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历史典故(除了“鸿门宴”这些与酒有关的典故你知道吗?)

除了“鸿门宴”这些与酒有关的典故你知道吗?

邀月方酒伴侣 2021-1-20 10:00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却又融入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们谈论着酒得酒失,品评着酒色酒香,吟咏着酒诗酒歌,遵从着酒礼酒俗...于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酒文化。


今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那些与酒有关的经典故事!

鸿门宴


秦末,刘邦项羽各自攻打秦王朝的部队,刘邦先破咸阳,欲在关中称王,项羽大怒。


刘邦从项羽的继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恭敬地给项伯捧上一杯酒,祝项伯身体健康长寿,并约为亲家,刘邦的感情拉拢,说服了项伯,项伯答应为之在项羽面前说情,并让刘邦次日前来谢项羽,这就有了后来的鸿门宴。


鸿门宴上,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接连暗示项羽下令杀刘邦,气氛极为紧张。结果“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见原定计划无法执行,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想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拨剑起舞,掩护了刘邦。


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


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最后刘邦以“如厕”为名乘机逃席而远遁,后人将鸿门宴喻指暗藏杀机。

杯酒释兵权


北宋皇帝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荣登大宝,从重臣摇身一变成为皇帝。


登基之后为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就于公元961年,安排了一次酒局,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武将饮酒。


酒兴正浓时,宋太祖屏退侍从,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里一直念及你们的功德。然而,当天子太过艰难,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


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


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


宋太祖说:“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如果想要富贵,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候恐怕也是身不由己了。”


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第二天,石守信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


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被视为宽和典范。其后,宋太祖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大大强化了北宋中央集权。

灌酒老师


东周春秋时代,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准备自杀之际。


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国大臣伯嚭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


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珍宝贿赂伯嚭,伯嚭答应和文种去见吴王。


文种见了吴王,献上珍宝,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请您能饶恕他。"吴王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


于是勾践委屈求全,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臣服于吴王,放牛牧羊,度过三年耻辱的生活,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期满之后,吴王大纵酒于文台,勾践上酒辞“奉觞上千岁之寿”、“觞酒暨升,永受万福。”


回国后的勾践为实现"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复国大略,下令鼓励人民生育,并用酒作为生育的奖品“生丈夫,二壶酒,一犬; 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经过十年的修养生息,韬光养晦,越国人丁兴旺、粮库丰盈、兵精马壮。终于,越王勾践决定率兵伐吴。


出师前,刀山剑林,同仇敌忾。父老乡亲们向勾践献酒,此时内心激昂、豪情满怀的勾践,将酒倒入河流上游,顿时酒香弥漫,水浓如酒,他与将士们一起俯身河畔,迎流共饮,于是士卒振奋,大获全胜,历史上称为“箪醪劳师”。


当垆卖酒的典故指的是哪位女子的创业史

桔者,盛酒的圆形竹器;醪者,醇酒也。

历史上的著名酒局还有很多,如秦赵渑池之会、东晋兰亭会、韩熙载夜宴、关云长的单刀会、初唐腾王阁寿筵、明朝五女拜寿家宴、座山雕的百鸡宴等等,这篇文字尚不及万一。


自古以来,不因酒废事,才是正途。若不想饮酒误事又伤身,来一支邀月方才是!

邀月方酒伴侣用历久弥新的元代古方、纯植物零添加的配方,高精尖的生产工艺守护您的健康!




邀月方·酒伴侣

公众号 | 邀月方酒伴侣

新浪微博 | @元·邀月方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