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为大家分析了内蒙几所大学的官方就业质量报告,有些朋友表示还想看看其它学校的,今天就又把其它几所本科院校给大家看一下。注意,由于各个学校的就业报告表格排版不同,内容也有区别,所以摘到一篇文章里会显凌乱,也请谅解。我是尽量按照毕业人数→整体就业率→分专业就业率→单位性质占比→单位榜单→升学情况这个顺序来分析的,便于读者观看。如果想看更详细的数据,可以从网上找来完整的pdf版参考
包头师范学院
作为曾经内科大的一部分,现在自治区第二的师范院校,包头师范学院的规模要比内师大小很多,学术实力也差不少,但学科构成相似。2020年包师院共有毕业生3263人,其中研究生49人,仅占1.5%。
而就业率上,比较惨淡。包师院2020年全口径的就业率为47.62%,不到50%,延后半年的就业率为62%。这个情况出现的原因与内师大是一样的,我之前一篇文章已经分析过了:师范类院校的主干专业偏向基础的文理与艺术,针对企业来说应用的比较少,所以师范类院校的专业就业方向主要瞄准的是体制内的事业单位,比如学校、文化艺术团体等。但现在体制内考试又非常困难,去企业的话对口的又不多,所以师范类院校当下的情况就是应届生就业比较困难。
从专业的就业情况来看,金融这样的有技术门槛的应用型专业就业整体比较好。化学、美术、音乐这种有一定技术性的学科找工作也比较容易。但是像历史、图书馆这类专业就业就比较差了,归根结底就是技术门槛太低,哪怕是之前分析的内大,历史这种专业就业也不太好。大家平时上网也能知道,关于数理化或者工程技术领域的争吵较少,但是关于历史一类的话题是个人就能插句嘴,撕逼很多。所以如果读不到比较好的大学,普本一定要选有技术门槛、应用性强的专业。
另外,根据学校的说法,在已就业的毕业生里面,真正签到正规工作的其实只有1084人,占全校的三分之一。而其它470人是属于“自由职业”、“自主创业”(这俩你懂得),还有当兵、三支一扶(这俩去处主要为了拿以后的政策好处去考体制内)以及考研等。所以实际的就业率包师院是比较惨淡的。
而这33%的真正找到工作的人里,得到梦寐以求的事业单位老师的人仅占6.56%(这里面肯定也还有不少合同制老师),国企3.13%,机关0.74%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剩下21.48%的人流向都是私企。就业质量不是很好,所以和师大一样,没有提供用人单位榜单。
在升学方面,表现普普通通,本科生升研率为6.5%,大部分去的都是双非。
总体来说,从就业水平上,包师院是弱化版的内师大,表现也不是很好。而升研的话比师大直接差了一档,主要原因是在于没有保研资格,考研的话比例二者差不多。学习氛围一般。师范这条路现在不好走,尤其是双非学校,还是好好准备考研吧。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这是一所比较新的学校,前身是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后来独立出来,与内工大矿院、内医大鄂尔多斯学院合并成立的,学校主要以工科为主。2020年毕业生674人,就业率80.7%,这个数字是很好的,与该校以工科和护理等好就业的专业为主体有关。
分专业来看就更直观了,这个学校基本都是偏向实用性的专业,没有拖后腿的专业,所以整体就业比较好。
但这个学校的就业报告也就就此为止了,比较敷衍和简略。就业单位性质比例没有,用人单位榜单没有,考研升学的数据也没有提供,说明就业率高,但整体的就业质量不是很强。学习氛围也不是太好。作为一个新学校,这几年也看不出什么。再过个10-20年左右可能会有大变化,毕竟鄂尔多斯还是挺有钱的。
集宁师范学院
集宁师范学院的就业报告是出奇的简略 ,超出了想象,上边这个表是2020年的,下边这个表是2019年的。全口径71.56%的就业率应该是延后到21年初的数据,截止20年七月份的应届生毕业数据应该没有这么好。从19年的去向来看,70%的学生就业去向为私企和“其它”,有14%的人去了学校以及其他事业单位(肯定是包含合同工的),总体看就业中规中矩,与学校的整体定位差不多,弱于内师大,整体也差包师院一截。
赤峰学院
赤峰学院的就业报告是这几所学校里最为详尽的,而且提供了很多少有的指标。
2020 届总毕业生人数为 3436 人,包括硕士 22 人,占比0.6%。硕士教育基本是象征作用,样本分析的意义也不大。
在本科学院的就业上,数学、医学、美术、体育、化学几个学院就业率比较高,但如果从就业质量上讲的话,可能只有数学、医学好一些。分专业来讲,最好的是暖通(建环),而且暖通专业是校企合作,这个专业基本去向是国企,整体来说暖通专业就业是不错的。
赤峰学院就业报告里把各专业的工作职位类别占比最高的列了出来,这个是其他学校少见的,可以看一看,但参考价值不是很大 。
在就业单位性质上,44%的人进入了私企。不过事业单位比较多,占了36%,这个或多或少肯定还是有点水分的,只要沾边的都算上了。而且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医学,特别是护理专业,去医院要比临床容易很多。
资源环境专业去国企的人数47.92%,这个要归功于暖通专业。而国企的就业质量为什么好,从离职率也能看得出。赤峰学院的就业报告里少有的提供了离职率的数据,暖通专业无人离职。当然这是不是因为校企合作有服务年限要求,那就不得而知了,有了解的可以评论区说下。
在就业满意度这一块,毫无疑问,去国企多的资源环境学院与去事业单位多的医学、护理学院满意度最高。所以,如果报赤峰学院的话,抱医学以及校企合作的暖通专业是最好的。
在升学考研方面,赤峰学院为3.73%,属于比较低的档次,考研机会不算大。学习氛围不算好,得靠自己自觉了。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2020 届毕业生共 2242 人,其中本科生 1721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76.76%;专科生 521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23.24%。
全口径就业率的话,呼民院的就业率为62%左右,还可以。与预想的不一样,呼民院本科就业率前二的是美术与外语,但其实看后面的单位性质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俩专业大部分都是去了教育培训机构、幼儿园以及装修公司,整体质量一般。但呼民院的学生就业期望值相比师大等学校肯定也低一些,所以接受度更高,就业率更高也正常。蒙古、法学等学院就业不是太好,基本区内所有的大学都是这个情况。这种专业尤其法学,主打体制内,所以从一上学就得准备考资格证、考公务员吧。
从就业行业与单位性质分布图上看的就比较直观了,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是呼民院的就业大户。只有计算机这个热门专业可以有更广的就业空间。而看单位性质的话,一半的学生要去私企与个体,国企数量也不多,本科在13%左右。有意思的是,政府及事业单位占比达到了31.55%,这个显然也是有水分的,内大的研究生也没达到这个程度 ,和之前赤峰学院一样,应该是把所有和体制沾边的去向全部算上了,比如合同制老师、三支一扶、参军、辅警、法院书记员等等。
在升学水平上,呼民院保持的中规中矩。在没有保研资格的情况下,升研率为4.75,略逊于那几所大学,但也差的不算多。想考研的话,也是不容易。
另外,呼民院也公布了它的毕业生求职途径,求职网站排名第一,熟人第二,而本来应该是最佳途径的本校校招仅排第6,人数不到10%,说明一个比较显著的问题的,就是呼民院校招质量很一般,至少在本校学生的评价体系里是比较差的,而且数量少。这是内蒙这几所“学院”的普遍问题,校招缺少优质企业,不过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呼伦贝尔学院
呼伦贝尔学院2020年共毕业3424人,全部为本科生和专科生,没有研究生教育。所以我们重点来看本科生的就业情况。
呼伦贝尔学院全口径的就业率约为50%出头,比较惨淡。学校是以师范起家,所以师范教育规模比较大,但师范本科毕业的就业率也只有55%,相对较差。但分专业来说,有些专业就业率还是可圈可点的,比如电气、思政、小学教育等,而考虑到就业质量的话,可能就属电气最好。
从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来看,私企占比最多,为40%,国企占14.26%。其余有明确去向的占比就很少了。值得注意又一个“其它”,占比17.52%不低,这个应该是没落实到什么正规工作,放进来凑数了。所以整体来看就业不理想。
这次总结的这几所学院里,呼伦贝尔学院是唯一一个放上来用人单位榜单的,说明它有一定的自信。榜单这些去处总共一百多人,其实占比是比较少的。我们可以看到内蒙电网去了16人,蒙东国网去了10人,不出意外这26人基本都是电气专业,所以说该校就业质量最好的应该是电气专业。第三的多伦煤化工不如电网,但也是央企,对于呼伦贝尔学院的学生来讲也是一个不错的去处了。这份榜单,除去一所考研的大学,用人单位质量整体一般。
在升学方面,学校没有直接给出比例,自己可以算了一下为3.4%,也是属于比较低的,学校学习氛围不是很好。如果目的是升学读研的话,在这里难度不低。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
创业学院2020年共有毕业生1936人,全口径就业率为64.1%,这个成绩还是挺好的。而分专业的就业率如下,其实不难看出,创业学院虽然规模较小,专业数量不多。但是,该校的专业都是偏向应用的实用型专业,比如电信、自动化、计算机、通信、土木等工科专业,以及视觉传达、动画、服装等艺术类中比较有技术的专业。并且学校位于首府呼和浩特,就业资源上也比前文介绍的学院更好一些。
在就业单位性质上,基本都是私企与个体(学校解释,其它就是个体)的天下,国企占15%,机关和事业单位4.18%,质量比较低,不出意外集中于土木等工科。考虑到大部分文科与艺术专业的特殊性,这个就业也能接受。按学校的官方说法,就业质量较往年有提升,进入国企的比例有所提高。但学校也没有提供用人单位榜单。
创业学院没有在升学上做出分析。我仔细找了半天,后来在一个就业去向的表格里看到了整体升学率——1.03%,这个说实话很差了,考研成功等于百里挑一,基本上来这个学校就很难读研,有考研想法的慎重。
包头医学院、河套学院、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等学校的就业质量报告未在网上公开,这里就不带大家看了,有了解的朋友可以评论里交流。关于这三所学校,我就先把这些年了解的谈谈吧。
在今天我准备介绍的这些学校里,包头医学院的分数是最高的,想学医的孩子,分数报不到内医大的几乎全来这里了,临床医学基本和内大的提档线分数差不多,也就是说能来包医学医的,基本都够上内大,分数是比较高的。就业的话略逊于内医大,但差的并不多,整体看基本一样,没有分数差距大。包医如果是本科的话想去市区的公立医院,哪怕是合同医生都是比较难的,只能去卷旗县。研究生还可以,市区二甲医院捞个合同还是容易的,编制以后再慢慢考。走了学医这条道就得一直读一直考。
河套学院护理就业最好,其他的很一般,和本文介绍的集宁师范差不多。
鸿德文理学院,改名后不如改名前受关注,毕竟以前抱着内师大的名字还是有一定好处的。这两年学校的管理受诟病挺多,也经常有些奇奇怪怪的热度,比如每年都办校庆、操场蹦迪、煮羊肉等等,但这些热度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并不合适。学校偏向文科,就业不太如意,不过每年考上教师编制的也还不算少,和创业学院一样学费贵,家庭一般的慎重。
总结一下,今天介绍的这几所高校,除了包头医学院比较特殊,其它的与之前那篇文章为大家介绍的几所大学比,就业差距就比较明显了。归根结底,一个分数一分货。如果分数只能够上这几所高校,一定要选择实用性强的大专业,比如电气、比如护理。远离基础的文理学科以及纯师范专业,不要把翻身的机会完全放到的未来考研和考编身上。另外有很多孩子会在高收费本科与专科之间纠结,听我的,能上本科一定要上本科,不夸张的比喻,专科与三本的差距,比三本和211的差距都大。除非你说的是部分电专之类的行业性专科,但那些专科分数可不低。如果家里不是实在困难的不行,还是多给孩子掏点学费上本科吧,未来改变自己的机会还是会更多一些的。好了,这几所学校,就为大家简单分析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