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创业计划书财务分析(爱钻研是他们的共同点,这两位小哥哥小姐姐被保研至清华)

来源:长沙晚报网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舒文 通讯员 刘丝雨 姚新蕊 李文文 薛佳 童胡彬)你眼中的学霸是什么样子?如果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那么,你这学霸印象要更新迭代了。前不久,清华大学公布了2022年硕士推免生拟录取名单,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2018级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廖欢和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1810班朱宇翔榜上有名。这两位小哥哥、小姐姐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在科研、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实力值也拉满!

廖欢。学校供图

双非”院校学生被清华相中

清华大学每年的硕士推免生名额有限,要想获得这一宝贵的深造机会,其中竞争可谓非常激烈,廖欢凭为何能够成功“出圈”呢?

曾任学院团委副书记;连续三年专业排名第一,平均学分绩点高达3.9;连续两年获学业类专项奖学金、一等奖学金;曾获“清华紫光·新华三集团”奖学金、2021“华数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科研竞赛奖励、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等各类英语奖项6项,发表论文两篇。

2019年底,她主持筹备了她的第一个科研项目——《纳米气凝胶工业厂房墙体阻燃降噪涂料研究》。在该项目中,她和团队一起制备纳米气凝胶涂料,对膨胀阻燃体系进行优化;采用模拟大板燃烧等测试方法,探究SiO2气凝胶及其他阻燃协效剂对涂料阻燃性能的影响。今年7月,她参加了清华大学的夏令营,并拿到了A-waiting(候补名单)。

……

这些也许是廖欢报考的底气。今年9月,她怀着“既然有机会,何妨一试”的想法报名参加了清华大学的预推免考试。对清华大学的向往和录取时间的错峰,让她在填报志愿时只填写了“清华大学”。“如果还报考其他的,就失去了破釜沉舟的毅力。”

备考的周期紧凑而辛苦,尽管大一到大三的认真学习为廖欢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报考的专业仍然需要她进行大量的知识“恶补”。她甄选导师,检索书目,各大导师的论文专著一读再读,网络课程一刷再刷,一页一页地理解学习专业知识,一个名词一个名词地摄取入脑……

付出终有回报。前不久,她收到了清华大学核能安全方向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朱宇翔

“全能boy”完美逆袭

逐梦的故事在中南大学同样上演。

翻看朱宇翔的“简历”,让人不禁将他与“全能boy”联系起来。专业成绩排名前4%,曾获国家奖学金、中南大学学年特等奖学金、黄培云教育奖励金等企业奖学金。他还以共同作者身份在金属领域国际著名期刊《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上发表一篇论文。国家级竞赛中,也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在2020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他获得了三等奖。

挑战杯创业计划书

除了学习,他兴趣广泛,在篮球、乒乓球、赛龙舟、马拉松等体育项目都有涉及,曾夺得过中南大学第九届龙狮锦标赛三等奖以及“恒安合伙人计划”2018中国大学生马拉松联赛中南大学站院赛组第四名、第七届中南大学龙舟比赛亚军。此外,还被评为2020年院际联合3v3篮球赛冠军兼最有价值球员。

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朱宇翔表示,他也曾迷茫和焦虑过。刚进大一时,怀着对大学的好奇与期盼,他将重心放在了学生工作和文体活动上。然而,这大大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也不尽如人意,70+的专业排名显然无法达到保研的目标。

“无论大学生活多么精彩,身为一名学生,学习才是重中之重。”冷静反思后,朱宇翔逐渐认清了未来几年的前进方向——逐梦保研。目标明确后,朱宇翔沉下心来学习,一遍遍地串联、复盘知识点,他待在图书馆的时间越来越长,或查阅文献,或整理笔记,与知识共舞、和实验相伴……他仅用了一个学期,就将入学总排名提高了近40名,大二大三的总排名位列年级前1%。最终,成功取得保研资格的他用自身经历证实了什么是“苦心人,天不负”。

谈到这段逆袭成功的经历,他感慨:“谁都会有迷茫和焦虑,但拨开迷雾的最好方式就是明确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

廖欢一天的学习计划

爱钻研成他们共同特点

无论是廖欢还是朱宇翔,记者梳理他们的成长经历发现,他们身上都具有爱钻研的优秀品质。

以廖欢主持筹备的《纳米气凝胶工业厂房墙体阻燃降噪涂料研究》科研项目为例,从前期资料搜集、项目筹备,到中期拟定研究方法,实地观察研究,再到后期编写项目计划书、准备汇报讲演,她作为项目负责人,每个环节悉心参与,大大小小的流程随叫随到,黏合起团队,也培育着自我。最近,她为了深入喷嘴研究,还自学了课外知识,结果她发现,在这学期的课程中恰好包括这些知识点。

“老师还没有讲过的知识点已经是我们了解运用过的‘老朋友’,这种感觉真好!”对于廖欢来说,学习像是无止境的旅行,而她是其中的行者,不停解锁新地图;科研是待雕的璞玉,她是努力雕琢的雏鸟,在雕琢过程中体会到科研的魅力。

在朱宇翔的简历中,科研经历也占了较大比重。大二、大三学年中,他不仅努力掌握好课程专业知识,还积极参加了多个科研项目锻炼能力。他所参与的国家级大创项目以优秀结题,发表了一篇SCI一区期刊论文。临近大四,怀着对科研的热爱,他又申请并担任了一项省级大创项目的负责人。科研既充实了他的专业知识储备,又在保研面试环节成为重要的加分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投入了多少的努力才会有多少的收获,一定要肯钻研、肯花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复。”在分享自己的保研经验时,朱宇翔建议,大家在坚持的同时,要学会在自己效率最高的时间段做相对应的事,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合理的时间规划,适时牺牲课外的娱乐时间,但也要保证每周一定量的体育锻炼运动量。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