月,147中队再次离开莱莫尔海军航空站,部署到卡尔-文森号航母上参加了伊拉克自由军事行动。使用GBU-38、GBU-12和AGM-65等精确制导炸弹/导弹对武装分子展开了猛烈攻击。

▲2017年3月,一架从尼米兹号航母上起飞的F/A-18E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机身部位上刻有中队绰号和中队建立日期

▲2017年6月,一架从尼米兹号航母上起飞的F/A-18E超级大黄蜂战斗机

▲147中队一架F/A-18E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的F414-GE-400涡扇发动机正在进行维修

▲维修人员正在对一架147中队F/A-18E超级大黄蜂战斗机进行维修

▲一架夜间起飞的147中队F/A-18E战机

▲正在进行空中加油作业的147中队战斗机

▲一架147中队的超级大黄蜂正在给另一架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进行加油

▲2017年12月,返回莱莫尔海军航空站的147中队

2006年1月中旬,147中队从加州莱莫尔海军航空站出发,与第九舰载机联队的其他中队一起继续在海湾地区支援驻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联军部队。在此期间,147中队共计取得了4500多个飞行时长,其中包括409次作战飞行。与英国、法国、荷兰和西班牙的部队以及美国陆军、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均有过密切配合。2007年10月,147中队开始逐步进行F/A-18E超级大黄蜂的换装工作,并在2008年2月完成了这一计划。

▲2018年8月,一架147中队的F-35C降落至林肯号航母上

▲2018年11月,在莱莫尔海军航空站休整的F-35C

2007年,147中队被再次授予作战效能奖,并被评为2007年海军最优秀的F/A-18C大黄蜂中队,凭借在作战巡航中的突出表现获得了迈克尔-J-埃斯托金上尉奖(Capt. Michael J. Estocin award)这一奖项是为了纪念美海军上尉迈克尔-J-埃斯托金,其在在越南战争期间表现出色。1967年4月, 隶属于VA-192中队的埃思托金上尉(当时的少校)作为飞行队长,在越南北部海防地区的打击行动中表现出了卓越的勇气和领导能力,后在行动中失踪,于10年后被判定为阵亡,并被追授国会荣誉勋章。

▲F-35C双机编队

▲2018年12月,在卡尔文森号航母上准备弹射起飞的F-35C

在2008年底完成前期部署工作后,2009年1月,147中队再次随斯坦尼斯号航母展开了为期6个月的巡航任务,这也是该中队首次使用F/A-18E超级大黄蜂执行远洋任务。随后147中队同第七舰队参加了代号为秃鹫的美韩联合军演,并随航母访问了香港、日本佐世保、韩国釜山、新加坡等港口。

▲2019年2月,在埃格林空军基地驻扎时期的F-35C战斗机

▲2019年2月,在埃格林空军基地驻扎时期的F-35C战斗机,三架战斗机分别属于147、101和125中队

2010年5月,147中队离开斯坦尼斯号航母,成为第14舰载机联队(CVW-14)的一员被派遣至里根号(CVN-76)航母,并在随后参加了2010年环太平洋军演。为表彰147中队在换装F/A-18E超级大黄蜂后所展现出的显著进步,147中队被授予2009年舰队嘉奖:阿利-伯克舰队奖杯。

▲2019年2月21日,在莱莫尔海军航空站停放的数架147中队F-35C战斗机

2012年-2013年对于VFA-147的147中队来说是忙碌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他们为第11航母攻击群的建设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并随尼米兹(CVN 68)号航母出没于太平洋海域。在韩国和泰国短暂停港后,147中队再次前往中东地区执行战斗任务。

▲2021年1月,随卡尔文森号航母赴太平洋执行任务的147中队

▲2021年6月,一架准备在卡尔文森号航母上降落的147中队战斗机

2014年,147中队中2个小队前往佛罗里达州的埃格林空军基地,同装备有F-35的VFA-101进行了一番空中对抗,以进行非对称空战体系的研究。2018年,147中队成为首支配备F-35C的作战中队。

▲2021年10月,一架正在弹射起飞的F-35C

▲2021年11月,一架正在准备降落的F-35C


1年11月,一架正在准备降落的F-35C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