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环境分析pest(PEST模型:上帝是如何看待这个商业世界的?)

前不久,我在上海参加一场培训会。主讲老师孙博伍先生讲到了一个战略分析工具,教你如何从宏观俯视的角度去识别未来几年经济环境的好与坏,这个工具叫做PEST模型。

宏观是大环境,微观是小环境。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小环境,但是也要懂得分析大环境。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下PEST模型和它的应用方法。

概念:PEST模型

PEST模型的四个字母,即Political(政治/法律),Economic(经济),Social(社会文化),Technological(技术),分别代表“俯视宏观”的四个角度。

第一、政治/法律

包括:国家政策,方针变化给你行业所带来的变化,比如十四五规划、两会精神等。

第二、经济

包括:经济形式、经济结构、人均收入水平等变化给你所在行业带来的影响,通常指的经济大环境变化。如金融风暴、货币宽松等。

第三、社会文化

包括:社会阶层、消费主力、价值观、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等带来新的细分消费群体或需求变化。如Z世代、下沉市场等。

第四、技术

包括:技术进步,如物联网、AI、5G、AR/VR、新基建等给你行业带来的机会和变化。

用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

宏观环境分析

P——政治红利,就是国家让你干什么。

E——经济起落,看是否有浪潮。

S——社会文化,看将来的主力消费和劳动人群。

T——发展技术,未来行业动向。


个人如何运用?

宏观的角度,受诸多因素相互影响,无法像微观角度一样作全面精确的分析。

如果个人想对自己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有所了解,那就要学会找准关键点,通过对关键点的分析培养自我的战略洞察力,指导自己的日常工作。

一、根据行业特征和时间点寻找关键要素

由于各个行业的特性,因此在运用PEST模型分析时要有所侧重。比如你从事跨境电商行业,那就要关心国家的一带一路政策;又或者你在汽车行业工作,那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也要有所了解。

时间点上,大到每年的两会小到每天的新闻联播,这些关键的时间点都会透露出关键要素。

当然也有一些不分行业和时间,我们都需要持续关注的。比如劳动法、就业趋势、社会保障计划、教育及生育政策、突破性创新技术的出现等要素。因为这些要素都会深刻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行业的变革。

二、反复思考和多方论证

每一个工具背后,其实都是一套思维方式。大逻辑已经有了,拿着你的思考,和同行多讨论几次,看看他们是否同意你对PEST的判断。如果同意,再看看他们是否同意你基于PEST的推理。

三、一定要从“宏观”落实到“微观”

PEST模型是一个宏观环境的分析工具,无论你拥有多广阔的宏观视角,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一个好的战略,同样需要积极的战术来配合执行。

认真用PEST作下分析,可能有时有些悲观,但因此专注于真正的能力,会慢慢转为谨慎乐观。

荀子《劝学》

登高而招远,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这就是PEST模型的真谛。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