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本逍遥
2
1
自古以来,对“格物”的解释就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说“格消物欲”,有的说“学物之理”。事实上,要理解知识的本质,我们必须首先理解“知识”和什么是“知识”?为什么物体能知道?“知识”的本体是空的,就像空一样,无...
外滩书报
1
1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在儒学中,有一个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密码:“格物致知”,古代许多大儒都想解开这个密码。“格物致知”这四个字出自儒家经典《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策金财经ace
1
2
近现代随着西方科学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很多知识分子对“格物致知”进行了科学范式的解释,认为“格物”就是观察事物,“致知”即获得知识、客观规律。但我仔细研读中国历代著作和各家注释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大...
感性破坏性
1
2
中国中医经过秦汉以前夏、商、周三代的渐萌、诞生、嬗更,度过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后,终于在百家争鸣的君主专制体制和儒道互补的社会背景下成熟发展,在秦汉早期成就了自己的范式,形成以《内经》、《难经》为渊薮基础,以...
追寻失去的传统
1
1
书语人间:每天10分钟,读懂1本好书,点击文章右边的「关注」,一起成长。大家好呀~今天,我们继续「儒家经典」,四书之首的《大学》的共读。上一篇文章里,我们读完了曾子口述,其弟子记录的《大学》的传,借助夏、...
安意如大海
1
1
摘要格物致知,对这个词的理解,朱熹和王阳明,有着很大的分歧。而这种分歧的背后,是王阳明、朱熹对成圣之路的方法论的分歧。王阳明和朱熹,隔着342年。这场对儒家经典的跨时空学术之争延续到今天,至今人们对格物...
红网
1
2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这是中国古代玄学的一种说法。如果用哲学来说明的话,那么玄学就是考察事物以后,把所考察的事物都计入到了脑子里,从而可以离开这个事物,回到屋里面不再见这个事物,仍然可以把...
凌平影画
1
1
格物致知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这样理解还是比较笼统,只有理解格和物的本义,才可真正全面透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