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它是一个科学的、完整的、合乎逻辑的理论体系。深化新时期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物理、化学研究,需要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符号范畴和内在逻辑。
深入研究和把握符号范畴
范畴是思想的聚合点,是科学的基本要素。符号范畴是把握一门科学的思想脉络和核心观点的“路标”。符号范畴的意义主要在于:第一,它是科学思想观点、理论内涵和逻辑体系的枢纽,使理论内容具有高度的普遍性、稳定性和开放性。第二,它是意识形态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它不仅引领着意识形态逻辑的发展,而且反映了意识形态体系的继承与创新。恩格斯指出:“科学提出的每一个新思想都包含着科学术语的革命。”正是通过“术语革命”,马克思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习近平的社会主义新理论、新观念反映了新的时代观念。
直接反映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特征、理论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符号范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新时期的符号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总结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新常态等具有独创性贡献的范畴新发展观、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模式高质量开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经济制度开放经济新体制等第一类是立足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丰富内涵,扩大外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已有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范畴作出创新性贡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混合所有制经济、分配结构、扶贫开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新时期深化对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物理、化学研究,要深入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这些范畴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例如,在原始贡献类别中,新常态正处于增长率的转变期、结构调整的痛苦期和中国经济发展早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三级叠加”基于对阶段的准确判断,使我们更加深刻、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使经济工作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新的发展观是针对中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的。这是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构建新的发展模式的战略指导。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新的发展模式是根据中国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特别是基于中国比较优势的变化而提出的,明确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主要社会矛盾的变化和变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体现新发展观的发展,明确中国第十四年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明确新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基础和必由之路。单边体制创新、现代体制创新、开放经济体制创新、“一带一路”和全球发展倡议都有独到的贡献。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再比如,在创新贡献方面,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拓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范畴的内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者都市场经济优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点。把这三项制度作为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
在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中,象征范畴是理论创新和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具有引领逻辑推进和逻辑发展的作用,突出了这一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高度。
深入学习掌握内容体系和内在逻辑
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由经济思想、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经济战略等方面构成,反映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拓展和创新,并反映了生产力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科学地回答了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权力、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问题。
经济观的内容反映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新时期的根本地位和价值取向,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方向。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新时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的基本原则。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全面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既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政治制度的优势所在。这些重大理论观点,坚持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和领先性。是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的集中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观是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它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协调为内生特征,以绿色为普遍形式,以开放为必由之路,以共享为根本宗旨,明确了我们党的政治立场、价值取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有力地指导了中国新的发展实践。
经济制度的内容保证了中国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属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例如,在分析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和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两个坚定不移的人”,支持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建立亲清政府的商业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与非暴力公有制经济人的健康成长等重大理论观点;在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行分析时,提出要建立一个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初始分布、主要理论观点,如再分配与三次分配协调匹配的基本制度安排,以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前进;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分析中,提出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的国家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促进有效市场与有希望的政府更好地结合。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经济体制有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和重大理论观点。巩固加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保证了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属性,为中国在新时期建立更加有效、合乎逻辑、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经济体制提供了基础。
经济发展的内容科学地回答了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明确提出,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强调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的发展观,创造性地提出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的事实,本文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建立现代经济体系战略目标和重要措施;基于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和“协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大局和一个世纪以来世界所未见的巨大变化”的重要结论,本文提出了构建新的发展模式的理论;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出发,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思想;等待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经济发展有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和重大理论观点。它系统地回答了如何看待经济形势,如何做好经济工作,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以实现更高的质量、更高的效率、更公平、更可持续的目标,为更安全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经济战略的内容确定了做好新时期经济工作的战略起点。例如,我们以促进高质量发展和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为重点,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造业强国战略、知识产权强国战略自由贸易区战略等待重点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优质发展等重大区域战略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崛起、东部大开发。围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出实施农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一带一路”,就是促进和促进世界发展繁荣,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围绕全面发展和安全,提出进一步实施粮食安全战略、能源资源安全战略和金融安全战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关于经济战略的内容,确定了各项经济工作的战略起点,确定了贯彻落实重大思想的现实路径,使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从认识规律,形成了从掌握规律到运用规律的完整逻辑链条。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2022年2月14日,第07版)
最新评论