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2021年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大会在浙江宁波鄞州区举行。大会吸收了第三批15家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加入联盟的“朋友圈”,并引入了11家高校科研院所成为长三角双创券的服务机构,双创券服务升级。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经济研究所企业与创业研究室主任刘国艳出席。
双创券升级,联盟“朋友圈”在扩大
双创券,是一种支持科技企业跨区域购买双创服务的通用通兑券。
一家坐落于南湖的同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在双创券政策支持下,通过购买上海梧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成果供需对接服务,成功匹配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宁波信息技术研究院,解决了企业在高效塔吊传感器的实用性开发上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双创券的政策魅力体现在全链条科技服务与跨区域接力服务上。”双创券管理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副总裁李莉说。
在经国务院同意建设的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中,长三角地区新入选基地共15家,包括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上海市长宁区虹桥智谷、上海市静安国际创新走廊、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安徽省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浙江省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此次大会将第三批基地吸纳为联盟新成员,让联盟成员增至40家。
对引入的新伙伴,联盟统一发放双创券。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首批政策受益企业,成功领取20万元双创券。
2019年12月,首批双创券在上海杨浦、常州武进、嘉兴南湖以及合肥高新区4家首批试点成员中发出。2020年下半年,宁波鄞州区新加入双创券通用通兑“朋友圈”,试点城区扩大至5个。加入联盟双创券试点后,宁波鄞州区委托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在现有通用通兑基础上进行了区域政策升级,创新支持范围,精准满足当地企业需求。截止2020年底,双创券的平台上已入驻服务机构584家,发放双创券7200万元,促成订单92个、金额1773万元。
当天,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11家高校院所类双创示范基地,被认证成为长三角双创券服务机构,将为试点区域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其叠加辐射效应,未来将有机会向全国双创示范基地扩散。
激活新要素,共建技术交易新高地
联盟支持下的上海技术交易所,是长三角唯一具有交易牌照资质的全国性技术交易场所,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功能性平台。自2020年10月开市运营以来,上海技术交易所已挂牌科技成果1522项,完成交易鉴证8. 17亿元。
上海技术交易所正在探索“技术券商”机制,引导产业平台、科研机构、投资机构、传统券商等单位转型为精于技术、市场、融资的“技术券商”,为技术交易提供全链条服务。交易所启动了“科创中国·技术交易券商培育与赋能计划”全国巡回培训研讨班,已培训高校、科技园区、学会等学员50余名;分别与复旦、同济等高校建成国际信息工程与应用、智能设计 等4个细分产业的“技术券商样板间”。
此外,交易所还探索与中交城投、美迪西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智慧交通、新药筛选、工业分离等11家功能型企业开放式创新中心,深入挖掘产业链条上企业的技术需求,促进技术高效匹配。
目前,上海技术交易所已与2家国家级成果平台达成合作,与17家高校院所和2家医疗机构签订成果托管协议,有24家服务机构和25家金融机构入驻。同时,交易所还将与深圳联交所、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共同探索信息跨区互联互通机制。
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双创示范基地联盟。联盟理事长、上海杨浦区副区长周海鹰说,未来长三角联盟应成为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平台,通过激发有效需求,实现创新链连接、产业链配套和供应链提效;同时创造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模式,利用现有规模优势、集群优势、生态优势和开放优势,参与到国际创新创业网络中去,打造更加开放的创新创业平台。
来源:作者:黄尖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