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简单一句话总结就是,在沪市设立专门投资科技创新企业的股票板块,中国版“纳斯达克”,未来科技创新上市公司的摇篮。
科创板的由来?正式对外发布
在2018 年 11 月 5 日上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传出重磅消息: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为什么在最近发布
因为符合近期中央纾解民企困境的政策思路,即通过资本市场为科创企业融资。 10 月 31 日政治局会议以及 11 月 1 日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均强调:通过资本市场改革,拓宽民营企业融资途径,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具体规则制定
但研究早在3年前就先行,注册制的法律基础在3年前也已奠定
科创板的定位早在 2015 年 6 月 11 日,国务院便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要求推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战略新兴产业板,实现对资本市场的优化。
科创板旨在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是资本市场的增量改革,将在盈利状况、股权结构等方面做出更为妥善的差异化安排,增强对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重点:科技创新、差异化安排、注册制
科创板 vs 创业板 vs 新三板
新三板现在的企业总体体量偏小,创业板大部分是运营已久、已有稳定收益的企业,而科创板主要是为创新型科技企业服务,特别是为初创或者规模很大、但是没有达到盈利等硬性指标的企业,提供一个上市渠道。
创业板vs科创板
创业板对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有较高要求,比如没赚钱的企业就不行;对股权结构的包容度也不够,比如说有利于公司治理能让高管拥有高投票权的“同股不同权”架构就不行。而科创板将在盈利状况、股权结构等方面做出更为妥善的差异化安排,增强对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新三板 vs科创板
新三板对上市公司的资质要求又比较低,门槛低,信息披露要求也没有那么高,需要投资者火眼金睛大浪淘沙去挑选,最后愿意玩的投资者就少了,市场流动性不佳。而科创板会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把握好试点的力度和节奏。同时,继续推动长期增量资金入市,严厉打击欺诈发行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中介机构责任,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对A股市场的影响 利好1.扩大直接融资的范围,刺激科技创新,利好实体经济;
2.利好一大批想上市还没上市的公司。推出注册制,上市程序会更便捷,上市门槛会更低,上市时间会更快;
3.科创板的推出,将又是一场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的狂欢盛宴。
利空1.对创业板利空。科创板的门槛会比创业板低很多,很多公司会选择科创板上市。而且会把创业板的整体估值拉下一个台阶
2.对所有已上市科技股都是大利空。科创板实行注册制,上市的估值会很低,所有已上市高估的科技股的估值全部都会拉下来。
3.对新三板形成绝对利空。科创板的推出,在我个人看来,直接宣布了新三板的死亡。虽然现在的新三板跟死了区别不大。
中性1.长期利好股市,但短期一定会拉低A股整体估值,分流资金;
2.科创板上市的公司良莠不齐,对散户辨别公司优劣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3.注册制对应的一定是退市制度的完善和常态化,会有很多散户会被市场消灭。
1 在股市已经低迷到如此底部还开始试点注册制并且设立科创板需要魄力。
2 因为注册制的设立,以后股票上市可以不用通过证监会的核准,只要在证监会符合规定的企业里面达到相关要求就可以上市,不用再一步步审核。这就是注册制和核准制的区别。这种制度会加快IPO的发行,尤其是对于科创板的设立,会有更多的中小创新企业上市,那么IPO不停,股市到底部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因此,科创板的设立是利空A股的。
3 另外,投资创业板的需要警惕风险了。以前创业板的功能是承担了一些无法在主板上市的中小企业的上市功能,现在科创板来了,相当于抢了创业板的饭碗。后期创业公司上市分流到科创板以后可能会导致创业板估值中枢进一步下移。投资创业板需谨慎,切记不要重仓。
4另外注册制实行以后未来还是白马蓝筹的春天,尽管现在大市值的白酒估值一直被杀,可是其价值永远不会改变。而中小企业曾经的壳价值也会因为注册制的实行而消失,对于大型企业,壳价值的消失对企业影响不大,可是对中小企业影响就非常之大。这对咱们的定投也是一种信号,往大白马,消费医药等行业股票集中,不要再去炒作中小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