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解释:
6.1 指儿童
3.8 指妇女
60 指老人
对于农村,农历过完正月十五年轻的都跑了,到年底十二月份中下旬都回来了,农村的主要消费大军就是 儿童、妇女、老人
怎样服务好这三个人群,而且还能让这些人群认可。(如果服务不好名声就会很快臭的)
一、上门维修服务(针对老人)
因为楼主是农村的,经常和家里人沟通的时候会碰到家里这坏了那不能用了。
如果有一款APP主攻对象就是在外务工、上班的年轻人。
重点:解决在外务工上班的年轻人的痛点,老家有点小事不值得来回跑。
1、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每人一部智能手机。
2、APP对于年轻人来说已经很接受了
这款APP可以提供远程下单,上门服务。
3、可以接入支付宝的芝麻信用,超过多少免押金上门服务,服务后付款。
根据我在的城市已经有免押金租车服务了,芝麻信用在600以上就可以
4、可以现金结账也可以线上APP结账
5、关于服务人员的招募(谢谢@鱼羊小子 抛出的问题)
(1、)可以招募一些现有的还在家的年轻人,其实他们也不想出去,不出去没钱就没办法养家糊口。
(2、)可以招募现有的门市、门店 像那些电脑维修 水电之类的,有很多时候都比较清闲。
PS:有很好思路的请回复一下,码字烧脑也不容易,以后会根据回复整理进来。
二、提供工作(针对妇女、还在家的年轻人)
农村还有很多年轻人走不开,大多是妇女一遍照顾孩子,一遍照顾老人,还有些时间比较空闲。
村里经常看到她们做些手工活;
我看到的手工活:串电子元器件、粘玩偶、针织
但是这些手工活相对耗费很多时间,来的钱也少。
还有的就是体力活了:
附近有些工厂,很小的那种,钱少加班比较多,时间上不自由,还不如外出打工。
那问题来了,怎么把妇女、还在的年轻人这条线连起来呢?
这个服务APP有一部分解决了,但是有点再跟支付宝的到位争市场?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
三、农村卖
我在老家农村一年的观察,很多农产品简直比白菜价还白菜。
就举例吧,赶集的时候苹果(红富士那种的)1元一斤(2016-11-30赶集问到的价)
山药,西红柿、黄瓜、地瓜……
那是一个便宜,关键的是农村这边销路不好找。
再比方说吧,刚收玉米的时候0.69元/斤 一年种地下来卖粮食的钱还有可能会亏,但是不得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