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规划方案提议(优秀的食堂,正在这样设计动线……)


关于食堂的设计,很多团餐老板仅仅停留在单纯的“品牌视觉与空间”设计层面。


然而,很多团餐将重金花在“装修”时,却忽略了最基本的用户用餐体验。那么,餐厅的桌椅、收银台、厨房设备等等,究竟怎样布局更合理?


这实际上涉及到一个动线的问题。


食堂动线的好坏,能直接影响到空间利用率、翻台率,以及员工的用餐体验。


从顾客的点餐和买单,到员工的制作餐点和送餐等等,这些不起眼的布局设计,就是今天要跟大家探讨的“动线”。

分前厅动线+后厨动线


动线,是建筑与室内设计的用语之一,指人在室内室外移动的点,连合起来就成为动线。


动线是指顾客、服务员、食品与器皿在餐厅内流动的方向和路线。一般来讲,食堂需要考虑的动线分为两部分:顾客动线和服务动线。


顾客动线的起点和终点都在主入口,所以从大门到座位之间的通道畅通无阻为基本要求。



动线设计的目的,是使消费者比较容易把握、理解项目布局的逻辑性,建立可以快速离去的安全感,从而可以放心流连。

食堂规划


合理的设计能清晰地引导顾客的移动方向,让顾客在点餐、就餐、出入的过程能流畅而有序地行动,令顾客更加方便地使用空间。


而服务动线则包括前厅的服务动线和后厨动线两部分。


前厅服务动线是服务员将菜肴由厨房备餐间端出,通过服务通道传送菜品到每个餐座,然后将宾客就餐后的餐具送回洗碗间的线路,起点是备餐间出口,终点是洗碗间入口。


而后厨服务动线则指的是后厨人员、物资的移动路线。后厨出餐口是餐厅流动性最高的中心点,传菜员、服务员都会频繁进出此地。可以说,服务动线的设计,影响了餐厅运作的整体效率。


因此,合理的动线设计有助于发挥空间的疏密有致、情趣气氛,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也有利于设备系统的运行和保养。

好的食堂动线如何设计?


简洁的动线应设计开放明亮的店面空间,避免让顾客迂回绕道,产生人流混乱的状况,影响或干扰顾客进餐的情绪和食欲。


以消费者入店点餐为研究对象,其动线设计一般分为纵行和横行两种。


横行动线设计


餐饮业比较有名的横行动线设计当属星巴克。


星巴克的咖啡调制程序相对简单,员工的作业吧台是横向的流水线,吧台内部是一个横向排列的工作流程,这种排列最简单高效。




通常点单的工作人员会挪到中间做咖啡,以及拿一些配料之类的然后最后再往一边走。所以客人在面对吧台一侧排队,而在另一侧取咖啡,形成秩序可以避免走道拥堵。


这样安排,是为了满足工作流程的需要,实现标准化,在同样的时间内接尽可能多的单。让客人及时拿到他们点的饮料,是星巴克设计横向直线客流动线的最主要原因。


而京东方科技集团员工餐厅的一层即采用直线型动线设计,让员工在点餐、用餐、回盘处能流畅而有序地行动,迅速确定自己的位置,避免因绕道而造成的混乱。




此外,员工餐厅的自选区点餐,也可以做横向动线设计。像 快手员工餐厅自选区,员工横向顺着队伍前行,在排队时就能浏览完所有菜品(甚至了解价格)并作出选择,结账后再继续向前走入就餐区。




纵向动线


如果你在麦当劳或肯德基这一类快餐型餐厅,通常在顾客进店第一步就看到点餐窗口。纵向排队,顾客之间是背与面的接触,“看不见头”的等待 + 快节奏就餐方式,刚好迎合了麦当劳的调性。



麦当劳店面往往在门口就贴出了当日推荐的套餐组合,并把主推产品贴在室内。这背后体现了对点餐效率的思考,它希望顾客在站到收银台前就已做好消费决策。


食堂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如果顾客 A 站在台前犹豫不决,必然影响其他顾客点单。


顾客在等餐的时候不会影响到后面点餐人的时间。由此节约下的时间实际上是数个“等餐的时间”,积少成多便会产生更高的服务效率。


站在团餐食堂的角度,设计纵向动线时,有两点需要注意:


取餐和点餐在同一柜台区间内解决,可设置点菜取餐双点式柜台,让人清晰地看到点餐柜台和取餐的窗口,避免产生柜台前的拥挤;




为防止纵向队伍过长,可做蛇形排队引导,为主通道留出足够的通行空间。


环形、回形动线


此外,根据食堂空间特点做环形、回形动线设计,可以增强空间流畅性及灵活性,为增加各种不同就餐形式的需求提供多元化的配置。如:


环形内部设置餐线和档口,外部设置就餐区,使排队取餐人群同用餐人群互不干扰;


回形外部设置档口,内部设置就餐区,即点即坐,有效分流。


以OPPO员工餐厅为例,OPPO深圳湾总部约有5000名员工,而餐厅的最大容量是1145人,供餐时长是1.5个小时,即每个员工的平均就餐时长只有20分钟。鉴于下班时间点的一致性,如果排队、分流和回餐动线规划不合理,就会造成大面积的人流交叉混乱和拥堵。



设计师结合场地特点,设计之初做了大量的就餐动线推演,最终确定了以一条4.5米宽内环线为主动线的规划方案,沿环线内侧分布餐线和档口,外侧分布就餐区,且对环线进行强制性分隔,使排队取餐人群同用餐人群互不干扰。



设计师还进行了A、B、C、D四区划分,将餐盘回收间设置在每个区域的出口处,环线的内侧,避免回餐动线和就餐动线交叉,极大提高了餐厅的运转效率。


团餐谋根据网络报道整编,《餐厅动线设计遵循2个原则,员工工作更高效》《OPPO员工餐厅曝光!网友:人家的才叫餐厅,我们的只能叫食堂!》《如何科学设计员工餐厅动线?》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